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大學滇池學院會計學院 云南昆明650228)
現有的ERP沙盤課堂教學一方面受到時空的限制,學生只能集中在授課時段去學習和體驗,另一方面由于授課教師時間精力有限,往往很難顧及到相關經驗的整理、賽事的組織等后續工作,同時課堂教學也缺乏客觀的效果測評,基于上述原因,在ERP沙盤教學中引入學生工作室就顯得很有必要。
學生工作室成立的目的在于激發學生的參與熱情,讓學生親身參與到沙盤教學優化和拓展的具體工作中來,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和實踐能力。教師和學生一起來創建學習環境,可以培養學生的實際能力,真正體現以學生為中心的學習模式,同時通過工作室還能夠搭建起師生之間、學生之間溝通交流的平臺,讓溝通得以在更廣闊的時空領域實現。
傳統教學完成以實物沙盤為載體的感性經營體驗和以電子沙盤為載體的理性經營體驗。而學生工作室設置的目的在于拓展教學空間與教育內容,形成對ERP沙盤課堂教學的有效拓展與補充,見圖1。

圖1 學生工作室與ERP沙盤課堂教學的關系
筆者建議將學生工作室進行分工,三個小組各司其職,并在分工的基礎上展開合作。
該小組的主要任務是采用定性與定量相結合的方式對沙盤教學效果進行測評,為教學優化和改革提供參考依據。
1.滿意度測評。由學生工作室來負責學生滿意度的測評能夠保證調查結果的相對客觀公正。學生滿意度測評主要采用問卷調查法和座談法來測評學生對教師、教學組織、教學方法等的滿意程度。進行滿意度測評有助于了解學生對課程的各種想法,通過測評結果的反饋,一方面可以搭建教師和學生溝通的平臺,另一方面也可以作為優化今后教學的依據。
2.學習效果測評。學習效果可分為兩個層面來衡量,第一個層面測評學生對ERP基本原理、程序等的掌握程度,第二個層面測評學生在綜合能力、態度和行為方式方面的收獲。認知成果的測評可以通過三個途徑來進行,一是通過對學生上交的課程總結,從中獲取學生對ERP的認識情況、經驗歸納等信息;二是對歷次教學的經營成果(由系統自動生成)進行量化分析,進行橫向和縱向比照,從中發現規律與問題;三是通過對后續課程任課教師的訪談來了解ERP沙盤模擬是否對后續課程的學習起到促進作用。ERP沙盤模擬不僅能夠促進學生學習,還可以提升受訓學生的綜合素質,學生通過課程可以樹立共贏理念、培養團隊合作意識和技能、對職業生涯規劃進行思考、感悟得失成敗,從而增強學生今后的適應能力和就業能力。當然,要衡量ERP沙盤模擬課程對學生綜合素質的提升還比較復雜,需要科學的評估技術以及經驗的積累。
該小組的主要任務是完成ERP沙盤基礎知識的普及與推廣,讓更多的師生了解沙盤,并從沙盤課程中受益。基于大學生對手機和新媒體的依賴,該小組主要借助新媒體平臺,進行一對一、一對多、多對多地全方位、立體化的互動交流式ERP沙盤知識的普及和推廣。該小組首先應接受新媒介和營銷學的相關培訓,在對媒體運作有一定認識的基礎上展開工作。小組可以借助微博、微信、博客和即時通訊技術來完成任務。
1.鼓勵師生參與ERP知識和經驗的分享。信息時代的一大特征是人人都可以成為信息的發布者。小組一方面要通過提供有價值的信息吸引師生,另一方面可以通過話題討論等形式,調動師生的參與熱情,鼓勵廣大師生進行自主創作,分享對ERP的認識和經驗。自主的內容輸出可以讓師生由信息的“接收者”變為信息的“傳播者”,增進了學習的動力和興趣。與此同時,內容會驅動對話與互動,從而形成良性循環,讓參與者從中受益。小組還可以依托新媒體平臺去開掘參與者的社交網絡,運用關系營銷的思想去發掘潛在的興趣群體,擴大傳播范圍,達到知識分享的良好效果。
2.啟動學習“微模式”。當今大學生多為90后、95后,微博、微信、QQ等成為了大學生獲取信息的重要手段。據中國互聯網絡信息中心(CNNIC)發布的《第33次中國互聯網絡發展狀況統計報告》,截至2013年12月,中國手機網民規模達到5億,2013年整體即時通信用戶規模在移動端的推動下提升至5.32億。而廣大學生依然是中國網民中最大的群體,占比25.5%。信息時代為大學生提供了學習的多樣化途徑,在這種背景下很多大學生都養成了“碎片式”學習的習慣。他們更愿意根據自身情況選擇學習的時間和方式。小組可綜合運用微博、微信、QQ等手段,讓學生自主選擇學習的時間與學習項目,通過“小、精、專”的學習形式和“觸手可及”的信息獲取便捷性來滿足學生持續學習的需要,積少成多,成為傳統學習的有效補充。
3.開掘學生的興趣和需求。通過新媒體平臺,小組還可以進一步挖掘學生的興趣和需求,這樣既能為信息的精準推送奠定基礎,也能為課程教學改革提供參考。
該小組的主要任務是進行ERP相關賽事的介紹與組織,以比賽的形式提升學生參與的積極性和受益面。具體來說,該小組主要負責以下工作:
1.介紹ERP沙盤大賽。介紹各級各類ERP賽事;整理各大比賽經營數據供學生借鑒;總結ERP比賽的經驗教訓。
2.進行ERP沙盤模擬對抗賽的組織與管理。該小組主要負責各級各類比賽的組織。從層次上來講,ERP沙盤對抗賽可以分為全國賽、省級賽和各院校間比賽以及校內賽,從類型上看主要是用友沙盤和金蝶沙盤。校內賽可以在經管類專業內進行,也可以跨專業在全校范圍內組織,目的是讓更多的學生了解沙盤。形式上可以采用實物沙盤,利用周末的時間進行,通過模擬對抗建立學生對ERP的感性認識,有條件的院校還可以借鑒網絡游戲組織經驗組織網賽,讓“沙迷”們更自主、積極的參與。該小組負責模擬對抗的設計和組織,具體來說包括規則的制定、比賽的報名、組織、排名、比賽數據的整理、經驗教訓的整理。此外,小組還負責各級各類比賽的通知、比賽數據的整理和發布、報名的組織、培訓等工作。
ERP沙盤模擬是高校經管類實驗實踐課程教學體系中的重要環節,沙盤模擬旨在提升學生的綜合素質,增強就業競爭力。如何提升ERP沙盤模擬課堂教學效果,擴展ERP沙盤模擬的受益面有待在今后的理論和實踐中進一步完善。Z