辛鳳娟
二連浩特市通過推行“網格精細化服務”模式,充分調動34個社區黨組織、650名黨員創建服務型黨組織的積極性,建立一套便捷高效、保障有力、科學管用的服務網絡體系,使社區“雙服務”工作取得良好成效,轄區8萬居民共享北疆和諧社區建設成果。
創新服務模式,建立一個便捷高效的服務網絡。一是精分服務區域。將24755戶居民按照每200—300戶為一個網格的標準劃分為129個網格,把每個網格作為一個黨組織“雙服務”責任區,配設136名網格員,開展上門服務、代理服務和一站式服務,實現了“一格一(多)員、一員多能、一崗多責”。二是健全服務網絡。建立涵蓋184項居民信息的社區綜合信息網絡平臺,形成“一格一圖、一戶一檔、一格多長”的管理服務體系,實現了區域設施、社會組織、服務資源、管理項目、人員類別、矛盾隱患 “六清”。三是細化服務內容。依托“一站式”服務大廳和社區信息化管理平臺規范窗口服務、延伸常規服務、推行志愿服務、強化定期服務。
夯實服務基礎,建立一套務實全面的服務保障體系。一是推行社區管理體制改革,建立以社區黨工委為核心、社區居委會為基礎、社區社會服務管理中心為依托、社會組織為補充的“一委一居一站”管理模式。建立8個社區聯合黨工委,將68位在社區有威信、有影響力、有責任心的駐區企事業單位黨組織負責人推選為黨工委委員。定期召開黨建聯席會議,打破條塊分割局面,形成以社區黨工委為主導、駐區單位黨組織參與的條塊聯動、組織聯建、黨員聯管、活動聯搞、資源聯用、服務聯做的區域化黨建新格局。二是組建一支“兩高一強”的“雙服務”帶頭人隊伍,確保有人搞服務。通過組織推薦、競崗選拔、民主選舉、公開考錄等方式,選優配強社區黨工委書記、社會服務管理中心主任、居委會主任、社區黨支部書記。將170名素質高、威信高、能力強的社區黨務工作者和網格員組建成“雙服務”帶頭人隊伍。實施“社區黨員干部素質提升工程”,以“走出去請進來”方式對帶頭人隊伍進行服務管理技能培訓,全面提高服務居民、構建和諧的水平。三是高標準落實社區工作經費,確保有錢搞服務。實行經費預算制,把社區辦公和活動經費列入市財政預算。社區黨組織活動經費按在冊黨員每人300元的標準核定,切實保證基層黨組織服務基層、服務居民活動的開展。四是強化陣地建設,確保有場所搞服務。累計投入2000多萬元用于社區建設,8個社區辦公和活動場所面積平均達到1700多平方米,“一站式”公共服務大廳面積平均達到100平方米以上,基本滿足了基層組織辦公和居民活動的需要。五是建立服務機制,確保有效落實服務。建立了密切聯系群眾機制、民情收集受理機制、公開服務承諾機制、服務過程管理機制、群眾評議評價機制,促進社區基層組織和黨員服務群眾、服務社會。
拓展服務內涵,建立一套科學管用的服務方法。一是開展結對共建服務。社區黨工委、社會服務管理中心、社區居委會班子成員分別與社區貧困家庭、貧困學生形成幫扶對子。建立“社區+機關+企業+駐市單位”黨組織共建幫扶對子,簽訂共建協議書,共同開展為民服務活動。二是推行“網格+特色黨小組”組團式服務。將組織關系在同一網格內的黨員編成黨小組,為居民提供組團式服務。三是開展志愿服務。組建黨員志愿者幫扶服務隊,為困難群眾提供一對一幫扶。成立了“學雷鋒志愿者服務隊”“關愛他人愛幼助殘志愿者服務隊”等黨員志愿者服務組織,使居民困有所助、需有所應。四是開展民情服務。在各服務網格推行“民情日記五必記”工作法,即社區每日發生的大事小情必記,以便有據可查;鄰里矛盾糾紛必記,以便及時化解處理;下崗待業情況必記,以便及時排憂解難;上級重要通知必記,以保障政令暢通;好人好事必記,以弘揚正氣倡導和諧新風。
“網格精細化服務”模式使社區服務與全市中心工作實現了同頻共振,架起了口岸黨群“連心橋”,形成了居民有事找社區、社區組織牽頭管、黨員帶頭干的良好局面。北疆社區黨工委被評為“全區先進基層黨組織”。☆
(作者單位: 二連浩特市委組織部)(本欄編輯/麥力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