乾人
眩暈
“眩”為目眩,指眼前發黑或視物模糊;“暈”為頭暈, 站立不穩甚至“惡心嘔吐、不能站立”。中醫認為,眩暈可由氣血不足或肝風內動、腎精虧虛所致。
食療原則
“氣血不足”有勞累易發伴氣虛體征及“腎精虧損”者,宜用中藥材有: 人參、黨參、黃芪、山藥、首烏、桑葚、山茱萸等。食物可用禽蛋、牛羊肉、黑豆、扁豆、核桃、芝麻等。“肝風內動、肝陽上亢”者宜用中藥材有:天麻、菊花、枸杞等。食物可用魚頭、芹菜等。
參棗核桃粥
人參6 克,紅棗15 克,桂圓3 克, 核桃10 克,粳米50 克。粳米、紅棗、桂圓、核桃洗凈,加水煮至粥將稠時, 加入人參煮20~30 分鐘即可。可補益氣血、滋陰補腎。
天麻魚頭湯
花鰱魚頭250 克, 天麻9 克, 胡椒、料酒各適量。魚頭洗凈,天麻切片、浸泡漲發;將魚頭下油鍋略煸后加料酒、水和天麻片煮20~30 分鐘,加調味料調味即可。有助于平肝潛陽。
白細胞減少癥
本證屬祖國醫學“虛勞” 范疇,中醫認為與脾、肝、腎三臟因其精血不足有關。
食療原則
藥膳食療作為輔助治療,以健脾、補腎、養肝為原則。可用中藥材有:人參或紅參、黃芪、白術、麥冬、黃精、地黃、鹿茸、龜板、鹿角膠、阿膠等。食物可用牛肉、烏骨雞、甲魚、紅棗、黑棗及畜禽的肝、腎等。
黃精鹵汁肝
豬肝100 克,黃芪9 克,黃精9 克, 調味料適量。豬肝下油鍋,加蔥姜略煸炒,加水、醬油燒開,小火煨至略酥時加黃芪、黃精煮20~30 分鐘,撈出后切片裝盆。可益氣補血、養肝明目。
補腎燉鹿鱉
甲魚1 只(約200 克),人參片6 克(或紅參3 克),鹿茸片1 克。甲魚洗凈切塊后汆水,放入燉盅內加參片、鹿茸小火燉至酥爛。可溫補肝腎、滋陰壯陽。
(本欄目由上海藥膳協會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