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毅勛

陳寶玉,1966年3月出生,1998年7月加入中國共產黨。他于2003年承包了1200畝土地,種植玉米和牧草,通過引進40多臺套大型農機配套設備和先進的農業種植技術,使玉米每畝產量達到1400斤、牧草每畝1000斤,2012年被國家農業部評為“全國種糧大戶”。從2009年11月起,陳寶玉擔任鄂托克旗棋盤井鎮三北羊場社區黨支部書記,他熱心公益事業,一心一意為群眾謀利益、求發展,帶領社區群眾走上致富路。
因地制宜謀發展
鄂托克旗三北羊場社區位于棋盤井鎮區南郊25公里處,是由原內蒙古白絨山羊種羊場政企分開后于2009年11月成立的新社區。在擔任社區書記的4年多時間里,陳寶玉根據社區實際,緊緊抓住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新牧區的有利契機,積極引導社區居民實施土地流轉,推進農業規模化、集約化經營,探索出一條讓社區農民增收致富的路子。2010年,在陳寶玉的動員引導下,三北羊場社區率先將9000多畝土地流轉給企業,企業按照合同約定向三北羊場社區支付了7年土地流轉金1526萬元,使流轉土地的社區居民每戶增加收入9.5萬元。
土地流轉后,他協調企業,使土地全部用于優質牧草的種植,有效調整優化了當地種植結構。為了帶動居民加快致富步伐,社區劃出350畝土地作為養殖園區的建設用地,通過自主籌集資金完成了養殖園區的通水通電、安裝護欄等基礎工程建設,大部分居民進入園區發展養殖業,解決了社區內無業、待業居民的就業問題,提高了農戶的收入水平。同時,他牽頭成立了鄂托克旗種植業協會,將社區涉及到種植業管理、生產、推廣、營銷等各種資源有效整合,使社區的種植業逐步走上規模化,提高了科學化種植水平和農戶的收入水平,實現了農業增效、企業增利、農戶增收的目標。
轉變職能尋載體
當選為三北羊場社區黨支部書記以來,陳寶玉積極探索,努力轉變社區職能,使社區由管理型向服務型轉變,著力提高社區的服務水平。根據旗委組織部推行的“1+3工作法”,結合社區實際情況,他主持制定了一套社情民意收集辦法,即:成立以社區書記為組長,11個村民代表為成員的社情民意信息員隊伍,全面推行網格化管理。每個村民代表負責一片區域,每月召開一次全體會議解決居民關心和反應強烈的問題。同時,建立一套行之有效的居民議事制度,凡涉及社區重大事件,都要求11個居民代表參加會議進行表決,形成決議后,所有居民代表都要在會議記錄上簽名、按手印以確認決議的有效性和權威性,同時在三務公開欄進行公開,實現了社區管理透明化、公開化、公平化。對于村民之間、鄰里之間的矛盾問題以及居民的意見建議,要求11 個居民代表及時征集疏理,積極采納合理化建議,將各種矛盾問題化解于無形,努力降低各種矛盾發生的幾率,提高了社區服務水平。
心系群眾辦實事
從2011年開始,陳寶玉將社區800畝公益性土地的流轉金150萬元全部用于改善社區民生。他定期組織社區兩委班子成員走訪慰問貧困戶、重大疾病患者、“五七工”和退休老干部。為了解決社區居民房屋老化問題,同時便于居民集中化管理,陳寶玉向旗、鎮兩級政府爭取到總造價4222.382萬元的社區住宅小區建設項目,新建住宅110戶,總建筑面積達15220.48平方米,其中旗、鎮兩級政府投資2820.27萬元,其余為社區和農民自籌。社區有110戶農民率先告別了低矮破舊的土危房,住進了寬敞明亮的新家,成為村改居的成功范例。
陳寶玉把帶領廣大農民群眾脫貧致富、促進本地經濟和各項事業快速發展作為自己的追求,用實際行動踐行了一名共產黨員對黨和群眾的莊嚴承諾,受到社區廣大居民的一致認可和好評。☆
(作者單位: 鄂托克旗委組織部)
(本欄編輯/周居霞)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