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陽
摘要:指出了檉柳條葉甲(Dirohabda elongate desericola Chen)是我國西北地區危害檉柳的主要害蟲,分布于新疆、甘肅、寧夏、內蒙古等地。主要為害檉柳的枝梢、嫩葉,當成、幼蟲群集數量大時,可在1~2d內把嫩枝的鱗狀葉片啃食殆盡。通過試驗,篩選出持效期長、效果好的理想防治檉柳條葉甲方法,對有效保護荒山綠化成果具有重要的意義。
關鍵詞:檉柳條葉甲;防治;西北地區
中圖分類號:S7637
文獻標識碼:B文章編號:16749944(2014)08004902
[FL(2K2]
1引言
檉柳,也叫紅柳,以其冠幅大、耐鹽堿、耐干旱、耐貧瘠的生物學特性,在庫爾勒市城市周邊防護林和天然灌木林中占據優勢地位,它是荒漠條件下保護草原、農田和維持生態平衡的主要防護樹種,一旦大面積破壞,必將給庫爾勒市帶來嚴重的生態災難。檉柳條葉甲屬鞘翅目的葉甲科,近幾年來,庫爾勒市東郊荒山綠化防護林內發現檉柳條葉甲成、幼蟲取食檉柳鱗狀葉片,枝梢彎曲枯黃,部分地塊為害嚴重,為防止檉柳條葉甲大面積發生趨勢,極需開展對檉柳條葉甲的徹底防治。
2形態特征
(1)卵:橢圓形,長09mm,寬08mm,灰白色,單個分布于枝葉上。卵是檉柳條葉甲蟲的最初形態,卵經過適宜的生長條件之后會發育成幼蟲,進入下一個生長階段。
(2)幼蟲:老熟幼蟲體長8~9mm,黃褐色,兩側褐色,近腹處有一條黃色帶,腹足退化。幼蟲時期的檉柳條葉甲對檉柳會產生一定的危害,這一時期幼蟲生長速度非常快,在短期內就能長成成蟲,這一階段是檉柳條葉甲發育的關鍵期。
(3)成蟲:雌蟲體長~7mm,寬3~3mm;雄蟲體長4~6mm,寬2mm。體黃綠色,背有4條暗褐色條紋,觸角鞭狀,老熟成蟲腹末黑色。成蟲階段的檉柳條葉甲對檉柳的危害非常大,不斷會啃食檉柳葉子,同時還會導致檉柳枯死,因此,這一階段的成蟲防治任務非常艱巨。
(4)蛹:乳黃色,背生1對黃白翅,嘴、眼黑點狀,3對胸足抱于腹前。足長4mm,寬2mm。臨近冬季,檉柳條葉甲會進化成蛹以保證安全過冬。這一時期是治理檉柳條葉甲的重要時期,清除掉蛹會大大減少檉柳條葉甲的危害。
3生活史
檉柳條葉甲1年2~3代,以成蟲和蛹越冬。成蟲多分布檉柳枝葉下,蛹分布在10~40cm深的土中。4月中旬氣溫達到13℃左右,越冬成蟲陸續出蟄活動,月7日前蛹羽化完畢。成蟲上午10時以后爬到樹上危害,中午遷飛,下午天冷時鉆入枯枝落葉從中。成蟲月中旬開始交尾產卵,最早見卵為月1日。成蟲有食卵現象。卵期9~11d。月底卵孵化為幼蟲,初孵幼蟲黃白色,長1mm,3~4d幼蟲蛻第一次皮,9~11d蛻第二次皮。剛蛻皮幼蟲也為黃白色,4h變黑,并1d不食。幼蟲期16~2d。老熟幼蟲鉆入30cm以上的土中化蛹,育蛹期3d,蛹期6~9d。第2代成蟲以同樣的速度可繁殖出第3代幼蟲和蛹,以蛹和少量的成蟲越冬。
檉柳條葉甲一代成蟲可活70d,產卵期達0d。越冬代雌蟲可產卵40~230粒,1代雌蟲可產卵200~400粒,2代雌蟲可產卵100~20粒。若按一雌蟲一世代繁殖200條幼蟲計算,2代可繁殖2萬條,3代可繁殖200萬條。檉柳條葉甲幼蟲危害嚴重,它把一叢檉柳全部吃完后才轉移。
由于檉柳條葉甲在1年內可以繁殖2~3代,并且能夠以成蟲或者蛹的形式越冬,因此其生長繁殖能力強的特點給檉柳條葉甲的防治帶來了較大的難度。從其生活史可以看出,其特點主要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1)繁殖能力強,每年可以繁殖2~3代。檉柳條葉甲在卵和幼蟲時期,繁殖非常迅速。成功越冬的蛹和成蟲在春季溫度適宜時會生產大量蟲卵,經過一段時間的繁殖,成長為大量的檉柳條葉甲成蟲。按照每一個生長周期最短的時間來計算,檉柳條葉甲在每年最多可以繁殖3代,其繁殖數量驚人,如果不進行有效遏制,將會對檉柳生長產生嚴重影響,危害檉柳的生長和發育。因此,繁殖能力強、每年繁殖數量多是檉柳條葉甲的突出特點。
(2)存活周期長,具有越冬能力。相對其他害蟲,檉柳條葉甲的存活周期相當長,并且其蛹和成蟲具備較強的越冬能力,能夠順利抵御寒冷等極端天氣,這給檉柳條葉甲的防治帶來了相當大的難度。從當前檉柳條葉甲的生長發育情況來看,存活周期長不但表明檉柳條葉甲具有較強的生存能力,還表明檉柳條葉甲的整體數量會隨著時間的推移越來越多。因此,其具有越冬能力的特點必須引起我們的足夠重視。
(3)對檉柳危害大,嚴重影響檉柳條的生長。檉柳條葉甲對檉柳的危害主要表現在,檉柳條葉甲會成群聚集,主要以檉柳的葉片為主要食物,通常是群聚在一棵檉柳上進行大量繁殖,并蠶食檉柳的葉片。等到所寄居的檉柳葉片都被吃光后再轉到下一個檉柳上繼續生存。這對于檉柳的生長來說是毀滅性的。所以,對于檉柳條葉甲的危害必須引起足夠的重視,并將其作為檉柳條的主要危害之一,對檉柳條葉甲進行徹底治理,保證檉柳能夠健康成長。
4生活習性
(1)群集性:檉柳條葉甲成、幼蟲均具群集性,成蟲多聚集在樹冠上部取食檉柳嫩枝及鱗狀葉。
檉柳條葉甲在生存期內,多數時間以群居為主,具體表現為成群的檉柳條葉甲聚集在檉柳的樹冠部位,以樹冠部位的葉片、柳枝為食物,一段時間之后,會導致檉柳在生長上出現明顯停滯,嚴重影響檉柳的生長。同時,群集性也便于檉柳條葉甲的繁殖,對檉柳造成的危害非常大,如果不及時進行治理,嚴重時會導致檉柳枯死,嚴重影響檉柳的生長。
(2)假死性:檉柳條葉甲成蟲及老熟幼蟲取食時遇到突襲,裝死從樹上掉下來,藏于枯枝落葉中不動。
通過近年的觀察和研究,檉柳條葉甲具備一定的自我防護能力,即遇到攻擊時,檉柳條葉甲會裝死,起到避免攻擊的目的。因此,在治理檉柳條葉甲的過程中,實施人工干預的做法效果并不理想。這在多次檉柳條葉甲的治理中已經得到了驗證。對于檉柳條葉甲的假死性,必須有正確的認識,不但要掌握檉柳條葉甲的假死性特征,還要根據這一特征制定具體的治理方案,保證治理的整體效果。
(3)遷移性:檉柳條葉甲成蟲在上午10時至下午6時遷飛活動頻繁,若遇風吹會順風遷移,最遠可遷飛幾km。
檉柳條葉甲除了具有聚集性之外,受到風吹以后還能隨風飄散到各處,成為了危害極大的特點之一。試想一下,如果大風把檉柳條葉甲帶到其他檉柳樹上,就會感染更多的檉柳,使檉柳條葉甲的治理難度加大。所以,遷移性導致了檉柳條葉甲難以一次性根除,給檉柳條葉甲的治理帶來了新的考驗。我們在治理檉柳條葉甲的同時,也要注意其遷移性特性。
(4)危害性:檉柳條葉甲成、幼蟲均取食檉柳的嫩枝及嫩枝皮,成蟲多為害稍部,幼蟲則到處為害。因此常在林區內形成點、片、條狀被害區。
經過研究發現,檉柳條葉甲無論是成蟲還是幼蟲均以檉柳的葉片、嫩枝為食物,并且幼蟲的位置非常不固定,容易引發檉柳的成片蟲災,對檉柳的生長是一個相當大的威脅。因此,必須明確檉柳條葉甲的危害性,將檉柳條葉甲的防治工作作為重中之重,采取必要的手段實現對檉柳條葉甲的有效防治。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