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玲
思維品質是學習品質的核心,忽視思維品質的培養也是當前小學品德與社會課學習的瓶頸。我們提出“學會學習”,從某種意義上說,就是教會學生用正確的思維方式去學習,養成良好的思維習慣,具備良好的思維品質。思維品質的提高不僅對學習目標中知識的掌握、分析問題、解決問題能力的提高有巨大作用,而且其本身就體現出一種能力。對事物本質的思考方法越科學、力度越大、思考越深刻,認識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提高就越快。具備了良好的思維品質,學習就會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反之,沒有良好的思維品質,學習過程就要多走許多彎路,這樣,不僅影響到知識的掌握,也影響良好道德品質的形成。只有從小學階段開始,依據小學思想品德課的學科特點,從培養學生思維的敏捷性、深刻性、靈活性、獨創性、完整性等方面做起,才有利于走出道德教育的困境,實現知行統一。
我在學生小組合作的時候使用“六頂思考帽”,讓學生學會思考。
《六頂思考帽》原創作者是英國的愛德華·德·波諾。他是牛津大學心理學、醫學博士、劍橋大學醫學博士。他的特殊貢獻是他在歷史上第一次把創造性思維的研究建立在科學的基礎上,是思維訓練領域的國際權威。他被譽為20世紀改變人類思維方式的締造者,是創造性思維領域舉世公認的權威,被尊為“創新思維之父”。德·波諾這個名字已經成為創造力和新思維的象征,世界各個領域的很多精英對他的著作推崇備至。
簡單地說,“六頂思考帽”就是用來幫助我們在同一時間內只做一件事情的思考方法。帽子有六種顏色,不同的顏色代表不同的思考類型。白色帽子:一般指相關的事實、數據和信息。紅色帽子:集中關注情感,此時此刻對這件事情有什么感覺。黑色帽子:集中關注真相、判斷和合理性——這合乎事實嗎?黃色帽子:集中關注優點和好處——為什么它是可行的?綠色帽子:集中關注建議和一些創新的想法。藍色帽子:負責控制各種思考帽的使用順序,注重控制思考、總結,設立下一個思考步驟,設立思考的程序,這個最難。
我讓學生每次嘗試不同顏色的帽子,為了機會均等,我把這些帽子設計成轉盤的形式,這是教師自己制作的機會均等轉盤,學生每次會很自然地使用轉動轉盤的方法來確定自己帽子的顏色。開始嘗試時,我并沒有告訴學生帽子的事,而是在設計小組討論任務單的時候,我嘗試使用一頂或者兩頂這樣的帽子,最多的時候也就三頂。如在講保護環境主題下,我給學生出示討論任務單。雖然是四點,但是三頂帽子,前兩點都是關于列舉事實提取有效信息的,我是為了四人小組的分工的需要。我把小組學生編成ABCD號來回答相應問題,A同學和B同學練習的是獲取有效信息列舉事實的能力,C同學顯然戴的是紅色帽子,鍛煉表達自己恰當的情感。有一個組D同學他代表綠色帽子,他提出來要保護環境。他說:“我覺得大家在過節時送個賀卡挺好的,但是特別不環保,能不能把賀卡改成小書簽,這樣既環保又很實用。”我覺得他的想法很合理,他認真思考了,得到大家的認可。但就是在這樣練習思考的過程中,我沒有讓學生自己去主動選擇或者交換相應的帽子的機會,希望讓他們多幾個角度思考問題,于是,學生的編號不變,我通過設計這個任務單的時候調換問題的序號,讓學生得到鍛煉。
所有的力量都源自于內心的思考,而通過“六頂思考帽”學會如何正確思考,必將使我們在進行思考時受用無窮。我想如果能關注學生思考問題的方式,就能幫助學生克服思考問題的片面性,提高思考的深刻性,關注問題的復雜性,從而提升學生的思維能力。
編輯 王宇華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