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霞 顏凱
摘 要:簡要闡述了目前村莊綠化工作中存在的不足,從樹種的選擇和綠化原則兩方面進行研究,并結合實際案例進行分析,以促進村莊綠化的發展。
關鍵詞:村莊;綠化原則;樹種選擇;農村綠化
中圖分類號:S731.7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6835(2014)15-0154-01
綠化、美化村莊是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的重要內容。為加快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提升和優化農村生態居住環境,近年來各地都在大搞村莊綠化。縱觀全省及本地的實際情況,筆者認為,通過近幾年的建設,村莊綠化取得了一定的成效并積累了寶貴的經驗,但同時還存在著一些問題,有待在今后的工作中進一步解決和完善。
1 目前存在的不足
目前,在村莊綠化工作中主要存在以下不足:①認識不到位。部分村干部沒有認識到村莊綠化的重要性,對綠化工作不重視,主動性不強,積極性不高;群眾認識不到位,主動參于意識較低。②綠化規劃不科學,盲目追求城市化。有些村莊在綠化工作中追求形式,盲目模仿城市,種植高檔綠化花木和草坪,短期內把村莊變成了公園;但從長遠看,高昂的養護成本會增加村莊的負擔。由于農村目前還不具備專業水平的管護人員和足夠的管護經費,一般村莊的集體積累并不充足,而草坪和一些高檔花木不僅種苗價格高昂,而且需要經常養護。③綠化管護不力。不少村莊綠化后第1年的狀況還可以,到了第2年綠化的樹木就保存的不多,不是人為破壞,就是管護跟不上,造成苗木死亡,綠化成果得不到鞏固。
2 樹種的選擇
以鄉土樹種為主,結合本地種植經驗,引進成熟樹種,營造地方特色的鄉土植被景觀。每個村莊每條街道選擇一兩棵主樹種栽植,配置一兩棵其他小喬木、灌木。樹種的選擇要根據當地的實際情況,以經濟用材、發展林果業、培養綠化苗木為目的。
3 綠化原則
綠化村莊要遵循以下幾點原則:①道路主、次干道綠化原則。因地制宜、宜寬則寬。確保家前、屋后綠化連成片,突出自然、經濟、鄉土和多樣等綠化特點。圍繞“成片造林”和“增加綠色”,大力推進村旁、宅旁、水旁、路旁和村口、庭院、公共活動空間等綠化、美化建設。②因地制宜原則。在農村水溝、坑洼地,可以提高水生植物種植面積,例如柳樹、垂柳等,營造風景林、水源林,保護植物的多樣性。③實現景觀、功能和效益多樣性原則。穿插種植彩葉樹種,在農村自然地理條件允許的條件下,種植多種植物以提高景觀和經濟效益。
4 實際案例
以村莊為例,主要從以下幾方面淺析以上原則在農村綠化
中的應用:①村莊街道建議以栽植開花小喬木為主,可供選擇的品種見表1;②村莊主干道建議以栽植鄉土樹種為主,可選擇的品種見表2;③對于水溝、坑洼地,建議栽植柳樹、垂柳、直柳和饅頭柳等喜水濕性樹種;④對于村莊內閑置的空地、空房,建議栽植大葉女貞、五角楓、柿子樹、君遷子、七葉樹和紫荊等觀賞和具有食用價值的樹種;⑤對于村莊道路大樹下的空閑地段,建議栽植小型綠化苗木和球類,既能美化環境,又能作為育苗基地來增加經濟效益,可選擇的品種見表3.endprint
摘 要:簡要闡述了目前村莊綠化工作中存在的不足,從樹種的選擇和綠化原則兩方面進行研究,并結合實際案例進行分析,以促進村莊綠化的發展。
關鍵詞:村莊;綠化原則;樹種選擇;農村綠化
中圖分類號:S731.7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6835(2014)15-0154-01
綠化、美化村莊是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的重要內容。為加快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提升和優化農村生態居住環境,近年來各地都在大搞村莊綠化。縱觀全省及本地的實際情況,筆者認為,通過近幾年的建設,村莊綠化取得了一定的成效并積累了寶貴的經驗,但同時還存在著一些問題,有待在今后的工作中進一步解決和完善。
1 目前存在的不足
目前,在村莊綠化工作中主要存在以下不足:①認識不到位。部分村干部沒有認識到村莊綠化的重要性,對綠化工作不重視,主動性不強,積極性不高;群眾認識不到位,主動參于意識較低。②綠化規劃不科學,盲目追求城市化。有些村莊在綠化工作中追求形式,盲目模仿城市,種植高檔綠化花木和草坪,短期內把村莊變成了公園;但從長遠看,高昂的養護成本會增加村莊的負擔。由于農村目前還不具備專業水平的管護人員和足夠的管護經費,一般村莊的集體積累并不充足,而草坪和一些高檔花木不僅種苗價格高昂,而且需要經常養護。③綠化管護不力。不少村莊綠化后第1年的狀況還可以,到了第2年綠化的樹木就保存的不多,不是人為破壞,就是管護跟不上,造成苗木死亡,綠化成果得不到鞏固。
2 樹種的選擇
以鄉土樹種為主,結合本地種植經驗,引進成熟樹種,營造地方特色的鄉土植被景觀。每個村莊每條街道選擇一兩棵主樹種栽植,配置一兩棵其他小喬木、灌木。樹種的選擇要根據當地的實際情況,以經濟用材、發展林果業、培養綠化苗木為目的。
3 綠化原則
綠化村莊要遵循以下幾點原則:①道路主、次干道綠化原則。因地制宜、宜寬則寬。確保家前、屋后綠化連成片,突出自然、經濟、鄉土和多樣等綠化特點。圍繞“成片造林”和“增加綠色”,大力推進村旁、宅旁、水旁、路旁和村口、庭院、公共活動空間等綠化、美化建設。②因地制宜原則。在農村水溝、坑洼地,可以提高水生植物種植面積,例如柳樹、垂柳等,營造風景林、水源林,保護植物的多樣性。③實現景觀、功能和效益多樣性原則。穿插種植彩葉樹種,在農村自然地理條件允許的條件下,種植多種植物以提高景觀和經濟效益。
4 實際案例
以村莊為例,主要從以下幾方面淺析以上原則在農村綠化
中的應用:①村莊街道建議以栽植開花小喬木為主,可供選擇的品種見表1;②村莊主干道建議以栽植鄉土樹種為主,可選擇的品種見表2;③對于水溝、坑洼地,建議栽植柳樹、垂柳、直柳和饅頭柳等喜水濕性樹種;④對于村莊內閑置的空地、空房,建議栽植大葉女貞、五角楓、柿子樹、君遷子、七葉樹和紫荊等觀賞和具有食用價值的樹種;⑤對于村莊道路大樹下的空閑地段,建議栽植小型綠化苗木和球類,既能美化環境,又能作為育苗基地來增加經濟效益,可選擇的品種見表3.endprint
摘 要:簡要闡述了目前村莊綠化工作中存在的不足,從樹種的選擇和綠化原則兩方面進行研究,并結合實際案例進行分析,以促進村莊綠化的發展。
關鍵詞:村莊;綠化原則;樹種選擇;農村綠化
中圖分類號:S731.7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6835(2014)15-0154-01
綠化、美化村莊是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的重要內容。為加快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提升和優化農村生態居住環境,近年來各地都在大搞村莊綠化。縱觀全省及本地的實際情況,筆者認為,通過近幾年的建設,村莊綠化取得了一定的成效并積累了寶貴的經驗,但同時還存在著一些問題,有待在今后的工作中進一步解決和完善。
1 目前存在的不足
目前,在村莊綠化工作中主要存在以下不足:①認識不到位。部分村干部沒有認識到村莊綠化的重要性,對綠化工作不重視,主動性不強,積極性不高;群眾認識不到位,主動參于意識較低。②綠化規劃不科學,盲目追求城市化。有些村莊在綠化工作中追求形式,盲目模仿城市,種植高檔綠化花木和草坪,短期內把村莊變成了公園;但從長遠看,高昂的養護成本會增加村莊的負擔。由于農村目前還不具備專業水平的管護人員和足夠的管護經費,一般村莊的集體積累并不充足,而草坪和一些高檔花木不僅種苗價格高昂,而且需要經常養護。③綠化管護不力。不少村莊綠化后第1年的狀況還可以,到了第2年綠化的樹木就保存的不多,不是人為破壞,就是管護跟不上,造成苗木死亡,綠化成果得不到鞏固。
2 樹種的選擇
以鄉土樹種為主,結合本地種植經驗,引進成熟樹種,營造地方特色的鄉土植被景觀。每個村莊每條街道選擇一兩棵主樹種栽植,配置一兩棵其他小喬木、灌木。樹種的選擇要根據當地的實際情況,以經濟用材、發展林果業、培養綠化苗木為目的。
3 綠化原則
綠化村莊要遵循以下幾點原則:①道路主、次干道綠化原則。因地制宜、宜寬則寬。確保家前、屋后綠化連成片,突出自然、經濟、鄉土和多樣等綠化特點。圍繞“成片造林”和“增加綠色”,大力推進村旁、宅旁、水旁、路旁和村口、庭院、公共活動空間等綠化、美化建設。②因地制宜原則。在農村水溝、坑洼地,可以提高水生植物種植面積,例如柳樹、垂柳等,營造風景林、水源林,保護植物的多樣性。③實現景觀、功能和效益多樣性原則。穿插種植彩葉樹種,在農村自然地理條件允許的條件下,種植多種植物以提高景觀和經濟效益。
4 實際案例
以村莊為例,主要從以下幾方面淺析以上原則在農村綠化
中的應用:①村莊街道建議以栽植開花小喬木為主,可供選擇的品種見表1;②村莊主干道建議以栽植鄉土樹種為主,可選擇的品種見表2;③對于水溝、坑洼地,建議栽植柳樹、垂柳、直柳和饅頭柳等喜水濕性樹種;④對于村莊內閑置的空地、空房,建議栽植大葉女貞、五角楓、柿子樹、君遷子、七葉樹和紫荊等觀賞和具有食用價值的樹種;⑤對于村莊道路大樹下的空閑地段,建議栽植小型綠化苗木和球類,既能美化環境,又能作為育苗基地來增加經濟效益,可選擇的品種見表3.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