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春雨

走進小城子鎮,干凈整潔的街道映襯著藍天,繁華熱鬧的集市人來人往;夜晚,華燈通明,小城子流光溢彩,形成一幅和諧美麗的畫卷。“現在出門有柏油路,晚上有路燈,一點兒不比城里差,想不到小城子會有這么大變化啊!”從外邊打工回來的郭宇航對筆者說。
脫胎換骨的“亮窗”行動
幾年前,小城子可不是這樣,商鋪雜亂,街道凹凸不平,廣告牌雜亂無序,用“臟亂差”形容小城子可謂貼切。“鎮區是小城子的‘窗口,‘窗口不亮,整個鄉鎮都不會美!” 2011年初,新一屆鎮黨委、政府面對現狀求突破,拉開了小城子鎮建設的序幕,在改造小城子鎮“外表”的同時,更注重豐富小城子鎮的“內涵”。
高起點規劃、高品位布局、高標準建設、高效能管理,“要經得起歷史檢驗!經得起時間檢驗!經得起百姓點評”。鎮黨委書記溫相生態度堅決。
鎮里聘請沈陽市規劃設計院對全鎮進行了總體規劃,堅持“不貪大求洋,突出科學性;不故步自封,突出前瞻性;不務虛作秀,突出實用性”的原則,拉大框架,提升品質:以穿鎮而過的306國道兩側綠美亮化、鎮政府新行政中心和塞外第一集即商貿市場標準化建設為中軸,把形象做美、功能做優、品位做高、實力做強、人氣做旺,勾勒出一個現代新型城鎮的藍圖。
統一規劃、專人監督,所有工程做到有圖紙、有協議、有押金,嚴格按照規劃實施。一磚一瓦精挑細選,一石一棱精雕細刻,一草一木精養細護,確保建一項工程,成一件精品。
一個商鋪遍布、大道通達、集市繁華、人氣旺盛的新城鎮初具雛形。
百姓心中有桿秤
小城子鎮建設得如何,老百姓最有發言權。道路寬闊了、街道整潔了、路燈亮堂了、市場靚麗了,“滿意!滿意!”小城子人從未有過的幸福感洋溢在臉上……“我們雖然住在農村,可出門水泥路,家有自來水,做飯用燃氣,購物有超市,街道有路燈,環境這么好,心里真高興!”在小城子住了60多年的村民烏成福的一席話,道出了小城子鎮村民的共同心聲。
道路寬闊了!通過群眾自籌和爭取項目資金1150萬元,新修、拓寬水泥路38公里,鎮區306國道由原來的12米拓寬至16米,臺子、寧南、寧中三個村率先告別了晴天一身土、雨天一腳泥的土路,極大地方便了群眾的生產生活。
街道整潔了!坑洼不平的路面被水泥路取代,國道兩旁綠樹挺拔,鋪設了60000平方米的彩磚路為行人提供方便;各種供水、供電、排污等線路管網全部埋設地下,垃圾箱、環衛車保持著鎮區的清潔衛生。
路燈亮了!80盞狀如鳳尾的路燈,既溫暖又漂亮,吸引著人們紛紛走出家門,中老年人在路燈下起舞,小朋友們追逐嬉戲,燈光照亮了百姓的生活,更照亮了百姓的心靈。
商貿市場靚麗了!寧中商貿市場標準化建設工程,總長1.5公里,完成彩磚硬化地面2.3萬平方米,建設公廁2處。共有398個攤位,400多個蔬菜大棚毗鄰商貿市場,不但方便了鎮區村民,更拉動了經濟發展。
風景這邊獨好
小城子鎮建設,像一根杠桿,撬開了小城子鎮商貿流通的閘門,帶動了第三產業的發展。新開業的服裝店、日用品超市、旅館飯店、自選商場如雨后春筍,臨街房價日趨攀升,來小城子鎮買樓、做生意人的增多,促進了零售業、餐飲業、房地產業的發展。從去年到現在,投資達千萬元以上的民營企業就有7家落戶小城子鎮。
小城子鎮建設帶來的不僅僅是外部環境的變化,更是村民精神面貌的變化。從前垃圾隨手亂扔,如今集中存放,群眾愛護家園的意識增強了。入夏以來,一道道文化大餐在小城子鎮不停上演:有老年人喜愛的評劇票友的精彩演出,有中青年人喜歡的歌手大賽,有老少皆宜的舞蹈秧歌隊,有民間自發的舞龍舞獅表演,更有寧中村民自編自演的歌舞晚會……真正可謂“風景這邊獨好”。舞蹈隊導演王桂芳激動地說:“以前晚上天一黑就湊到一起打撲克、聊大天;現在,晚上路燈亮了,大家的心都跟著敞亮了,一起出來跳跳舞、扭扭秧歌,身體也比以前健康了。”
鎮長白景利告訴筆者:“今后幾年,鎮黨委、政府將緊緊圍繞‘城鎮建設美鎮,林果產業富民,文化發展尚德,打造寧城縣北部重鎮的目標,創建‘寧城縣最具幸福感的城鎮”。☆
(作者單位: 寧城縣小城子鎮政府)
(本欄編輯/周居霞)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