葉坤
曾經,好友游記中分享的一家只有夫妻兩人經營的小小意大利餐廳,“追求火候而非速度,幾個菜等了1 小時, 入口味美到心都要碎了”。就是這樣一家小店,只有4 張桌子,靜靜地開了30 年。至今還沒去意大利旅行,也就無緣造訪這家心儀已久的小店,卻改變了我偏愛“高大上” 餐廳的“陋習”。
我深信,食物都是有情感的,只有用心的大廚才配得上它們,才能做出真正的美味。
有一段日子被工作折磨得天昏地暗,好久都沒有好好款待自己的胃。某日,一位師姐約我共進午餐,把我帶到某大樓一隅,午餐高峰卻食客寥寥。打量著店內與眾不同的裝飾,精致又不令人感覺拘束,墻壁上掛著寄售的各類畫作,中央擺設一個鮮紅色的迷你水斗,銅質的龍頭有種復古的感覺,每個桌上都有一件十分別致又有趣的小玩意兒,尺寸也“迷你”。錯落的桌椅最多也就能容納二十來個人,地方雖小,卻深信這一餐一定很“很驚艷”。
果然,主菜“西班牙墨汁海鮮飯”讓初嘗西班牙風味的我印象深刻,海鮮飯里的“主角們”被墨汁米粒包圍著, 一個個昂首挺胸、神氣活現,一整個檸檬被切成8 片均勻地插在米飯中,像極了“帆”的造型,和海鮮們很搭,還有一撮撮藏紅花點綴著,香艷的紅和明亮的黃讓整盤海鮮飯充滿著幸福感。兩個女孩不顧形象,滿嘴“黑牙”討論著做法,稱贊著美味。好奇和贊美引來了老板兼大廚在我們身邊坐下來,開始介紹西班牙美食和他所用的食材,從食材搭配到進貨渠道,無一不在“炫耀” 他的用心。
而我,對于食物一向是先看、再聞,最后才入口,很多食物就因為過不了我鼻子這關而“失寵”。初嘗海鮮飯, 聞到了不一樣的味道,自然要關心放了什么調味料。頓時,大廚以為遇到愛廚房的知音,便又贈送了西班牙傳統小吃tapas,配了四種口味給我們。tapas 可謂西班牙飲食的國粹,一疊小菜配上面包片就成了tapas,但是沒有標準搭配,廚房里有什么、廚師想做什么就是tapas 那刻的呈現。問起最喜歡哪一種, 答案永遠是“下一種”,有趣極了。大廚對于食客的品鑒能力極為看重,如能悉數說出某款tapas 所用原料,可以免費再吃一個呢。對于我這個說對大部分的, 大廚親手做了兩杯西班牙咖啡,精致的琺瑯瓷杯令人愛不釋手。
一系列的西班牙味道,讓這一餐無比滿足。此后,數月內我找了不同的朋友把這家店菜單上的菜品都嘗了遍,從傳統海鮮飯、章魚海鮮飯、老虎蟹海鮮飯到澳洲龍蝦海鮮飯,每次再配幾款tapas。老板心情好的時候就是tapas 創新的時候,每一次創新就是新的“一季”, 跟追美劇一樣。我這位食客就是被海鮮飯的美味和tapas 的花樣深深吸引。“看到客人無比滿足的表情是我最大的享受”,相信這是大廚的肺腑之言,不然, 他不會拋開英國高等學府金融專業只身前往西班牙學習廚藝,就像熱戀一樣不顧一切。跟tapas 一樣,真是個有趣之人。
有位小廚神說:“青春就是對任何事情不計回報地付出和努力”,為了做出他心中女神喜歡的新加坡美食,他更耐心也更淡定地走遍新加坡的街頭巷尾, 終于找到那“驚鴻一口”的味道,回國后苦練廚藝,開了一間小小的南洋餐廳, 不在乎人來人往,只在意她的光臨。那一天,女神買了油條上班,遇到了人生中的第一次追尾;而他,第一次把油條做到菜品里,搭配出一道充滿奇遇的“南洋肉骨茶”,命中注定地“追了她的尾”。
命中注定地,會為一種味道朝思暮想。追味。
它們都在深街陋巷、大樓一隅,門面低調不起眼,是歸隱派,然而店不在大,有廚神則靈。拋開那些浮華元素,一嘗傾心的美味仍會讓人將其放在私人訂制的米其林收藏夾里……
下期話題:閏九月的小確幸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