聶夢婷
對于“讓手機先吃”的這一行為,市民又持如何看法?“炫食族”炫的是什么?是否真像一些網友所說,這是一種強迫癥的行為?
一道美食上桌,大家熱熱鬧鬧地準備動筷子時,突然,只聽一聲呼喝:“等一下!先讓我拍張照!”接著,饑腸轆轆的“吃貨”們只好暫且打住。說話者則舉起手機,選角度,布背景,“咔嚓”一聲后再笑瞇瞇地宣布:“開動吧!”飯后,微薄、微信朋友圈,已經被一頓飯局的各色美食占領了。
如今,這樣的場景正越來越頻繁地出現在我們的生活中,網友也賦予了這類拍照人群一個稱號——“炫食”族。而對于“讓手機先吃”的這一行為,市民又持如何看法?“炫食族”炫的是什么?是否真像一些網友所說,這是一種強迫癥的行為?
“炫食族”調查
記者就有關“炫食”的問題向109名市民進行了調查,他們全部是18至35歲之間的青年人,并且都是智能手機的使用者。結果顯示,有47%的市民并不了解“炫食”族,其余的58位市民則表示“比較了解”,其中,有近19%的受訪者稱,自己就是“炫食族”。而對于“炫食族”的出現,他們的觀點主要有三種。
觀點一:“炫”的是食,更是虛榮
“我覺得‘炫食行為能讓‘炫食族的虛榮心得到滿足。現在,‘炫跑車、‘炫洋房的人越來越多,可沒跑車沒洋房的人‘炫什么?那就‘炫食唄。”市民李夢娜說,“‘炫食族往往有個特點,吃的東西越貴,‘炫得就越多,那不就是為了滿足虛榮心嘛!”
網友“張點點”也認為,“炫食”是一種虛榮的表現。“我覺得不僅是‘炫食,‘炫這一行為本身就是為了滿足虛榮心,“炫”的人大都是為了得到大家的羨慕和關注才會這么做。”
觀點二:“炫”的不是食物,是寂寞
“在我看來,‘炫食的人不僅內心空虛,甚至可能有點自卑。”市民李曉霞說,“我認為,‘炫食族是希望通過‘炫食行為,得到別人的關注,從而加強自我認可。”
“‘炫食族‘炫的不是食物,是寂寞。”網友“星痕”說,“無論是‘炫自己制作的食物還是‘炫在外吃的食物,都是為了吸引別人前來關注。我猜測,這類人群實際上的社交活動可能并不多,所以特別依賴于在網絡上得到認可。”
觀點三:“炫食”是種分享精神
網友“查無此人”認為,“炫食”族大都具有一定的分享精神。
“在我身邊的‘炫食族大多都是‘吃貨。他們遇到美食的時候總是特別開心,也會通過‘炫食的方式將自己的喜悅傳遞給其他人。雖然不一定每個人都會受用,但我認為‘炫食族的‘炫食動機還是一種比較單純的分享精神。”
網友“射手座”則說:“我覺得‘炫食主要還是為了分享。許多人會通過‘炫食的方式,分享在一些餐廳的點菜‘攻略,其他人看到后再去,也就能夠避免‘觸雷,點到差評菜品。還有一些人會將自己做美食的方法分享給大家,這樣大家通過他們的方法,都能自己動手做美食了。”
應該尊重他人習慣
“炫食族”的行為究竟是向大家分享了美食,還是讓社交平臺中充滿垃圾信息?市民的看法褒貶不一。
“既不影響他人,又能獲得快樂,炫食行為不存在過錯。”許多人這樣認為。結果顯示,在這58位市民中,有62%的人對“炫食行為”都表達了中立的看法,對此行為既不支持也不反對。
“我不是‘炫食族,有過被‘炫食的經歷,雖然并不喜歡被‘炫,但這是別人的愛好和習慣,我表示尊重,而且這一行為對我沒有什么實際的影響。”市民廖臻認為,“炫食”只是一種個人習慣,這一行為并沒有對他人利益造成損害,所以沒有反對的必要。
在保持中立的市民中,廖臻的這一觀點得到了多數人的認同。他們認為,只要不影響他人,能通過“炫食”獲得快樂,“炫食”族的“炫食”行為不存在什么過錯。
市民李鵬說:“我并不反對‘炫食,也并不支持。雖然‘炫食族能獲得一定心理上的滿足,但也使受眾被動接受‘炫食信息,他們中有人喜歡看,肯定也有人不喜歡看。”
除了認為“炫食”是一種個人行為,與自身關系不大以外,中立人群中也有人提出,“炫食”是網絡科技發展的必然結果,應當以平常心對待此種行為。
“我覺得‘炫食是科技發展的一個必然結果。以前人們會通過見面聊天或者打電話、發短信的溝通方式來分享自己的生活見聞,只是這種方式的參與人群比較少,信息的傳播范圍也有限。現在網絡發達了,人們也更加依賴于網絡社交平臺,因為這一平臺的受眾更加廣泛,所以‘炫食行為的影響也會更大。實際上‘炫食族可能并不是新興的群體,只是被‘炫食的人群變得更多了,才讓‘炫食紅了一把。”市民盛先生說,“這只是網絡和智能手機發展過程中的一個正常現象,大家用平常心對待就可以了。”
分享美食信息,挺好的
支持者認為,“炫食族”能夠為“吃貨”提供很多有用的線索。“我認為‘炫食沒有什么錯,還能讓‘炫食族感覺到快樂,所以我很支持。”網友“unicorn”告訴記者,她本人就是一名不折不扣的“炫食”族。“雖然我經常‘炫食,但朋友并沒對我產生什么意見,而且很多人也會問我一些美食在哪才能吃到,把這些信息分享出去,既能方便別人,我自己也覺得特別高興。”
據記者的調查結果顯示,在了解“炫食族”的群體中,有近26%的人都表示同意網友“unicorn”的觀點,他們雖然并不全是“炫食族”,但都表示出了對“炫食”行為的支持。
“我挺支持‘炫食的,我覺得‘炫食族就是一張美食活地圖。”網友“雨轉晴”表示,身為標準“吃貨”,別人的“炫食”行為為她提供了很多極其有用的“線索”。“作為吃貨,‘炫食還像是一種身份標識,我經常向一些‘炫食族咨詢美食地圖和美食菜譜,久而久之我們還成了聊得來的朋友。”她說。
“炫食”產生垃圾信息
也有人認為,吃飯時要等他們拍照,節食 減肥時用圖片來誘惑,讓人鬧心。
在被調查的58人中,有7人表示反對“炫食”行為,他們認為,“炫食”的結果就是制造了大量垃圾信息。
“每次打開手機社交軟件,都會被一些‘炫食族‘刷屏,這都是一些對我沒有幫助的無意義信息,我又只能被動接受,還得浪費流量,有時候覺得有點煩。”市民崔韻秋說。
崔韻秋的觀點得到了另外4人的認同。他們表示,對于“非吃貨”一族而言,每天上網都被各種食物照片“刷屏”,感覺非常被動。
“對一些平常不太聯系又愛‘炫食的網友,我都已經取消關注了。”網友“mogu”說。
此外,還有兩人表示,“炫食”族的行為已經干擾了他們的日常生活。
“每次和‘炫食族一起吃飯,剛動筷子就要被喝止,看著他們為了拍照找角度調色度,我只能忍著在一邊干等。和‘炫食族吃飯實在太掃興了。”市民喻女士說。
和喻女士看法一致,網友“X杰”也對“炫食”行為表示反對。
“吃飯的時候不讓吃,得等他們拍照,節食減肥的時候,又用一波又一波的美食圖片來動搖你,‘炫食族可真讓人鬧心。”“X杰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