閆保華
劉晶晶說,新疆財經大學“愛部落”公益慈善店的成立,希望能探索出一條可行的道路,解決大學生公益組織經費的問題,為此,他們選擇開辦慈善商店來實現“自主造血”。
中國高校慈善商店發展方興未艾
2013年4月20日,四川省雅安市盧山縣發生里氏7級地震,為了為災區籌集善款,位于新疆財經大學校園內的“愛部落”公益慈善店發起了專項義賣活動,這是該慈善店繼去年舉辦的“用心培智”專項義賣活動后舉辦的第二次義賣活動。“愛部落”公益慈善店CEO劉晶晶說:“‘用心培智專項義賣活動是為米東區培智學校籌集善款,四川雅安發生地震后,‘愛部落公益慈善店再次舉行義賣活動,為災區籌集善款,我們不接受現金捐款,主要通過銷售慈善店的商品來獲取利潤,把利潤部分捐給四川災區。”
在義賣現場,一幕幕動人的情景讓“愛部落”公益慈善店的工作人員非常感動。劉晶晶說:“同學們都好熱情,非要捐款,我們再三推辭,有的同學被我們說服買了喜歡的東西走了,有的同學硬是被我們塞了等價物品,還有小部分同學把錢放下了說捐給我們,還沒等我們反應過來就跑了,我們真的被同學們的愛心感動了。”
“情系雅安”義賣活動持續了7天,于4月28日結束。劉晶晶說:“此次義賣活動共取得利潤1220.2元,另外還有銷售額中多出的9.4元算是捐款,這批善款我們會盡快捐到災區。”
通過此次活動,使得正式開業不久的“愛部落”公益慈善店被更多新疆財經大學的同學所了解。“愛部落”公益慈善店的運營總監常爍說:“‘愛部落公益慈善店是新疆高校中首家大學生創辦的慈善商店。”
據了解,慈善商店的概念起源于19世紀的英國,通過出售一些他人捐贈的東西來獲利,大部分利潤轉而投入到慈善事業中。在英國,已有7000多家這樣的簡樸商店遍布在繁華的商業街上,首屈一指的是慈善機構樂施會的連鎖商店,年銷售利潤超過2100萬英鎊,這些小小的慈善商店每年可從社會上募集到一億多英鎊,在英國慈善業中扮演很重要的角色。
在中國的一些高校,近幾年由學生創辦的慈善商店的發展也是方興未艾。2011年9月6日,有愛中山大學慈善商店成立,開業的第一學期,總營業額達到了25625.7元,中山大學慈善商店的成功運作,使得全國眾多高校紛紛仿效,其中新疆財經大學的“愛部落”公益慈善店就是其中一家。劉晶晶介紹說,“愛部落”是在大學校園內以開設慈善商店的模式對二手物品進行返銷售,將本來會被閑置或丟棄的資源回收再次銷售,本店所有銷售盈利扣除運營成本將全部納入公益基金統一監管,用于支持公益慈善活動。
2013年4月的一天,記者走進了“愛部落”公益慈善店,在不足20平方米的店里,擺滿了工具書、小水杯、文具、小飾品等玲瑯滿目的商品。談及最初成立“愛部落”公益慈善店的想法,劉晶晶說,2011年年底,在參與為貧困孩子過圣誕節活動的時候,他們為孩子們送去了手套、帽子等禮物,孩子們很高興,但是想要進一步為孩子們做點什么卻苦于資金的限制,于是想通過慈善店探索出一條可行的道路,解決大學生公益組織的經費問題,讓大學生公益組織有足夠資源支持公益活動持續發展。
“愛部落”“自主造血”
新疆財經大學商務學院知行協會原會長李晨是“愛部落”公益慈善店的創始人之一,雖然于2012年畢業的他已經參加了工作,但是他的心里還常常牽掛著“愛部落”公益慈善店的發展,他也經常在假期回到母校,看望“愛部落”的義工,并經常就“愛部落”公益慈善店的經營與發展問題與他們交流。李晨說,2011年年底到2012年11月1日,20多名大二到大四的熱心公益的同學投入到了“愛部落”的創辦工作中,校方也積極幫助協調場地,經過近一年的資金、物品、場地等籌備,2012年11月份,“愛部落”公益慈善店進入試營運階段。在一個月的時間里,“愛部落”公益慈善商店共收集到學生捐贈的物品上百件。2013年3月,商店進入正式營業階段。劉晶晶介紹說,“愛部落”公益慈善店內的商品是由兩部分構成的,40%左右是學生捐贈的具有二次售賣價值的商品,60%左右是托賣的商品,另外還有小部分的自身文化產品。
對于心懷熱情投身于公益事業的許多大學生來說,當下大學生公益組織活動資金不足使大學生公益組織難以可持續發展,民間公益組織及社會企業正在探索通過商業運作等方式“自主造血”解決資金問題。劉晶晶說,高校大學生公益組織志愿者人數眾多,但活動經費有限的問題已嚴重制約高校公益組織發展。在這樣的背景下,新疆財經大學“愛部落”公益慈善店的成立希望能探索出一條可行的道路解決大學生公益組織經費的問題,這樣大學生公益性組織就有了足夠資源支持其持續發展,并產生可借鑒的價值。為此,他們選擇開辦慈善商店來實現“自主造血”。
2011年,“郭美美事件”引發出民眾對公益組織的信任危機,也暴露出了公益組織在財務管理與監督上的缺陷。針對如何加強“愛部落”公益慈善商店的財務透明度時,劉晶晶說:“有盈利,非贏利,助公益,全透明是我們成立‘愛部落公益慈善店的宗旨,其中全透明指的是財務、信息公開,我們在開設的新浪博客里定期對捐贈物品和財務信息進行公開明示。”
“愛部落”在摸索中前行
劉晶晶說,“除了加強財務和商品管理,另外加強對義工的管理也非常重要,‘愛部落公益慈善店計劃利用校園公益信息平臺和公益慈善店實體的優勢,面向全校發展公益會員,按照校園公益俱樂部會員管理制度,明確公益會員的權利和義務,營造校園公益氛圍。”
從2013年3月份開始,“愛部落”公益慈善店每個月都會招募一次義工,義工都是沒有報酬的,而且義工需要進行嚴格的選拔和考核才能進入“愛部落”公益慈善店工作。常爍說:“‘愛部落成立之初,我們組建了團隊,擬定了執行方案,還專門成立了理事會,設立了理事長,我們每周開兩次線上會議,每兩周開一次線下會議,各部門之間的溝通和協調比較順暢,我們的目標是把‘愛部落辦得更加正規和專業。”
據了解,“愛部落”公益慈善店于2012年11月進入試營業,2013年3月5日正式營業,期間的營業額在7到8千元。李晨說,無論是關注度還是營業額都沒有達到他預期的效果。究其原因,李晨分析指出:“其實‘愛部落從試營業至今,遇到的問題有很多,首先,慈善店的啟動資金并不充裕,資金來源主要是校團委和公益組織的無息貸款,資金不充裕,制約了慈善店的規模和發展,我們至今還沒有還清全部貸款;第二,‘愛部落公益慈善店位于校俱樂部南八合班旁,地方的確有點偏,學生一般都不太會注意到這個地方,所以關注度比較低;第三,慈善商店本身的性質決定了我們并不可能自主經營,目前經營狀況主要還是以內部消化為主。”
針對目前所遇到的困難,如何去解決?李晨說:“一方面是走到校園里進行義賣活動,這樣資金回籠會比較快,另外一方面,對‘愛部落的宣傳也起到了很好的推動作用。”
劉晶晶說:“‘公益路上會有質疑,但更多的是溫暖,因為我們用愛在傳遞,將大家的愛心傳遞給需要的人。不了解才會有不信任的存在,我們非常歡迎關注公益事業的同學們加入‘愛部落,全程參與你會發現其實生活簡單而美好,而志愿者的心靈也是一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