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馳 臧武軍
摘 要:基于典型工作任務分析法(BAG)分析法,以市場需求為邏輯起點,以軟件技術職業崗位群職責—任務—工作流程的分析為依據,以行業專家和專業教師合作開發和關鍵,完成基于“工作過程”的專業課程體系構建和學習領課程方案設計。
關鍵詞:軟件技術;典型工作任務;工作過程;學習領域
中圖分類號:G642 文獻標識碼:A
1 引言(Introduction)
江蘇省軟件與服務外包產業發展迅速、規模不斷擴大、國際化程度不斷提高。2009年,省政府印發關于江蘇省電子信息產業調整和振興規劃綱要的通知,通知明確指出,通過3到5年努力,樹立“江蘇軟件與服務外包”品牌,建設全國最具競爭力的軟件與服務外包強省,確立江蘇在世界軟件和服務外包領域的重要地位。作為江蘇省示范高職院建設單位,我院以更好的服務無錫及長三角地區軟件企業,提供企業所需的專業人才為目的,根據教育部[2011]12號文件《教育部關于推進高等職業教育改革創新引領職業教育科學發展的若干意見》精神指導,按照德國的以工作過程為導向的典型工作任務分析法(BAG)[1]設計“軟件技術”專業課程體系結構及學習領域課程設計。
2 軟件技術職業崗位群及典型工作任務分析(The
professional post group and typical tasks analysis
of software technology)
在充分調研無錫及長三角地區軟件行業人才需求的基礎上,召開專業教學工作委員會,傾聽企業專家、行業專家、專任教師和學生(包含畢業生)意見,將軟件企業人才需求分為三個層次,分別為軟件架構師、項目經理和系統工程師、軟件工程師,需求數量比為1:2:7。作為職業院校,應該培養高技能應用型軟件技術人才,根據我省軟件產業發展對軟件人才的需求,將軟件行業實際需求整理出畢業生主要就業崗位為軟件開發工程師、軟件管理工程師、軟件測試工程師、技術支持工程師、網站開發工程師。
在確定軟件專業發展方向和人才培養目標的基礎上,將學習過程、工作過程與學生的能力及個性發展聯系起來,依據典型工作任務分析法(BAG),將職業工作作為一個整體化的行為過程進行分析,在企業專家和專業教師的分工協作下總結出軟件技術所對應的典型工作任務,具體如表1所示,各主要就業崗位的崗位描述及對應典型工作任務如表2所示。
表1 軟件技術專業典型工作任務一覽
Tab.1 The typical tasks of software technology
表2 軟件技術專業就業崗位與典型工作任務一覽
Tab.2 The employment post cluster and typical tasks of
software technology
美國卡內基·梅隆大學軟件研究所(SEI)提出了CMMI軟件開發能力成熟度模型[2],這是軟件業界通認的軟件開發過程標準。根據CMMI3已定義級標準把軟件開發的工作過程進行細化,具體如表3所示。
表3 軟件行業工作過程與就業崗位對應關系
Tab.3 The corresponding relation between working process
and employment post cluster in software industry
3 軟件技術專業學習領域課程體系設計(The design
of curriculum system in learning field of software
technology)
學習領域課程開發的基本思路:由與改教育職業相關的職業行動體系中的全部職業“行動領域”導出相關的“學習領域”,再通過適合教學的“學習情境”使之具體化。[1]據此,職業能力成為學習領域課程開發的主目標,根據職業行動領域典型工作任務提出的職業能力分析學生基本情況、培養能力所需要的知識和技能等,按照工作任務的邏輯關系設計學習領域課程體系。
3.1 典型工作任務邏輯關系分析
在高職軟件技術專業典型工作任務中,根據其難度范圍,把典型工作任務分成具體的工作任務、整體性的工作任務、蘊涵問題的工作任務及無法預測的工作任務四種學習難度范圍,典型工作任務難度范圍表如表4所示。
在典型工作任務分析和描述的基礎上完成典型工作任務分析記錄表,主要包含工作崗位,工作過程,工作任務的對象,工具、方法與工作的組織,工作和技術的要求及區分點等方面的記錄。
表4 典型工作任務難度范圍表
Tab.4 The range scope extent of problem in typical tasks
3.2 專業培養目標設計
人才培養目標是組織開展教學活動、實施教學評價的依據,是抓好教學質量、培養有效人才的關鍵。因此,人才培養目標是專業課程體系設計和學習領域課程開發的前提基礎。在典型工作任務分析的基礎上,充分聽取行業、企業專家意見和建議,最終確定專業人才培養目標,如表5所示。
表5 軟件技術專業專業培養目標
Tab.5 The training targets of software technology
3.3 軟件技術專業學習領域課程方案設計
一般來講,每一種教育職業的課程由10—20個學習領域組成[3]。按照前面的論述,通過分析得到的典型工作任務分析出相對應的學習領域,并且根據典型工作任務的難度范圍及軟件技術專業的職業基礎課和其他公共課,可將軟件技術專業學習領域課程方案劃分為職業素質學習領域、崗位基本學習領域、崗位核心學習領域、崗位擴展提升領域等四個部分,具體如圖1所示,并在表6中給出主要課程占總學時的百分比,以及課程完成學期。endprint
圖1 軟件技術專業(.net方向)學習領域課程方案
Fig.1 The plan of learning field curriculum in software
technology(.net)
表6 軟件技術專業學習領域課程方案構建
Tab.6 Constructing the learning field curriculum in
software technology
4 《Web應用開發》學習領域課程的實施(The
implementation of the learning field curriculum
in Web Application Development)
4.1 《Web應用開發》學習領域課程學習情境設計
根據軟件技術專業學習領域課程方案,其中的每個學習領域所對應的典型工作都可以找到所對應工作過程的工作任務,以工作任務為依據來設計每門課程的學習領域。
每門學習領域課程的學習情境涵蓋了真實崗位中的各項工作內容,在崗位核心學習領域《Web應用開發》學習領域課程的學習情境設計中,校企合作,依據行業標準CMMI3,企業項目轉化為教學項目[4],具體如圖2所示。
圖2 《Web應用開發》學習領域課程學習情境設計
Fig.2 The situation design of of the learning field
curriculum in Web Application Development
4.2 《Web應用開發》學習領域課程的教學實施
(1) 教學活動設計
在教學設計上充分考慮教學過程與生產過程的對接,以能力訓練項目由易到難、基于工作過程設計學習任務, 訓練項目由簡單到復雜,保持關聯和遞進,行程基于職業崗位工作過程的項目化課程體系。
(2)教學方法設計
針對項目教學特點,實施三階段教學法,前期階段主要由教師控制學習過程,多采用提出任務、示范講解、模仿開發、總結提高的“四步教學法”,側重培養學生基本知識的學習方法能力。
教學中期階段多采用“明確任務/信息→計劃→決策→實施→檢查控制→評價”[5]六步項目教學法,重點培養學生模仿學習和綜合學習的能力,在校內教學場所給學生分組布置任務,讓學生根據任務查找資料、設計方案、老師檢查并確認設計方案,學生完成具體任務并調試、效果評估比較,培養學生理論與實踐結合的能力、靈活應用知識的能力、自主學習能力、自主創新能力和團隊合作精神。教師對每個階段都制訂了詳細的考核辦法和評價標準,并把工作的合理性、經濟性、安全性等列入評價的內容,這種考核方式把職業素質的培養滲透于專業學習過程中,職業技能與職業素質培養同步。
教學中后期將在組建的軟件開發模擬公司中綜合使用四階段和六步教學法,如圖3所示,著重培養學生的自我學習能力。教學明確任務,模擬公司中學生以項目開發小組為單位分角色進行討論得到決策方案,教師完成示范,學生再以項目組為單位組織實施,可以將企業文化融入到教學中去,并能夠提高學生的自我學習能力和團隊合作能力。
圖3 以學生自我控制學習過程為主的綜合教學法
Fig.3 The integrative approach with the student-centred
learning as its core
5 結論(Conclusion)
高職教育專業課程方案的合理設計是其培養人才是否適應社會發展需要的核心所在,基于工作過程的專業課程體系設計和學習領域課程開發時人才培養模式的一種改革探索,將極大地提高學生的動手能力及綜合職業能力,培養出具有高等職業教育特點的高端技能型專門人才。
通過典型學習領域課程的學習情境和教學過程實施方案的設計,也讓教師明確了教學內容及教學方法,為學生提供了學習的重點。
參考文獻(References)
[1] 嚴中華.職業教育課程開發與實施[M].北京:清華大學出版
社,2011.
[2] 裴樹軍,陳德運,陳曉雪.軟件配置管理在軟件開發平臺中的
應用[J].哈爾濱理工大學學報.2010,02:28-32.
[3] 姜大源,吳全全.德國職業教育學習領域課程方案研究[J].中
國職業技術教育,2007,1:7-53.
[4] 華馳.基于工學結合的《ASP.NET軟件設計》實驗教材研究
與開發[J].實驗室研究與探索,2012,10:329-331.
[5] 姜大源.“學習領域”—工作過程導向的課程模式[ J].職
教論壇,2004,08: 61-64.
作者簡介:
華 馳(1979-),男,碩士,副教授.研究領域:軟件技
術,計算機網絡技術及計算機教育教學.
臧武軍(1963-),男,本科,副教授.研究領域:軟件技術.endprint
圖1 軟件技術專業(.net方向)學習領域課程方案
Fig.1 The plan of learning field curriculum in software
technology(.net)
表6 軟件技術專業學習領域課程方案構建
Tab.6 Constructing the learning field curriculum in
software technology
4 《Web應用開發》學習領域課程的實施(The
implementation of the learning field curriculum
in Web Application Development)
4.1 《Web應用開發》學習領域課程學習情境設計
根據軟件技術專業學習領域課程方案,其中的每個學習領域所對應的典型工作都可以找到所對應工作過程的工作任務,以工作任務為依據來設計每門課程的學習領域。
每門學習領域課程的學習情境涵蓋了真實崗位中的各項工作內容,在崗位核心學習領域《Web應用開發》學習領域課程的學習情境設計中,校企合作,依據行業標準CMMI3,企業項目轉化為教學項目[4],具體如圖2所示。
圖2 《Web應用開發》學習領域課程學習情境設計
Fig.2 The situation design of of the learning field
curriculum in Web Application Development
4.2 《Web應用開發》學習領域課程的教學實施
(1) 教學活動設計
在教學設計上充分考慮教學過程與生產過程的對接,以能力訓練項目由易到難、基于工作過程設計學習任務, 訓練項目由簡單到復雜,保持關聯和遞進,行程基于職業崗位工作過程的項目化課程體系。
(2)教學方法設計
針對項目教學特點,實施三階段教學法,前期階段主要由教師控制學習過程,多采用提出任務、示范講解、模仿開發、總結提高的“四步教學法”,側重培養學生基本知識的學習方法能力。
教學中期階段多采用“明確任務/信息→計劃→決策→實施→檢查控制→評價”[5]六步項目教學法,重點培養學生模仿學習和綜合學習的能力,在校內教學場所給學生分組布置任務,讓學生根據任務查找資料、設計方案、老師檢查并確認設計方案,學生完成具體任務并調試、效果評估比較,培養學生理論與實踐結合的能力、靈活應用知識的能力、自主學習能力、自主創新能力和團隊合作精神。教師對每個階段都制訂了詳細的考核辦法和評價標準,并把工作的合理性、經濟性、安全性等列入評價的內容,這種考核方式把職業素質的培養滲透于專業學習過程中,職業技能與職業素質培養同步。
教學中后期將在組建的軟件開發模擬公司中綜合使用四階段和六步教學法,如圖3所示,著重培養學生的自我學習能力。教學明確任務,模擬公司中學生以項目開發小組為單位分角色進行討論得到決策方案,教師完成示范,學生再以項目組為單位組織實施,可以將企業文化融入到教學中去,并能夠提高學生的自我學習能力和團隊合作能力。
圖3 以學生自我控制學習過程為主的綜合教學法
Fig.3 The integrative approach with the student-centred
learning as its core
5 結論(Conclusion)
高職教育專業課程方案的合理設計是其培養人才是否適應社會發展需要的核心所在,基于工作過程的專業課程體系設計和學習領域課程開發時人才培養模式的一種改革探索,將極大地提高學生的動手能力及綜合職業能力,培養出具有高等職業教育特點的高端技能型專門人才。
通過典型學習領域課程的學習情境和教學過程實施方案的設計,也讓教師明確了教學內容及教學方法,為學生提供了學習的重點。
參考文獻(References)
[1] 嚴中華.職業教育課程開發與實施[M].北京:清華大學出版
社,2011.
[2] 裴樹軍,陳德運,陳曉雪.軟件配置管理在軟件開發平臺中的
應用[J].哈爾濱理工大學學報.2010,02:28-32.
[3] 姜大源,吳全全.德國職業教育學習領域課程方案研究[J].中
國職業技術教育,2007,1:7-53.
[4] 華馳.基于工學結合的《ASP.NET軟件設計》實驗教材研究
與開發[J].實驗室研究與探索,2012,10:329-331.
[5] 姜大源.“學習領域”—工作過程導向的課程模式[ J].職
教論壇,2004,08: 61-64.
作者簡介:
華 馳(1979-),男,碩士,副教授.研究領域:軟件技
術,計算機網絡技術及計算機教育教學.
臧武軍(1963-),男,本科,副教授.研究領域:軟件技術.endprint
圖1 軟件技術專業(.net方向)學習領域課程方案
Fig.1 The plan of learning field curriculum in software
technology(.net)
表6 軟件技術專業學習領域課程方案構建
Tab.6 Constructing the learning field curriculum in
software technology
4 《Web應用開發》學習領域課程的實施(The
implementation of the learning field curriculum
in Web Application Development)
4.1 《Web應用開發》學習領域課程學習情境設計
根據軟件技術專業學習領域課程方案,其中的每個學習領域所對應的典型工作都可以找到所對應工作過程的工作任務,以工作任務為依據來設計每門課程的學習領域。
每門學習領域課程的學習情境涵蓋了真實崗位中的各項工作內容,在崗位核心學習領域《Web應用開發》學習領域課程的學習情境設計中,校企合作,依據行業標準CMMI3,企業項目轉化為教學項目[4],具體如圖2所示。
圖2 《Web應用開發》學習領域課程學習情境設計
Fig.2 The situation design of of the learning field
curriculum in Web Application Development
4.2 《Web應用開發》學習領域課程的教學實施
(1) 教學活動設計
在教學設計上充分考慮教學過程與生產過程的對接,以能力訓練項目由易到難、基于工作過程設計學習任務, 訓練項目由簡單到復雜,保持關聯和遞進,行程基于職業崗位工作過程的項目化課程體系。
(2)教學方法設計
針對項目教學特點,實施三階段教學法,前期階段主要由教師控制學習過程,多采用提出任務、示范講解、模仿開發、總結提高的“四步教學法”,側重培養學生基本知識的學習方法能力。
教學中期階段多采用“明確任務/信息→計劃→決策→實施→檢查控制→評價”[5]六步項目教學法,重點培養學生模仿學習和綜合學習的能力,在校內教學場所給學生分組布置任務,讓學生根據任務查找資料、設計方案、老師檢查并確認設計方案,學生完成具體任務并調試、效果評估比較,培養學生理論與實踐結合的能力、靈活應用知識的能力、自主學習能力、自主創新能力和團隊合作精神。教師對每個階段都制訂了詳細的考核辦法和評價標準,并把工作的合理性、經濟性、安全性等列入評價的內容,這種考核方式把職業素質的培養滲透于專業學習過程中,職業技能與職業素質培養同步。
教學中后期將在組建的軟件開發模擬公司中綜合使用四階段和六步教學法,如圖3所示,著重培養學生的自我學習能力。教學明確任務,模擬公司中學生以項目開發小組為單位分角色進行討論得到決策方案,教師完成示范,學生再以項目組為單位組織實施,可以將企業文化融入到教學中去,并能夠提高學生的自我學習能力和團隊合作能力。
圖3 以學生自我控制學習過程為主的綜合教學法
Fig.3 The integrative approach with the student-centred
learning as its core
5 結論(Conclusion)
高職教育專業課程方案的合理設計是其培養人才是否適應社會發展需要的核心所在,基于工作過程的專業課程體系設計和學習領域課程開發時人才培養模式的一種改革探索,將極大地提高學生的動手能力及綜合職業能力,培養出具有高等職業教育特點的高端技能型專門人才。
通過典型學習領域課程的學習情境和教學過程實施方案的設計,也讓教師明確了教學內容及教學方法,為學生提供了學習的重點。
參考文獻(References)
[1] 嚴中華.職業教育課程開發與實施[M].北京:清華大學出版
社,2011.
[2] 裴樹軍,陳德運,陳曉雪.軟件配置管理在軟件開發平臺中的
應用[J].哈爾濱理工大學學報.2010,02:28-32.
[3] 姜大源,吳全全.德國職業教育學習領域課程方案研究[J].中
國職業技術教育,2007,1:7-53.
[4] 華馳.基于工學結合的《ASP.NET軟件設計》實驗教材研究
與開發[J].實驗室研究與探索,2012,10:329-331.
[5] 姜大源.“學習領域”—工作過程導向的課程模式[ J].職
教論壇,2004,08: 61-64.
作者簡介:
華 馳(1979-),男,碩士,副教授.研究領域:軟件技
術,計算機網絡技術及計算機教育教學.
臧武軍(1963-),男,本科,副教授.研究領域:軟件技術.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