王宇軒
摘 要:醫療設備是醫療工作中必不可少的工具,它的配置數量和質量是衡量醫院醫療水平的重要標志。通過對目前我國醫院醫療設備管理中存在的問題進行詳細分析,探討出更好的醫療設備管理措施,使設備在醫療工作中得以保值、增值,最終實現醫院經濟效益的最大化。
關鍵詞:醫療設備;管理系統;設備檢修;管理制度
中圖分類號:R197.3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6835(2014)15-0094-02
我國醫療服務正在向現代化的方向快速發展。在加強城鄉醫療服務建設的過程中,醫療設備的合理投入和分配轉變成為了比較復雜和系統化的管理工作。醫療設備管理直接影響著醫療技術水平、服務質量和醫院的經濟效益,因此,如何抓好醫療設備管理,使其在工作中發揮應有的作用,就需要建立良好的設備管理體系,堅持以人為本、以患者為中心的思想,最終實現人性化管理。
1 醫院醫療設備管理概述
醫療設備管理以設備為研究對象,通過技術與理論、方法相結合,對醫院醫療設備的使用、保管、維修、報廢等過程進行科學、有效的管理,最終達到醫療設備綜合利用效率最大化的目的。其管理過程包括設備使用、維護、更新改造等。
2 我國醫療設備管理存在的問題
2.1 醫療設備報廢程序不規范
現階段,我國醫療設備報廢的主要原因有:①設備使用年限超過耐用年限,其使用性能已經落后,無法進行維修或者維修費用過高;②購買不到維修設備的零配件,因此對相關設備進行報廢。但報廢設備的移交手續不完整,在設備管理科室就被自行處置。報廢設備沒有及時收回,使實物與賬面不符。在國有資產管理部門核定資產時,報廢清單與實物不一致。管理部門在進行報廢申報實物盤點時,報廢的固定資產出現盤盈現象,出現賬實不符。
2.2 醫療設備檢修、質量管理的問題
由于醫院對檢修管理過程不重視,醫療器械檢修管理制度也不夠健全,因此,盡管一些醫院指定了相關的維修標準,但是在執行過程中,往往因執行力度不到位,而導致設備維修質量不過關,進而增加了設備維修的費用,同時又可能達不到應有的維修效果。設備采購環節的質量管理也非常重要,如果采購的醫療器械質量不合格,并且這些產品進入了臨床,不但會加大后期維修管理的難度,也會增加醫療事故發生的概率,進而給醫院的經營帶來風險??剖议g的設備調劑、科室間借用、自用設備沒有做好登記工作,使科室設備與賬面不符,例如,常用的監護儀、霧化器等設備,科室之間相互借用的現象比較普遍,許多科室因為登記麻煩而未做登記;在調配科室間的設備時,未在管理部門進行賬務處理;在接受捐贈和購入設備時不做備案,科室找不到盤盈、盤虧的原因。這些都是導致醫院盤點時出現賬實不符的原因。
2.3 設備檔案不全、缺少交接手續
許多醫院沒有對專業設備設置專職人員進行檔案管理,導致日常收入與支出記錄不及時、設備資料殘缺不全,不能及時為維修人員提供有用的資料。部分人員對日常的收集管理記錄過于怠慢,日積月累,使原始記錄大量堆積,進而使得檔案人員對資料管理的重視度大大降低,管理過程出現了漏洞。設備在部門間進行調配時,由于人員的更換只重視錢、賬的交接,而忽略了對設備的交接,造成資產信息、交接手續的缺失,導致醫療設備賬卡交接工作草草了事,以至于在后期設備盤點中出現問題時,各部門相互推諉、推卸責任。
3 完善醫療設備管理措施
3.1 建立醫療設備成本觀
建立醫療設備成本觀,要做到:①樹立醫療設備管理效益觀念,通過對設備的使用效益進行分析,加強醫療設備的有效使用和管理。②通過預算、計劃、決策、控制等一系列反饋活動,在醫院建立有效的管理體系,為領導決策提供可靠的信息支持。③醫院的設備管理者應根據每個科室的需求,對設備成本進行規劃和分析,并結合醫療設備的特點,對其成本做好控制和效益分析,使醫療設備實現其應有的效益。④每年對設備進行使用效益分析,并提出提高利用效率的合理建議。⑤及時整改使用效率低的設備,注重合理分配資源。調動工作人員的積極性和主動性,使醫院醫療設備的經濟效益最大化。
3.2 完善醫療設備管理制度
完善醫療設備管理制度,要做到:①加強對醫療設備的管理,提高管理人員的專業化素質。②使各部門樹立設備管理意識,并建立設備利用率考核和評價制度,提高設備的使用率,充分發揮設備應有的效益。③提高醫療設備管理人員的地位和作用,使其圍繞醫療器械的管理任務和范圍去工作。④分析現有閑置的機械設備經濟效益不高的原因,制訂解決辦法并最終提高醫療設備的使用效率,主要途徑有擴大設備的用戶群;加大設備服務規模;在業務量充足的前提下,適當延遲開機時間,增加檢查次數;合理、規范使用設備,提高資源利用率。
3.3 規范醫療設備經濟效益數據
要規范醫療設備的經濟效益數據,就要做到:①在設備交接、借用、報廢完成時,填制相應的單據,做好登記,即醫療設備情況的書面證明。②從原始資料源頭抓起,在每個部門設置兼職核算員,負責部門內的設備收入、支出、報廢等數據的統計工作。③提供設備成本效益分析資料,進一步規范設備管理制度和網絡建設,實現醫院內部的設備資源共享,避免因數據不能共享而產生效益瓶頸。使醫院內部信息在網絡上匯集,真正實現設備成本效益與數據資源共享相結合。
4 結束語
通過對醫療設備信息管理系統的不斷完善,使醫療設備碎片工作、零散工作串成高效工作整體,幫助設備實現日常工作的高效化、規范化。隨著信息化進程的不斷推進,醫院應規范醫療設備的管理工作,提高各部門間的工作效率,使管理工作更加標準化、規范化、精細化;結合行業特點避免不必要的損失,通過設備管理降低損耗,避免資產流失給醫院帶來經營風險;深化醫療設備管理,有效提升醫院總體價值。
摘 要:醫療設備是醫療工作中必不可少的工具,它的配置數量和質量是衡量醫院醫療水平的重要標志。通過對目前我國醫院醫療設備管理中存在的問題進行詳細分析,探討出更好的醫療設備管理措施,使設備在醫療工作中得以保值、增值,最終實現醫院經濟效益的最大化。
關鍵詞:醫療設備;管理系統;設備檢修;管理制度
中圖分類號:R197.3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6835(2014)15-0094-02
我國醫療服務正在向現代化的方向快速發展。在加強城鄉醫療服務建設的過程中,醫療設備的合理投入和分配轉變成為了比較復雜和系統化的管理工作。醫療設備管理直接影響著醫療技術水平、服務質量和醫院的經濟效益,因此,如何抓好醫療設備管理,使其在工作中發揮應有的作用,就需要建立良好的設備管理體系,堅持以人為本、以患者為中心的思想,最終實現人性化管理。
1 醫院醫療設備管理概述
醫療設備管理以設備為研究對象,通過技術與理論、方法相結合,對醫院醫療設備的使用、保管、維修、報廢等過程進行科學、有效的管理,最終達到醫療設備綜合利用效率最大化的目的。其管理過程包括設備使用、維護、更新改造等。
2 我國醫療設備管理存在的問題
2.1 醫療設備報廢程序不規范
現階段,我國醫療設備報廢的主要原因有:①設備使用年限超過耐用年限,其使用性能已經落后,無法進行維修或者維修費用過高;②購買不到維修設備的零配件,因此對相關設備進行報廢。但報廢設備的移交手續不完整,在設備管理科室就被自行處置。報廢設備沒有及時收回,使實物與賬面不符。在國有資產管理部門核定資產時,報廢清單與實物不一致。管理部門在進行報廢申報實物盤點時,報廢的固定資產出現盤盈現象,出現賬實不符。
2.2 醫療設備檢修、質量管理的問題
由于醫院對檢修管理過程不重視,醫療器械檢修管理制度也不夠健全,因此,盡管一些醫院指定了相關的維修標準,但是在執行過程中,往往因執行力度不到位,而導致設備維修質量不過關,進而增加了設備維修的費用,同時又可能達不到應有的維修效果。設備采購環節的質量管理也非常重要,如果采購的醫療器械質量不合格,并且這些產品進入了臨床,不但會加大后期維修管理的難度,也會增加醫療事故發生的概率,進而給醫院的經營帶來風險。科室間的設備調劑、科室間借用、自用設備沒有做好登記工作,使科室設備與賬面不符,例如,常用的監護儀、霧化器等設備,科室之間相互借用的現象比較普遍,許多科室因為登記麻煩而未做登記;在調配科室間的設備時,未在管理部門進行賬務處理;在接受捐贈和購入設備時不做備案,科室找不到盤盈、盤虧的原因。這些都是導致醫院盤點時出現賬實不符的原因。
2.3 設備檔案不全、缺少交接手續
許多醫院沒有對專業設備設置專職人員進行檔案管理,導致日常收入與支出記錄不及時、設備資料殘缺不全,不能及時為維修人員提供有用的資料。部分人員對日常的收集管理記錄過于怠慢,日積月累,使原始記錄大量堆積,進而使得檔案人員對資料管理的重視度大大降低,管理過程出現了漏洞。設備在部門間進行調配時,由于人員的更換只重視錢、賬的交接,而忽略了對設備的交接,造成資產信息、交接手續的缺失,導致醫療設備賬卡交接工作草草了事,以至于在后期設備盤點中出現問題時,各部門相互推諉、推卸責任。
3 完善醫療設備管理措施
3.1 建立醫療設備成本觀
建立醫療設備成本觀,要做到:①樹立醫療設備管理效益觀念,通過對設備的使用效益進行分析,加強醫療設備的有效使用和管理。②通過預算、計劃、決策、控制等一系列反饋活動,在醫院建立有效的管理體系,為領導決策提供可靠的信息支持。③醫院的設備管理者應根據每個科室的需求,對設備成本進行規劃和分析,并結合醫療設備的特點,對其成本做好控制和效益分析,使醫療設備實現其應有的效益。④每年對設備進行使用效益分析,并提出提高利用效率的合理建議。⑤及時整改使用效率低的設備,注重合理分配資源。調動工作人員的積極性和主動性,使醫院醫療設備的經濟效益最大化。
3.2 完善醫療設備管理制度
完善醫療設備管理制度,要做到:①加強對醫療設備的管理,提高管理人員的專業化素質。②使各部門樹立設備管理意識,并建立設備利用率考核和評價制度,提高設備的使用率,充分發揮設備應有的效益。③提高醫療設備管理人員的地位和作用,使其圍繞醫療器械的管理任務和范圍去工作。④分析現有閑置的機械設備經濟效益不高的原因,制訂解決辦法并最終提高醫療設備的使用效率,主要途徑有擴大設備的用戶群;加大設備服務規模;在業務量充足的前提下,適當延遲開機時間,增加檢查次數;合理、規范使用設備,提高資源利用率。
3.3 規范醫療設備經濟效益數據
要規范醫療設備的經濟效益數據,就要做到:①在設備交接、借用、報廢完成時,填制相應的單據,做好登記,即醫療設備情況的書面證明。②從原始資料源頭抓起,在每個部門設置兼職核算員,負責部門內的設備收入、支出、報廢等數據的統計工作。③提供設備成本效益分析資料,進一步規范設備管理制度和網絡建設,實現醫院內部的設備資源共享,避免因數據不能共享而產生效益瓶頸。使醫院內部信息在網絡上匯集,真正實現設備成本效益與數據資源共享相結合。
4 結束語
通過對醫療設備信息管理系統的不斷完善,使醫療設備碎片工作、零散工作串成高效工作整體,幫助設備實現日常工作的高效化、規范化。隨著信息化進程的不斷推進,醫院應規范醫療設備的管理工作,提高各部門間的工作效率,使管理工作更加標準化、規范化、精細化;結合行業特點避免不必要的損失,通過設備管理降低損耗,避免資產流失給醫院帶來經營風險;深化醫療設備管理,有效提升醫院總體價值。
摘 要:醫療設備是醫療工作中必不可少的工具,它的配置數量和質量是衡量醫院醫療水平的重要標志。通過對目前我國醫院醫療設備管理中存在的問題進行詳細分析,探討出更好的醫療設備管理措施,使設備在醫療工作中得以保值、增值,最終實現醫院經濟效益的最大化。
關鍵詞:醫療設備;管理系統;設備檢修;管理制度
中圖分類號:R197.3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6835(2014)15-0094-02
我國醫療服務正在向現代化的方向快速發展。在加強城鄉醫療服務建設的過程中,醫療設備的合理投入和分配轉變成為了比較復雜和系統化的管理工作。醫療設備管理直接影響著醫療技術水平、服務質量和醫院的經濟效益,因此,如何抓好醫療設備管理,使其在工作中發揮應有的作用,就需要建立良好的設備管理體系,堅持以人為本、以患者為中心的思想,最終實現人性化管理。
1 醫院醫療設備管理概述
醫療設備管理以設備為研究對象,通過技術與理論、方法相結合,對醫院醫療設備的使用、保管、維修、報廢等過程進行科學、有效的管理,最終達到醫療設備綜合利用效率最大化的目的。其管理過程包括設備使用、維護、更新改造等。
2 我國醫療設備管理存在的問題
2.1 醫療設備報廢程序不規范
現階段,我國醫療設備報廢的主要原因有:①設備使用年限超過耐用年限,其使用性能已經落后,無法進行維修或者維修費用過高;②購買不到維修設備的零配件,因此對相關設備進行報廢。但報廢設備的移交手續不完整,在設備管理科室就被自行處置。報廢設備沒有及時收回,使實物與賬面不符。在國有資產管理部門核定資產時,報廢清單與實物不一致。管理部門在進行報廢申報實物盤點時,報廢的固定資產出現盤盈現象,出現賬實不符。
2.2 醫療設備檢修、質量管理的問題
由于醫院對檢修管理過程不重視,醫療器械檢修管理制度也不夠健全,因此,盡管一些醫院指定了相關的維修標準,但是在執行過程中,往往因執行力度不到位,而導致設備維修質量不過關,進而增加了設備維修的費用,同時又可能達不到應有的維修效果。設備采購環節的質量管理也非常重要,如果采購的醫療器械質量不合格,并且這些產品進入了臨床,不但會加大后期維修管理的難度,也會增加醫療事故發生的概率,進而給醫院的經營帶來風險。科室間的設備調劑、科室間借用、自用設備沒有做好登記工作,使科室設備與賬面不符,例如,常用的監護儀、霧化器等設備,科室之間相互借用的現象比較普遍,許多科室因為登記麻煩而未做登記;在調配科室間的設備時,未在管理部門進行賬務處理;在接受捐贈和購入設備時不做備案,科室找不到盤盈、盤虧的原因。這些都是導致醫院盤點時出現賬實不符的原因。
2.3 設備檔案不全、缺少交接手續
許多醫院沒有對專業設備設置專職人員進行檔案管理,導致日常收入與支出記錄不及時、設備資料殘缺不全,不能及時為維修人員提供有用的資料。部分人員對日常的收集管理記錄過于怠慢,日積月累,使原始記錄大量堆積,進而使得檔案人員對資料管理的重視度大大降低,管理過程出現了漏洞。設備在部門間進行調配時,由于人員的更換只重視錢、賬的交接,而忽略了對設備的交接,造成資產信息、交接手續的缺失,導致醫療設備賬卡交接工作草草了事,以至于在后期設備盤點中出現問題時,各部門相互推諉、推卸責任。
3 完善醫療設備管理措施
3.1 建立醫療設備成本觀
建立醫療設備成本觀,要做到:①樹立醫療設備管理效益觀念,通過對設備的使用效益進行分析,加強醫療設備的有效使用和管理。②通過預算、計劃、決策、控制等一系列反饋活動,在醫院建立有效的管理體系,為領導決策提供可靠的信息支持。③醫院的設備管理者應根據每個科室的需求,對設備成本進行規劃和分析,并結合醫療設備的特點,對其成本做好控制和效益分析,使醫療設備實現其應有的效益。④每年對設備進行使用效益分析,并提出提高利用效率的合理建議。⑤及時整改使用效率低的設備,注重合理分配資源。調動工作人員的積極性和主動性,使醫院醫療設備的經濟效益最大化。
3.2 完善醫療設備管理制度
完善醫療設備管理制度,要做到:①加強對醫療設備的管理,提高管理人員的專業化素質。②使各部門樹立設備管理意識,并建立設備利用率考核和評價制度,提高設備的使用率,充分發揮設備應有的效益。③提高醫療設備管理人員的地位和作用,使其圍繞醫療器械的管理任務和范圍去工作。④分析現有閑置的機械設備經濟效益不高的原因,制訂解決辦法并最終提高醫療設備的使用效率,主要途徑有擴大設備的用戶群;加大設備服務規模;在業務量充足的前提下,適當延遲開機時間,增加檢查次數;合理、規范使用設備,提高資源利用率。
3.3 規范醫療設備經濟效益數據
要規范醫療設備的經濟效益數據,就要做到:①在設備交接、借用、報廢完成時,填制相應的單據,做好登記,即醫療設備情況的書面證明。②從原始資料源頭抓起,在每個部門設置兼職核算員,負責部門內的設備收入、支出、報廢等數據的統計工作。③提供設備成本效益分析資料,進一步規范設備管理制度和網絡建設,實現醫院內部的設備資源共享,避免因數據不能共享而產生效益瓶頸。使醫院內部信息在網絡上匯集,真正實現設備成本效益與數據資源共享相結合。
4 結束語
通過對醫療設備信息管理系統的不斷完善,使醫療設備碎片工作、零散工作串成高效工作整體,幫助設備實現日常工作的高效化、規范化。隨著信息化進程的不斷推進,醫院應規范醫療設備的管理工作,提高各部門間的工作效率,使管理工作更加標準化、規范化、精細化;結合行業特點避免不必要的損失,通過設備管理降低損耗,避免資產流失給醫院帶來經營風險;深化醫療設備管理,有效提升醫院總體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