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玉鳳

基于《高中化學課程標準》要求和我校學生需求及學校的實驗設施,借鑒國家選修課,我們開設了《實驗化學基礎》校本選修課。
課程設計從學生的生活實際出發(fā),拓展學生的視野
《實驗化學基礎》課程是一種以學生的經(jīng)驗與生活為核心,通過實驗探究認識和解決生活中的實際問題的實踐性課程。以“生活中的實際問題”為主線,通過化學實驗學習化學知識,促使學生參與綜合性、開放性的綜合實踐活動,使綜合實踐活動與化學知識學習形成一個有機整體,促使學生健康發(fā)展。
通過這個課程,學生可以運用所學知識和相關信息,借助實驗技術認識飲食、住房、衣飾等方面的成分和特性,同時在這個過程中,學習物質(zhì)的制備、分離、提純和檢驗的方法與實驗技能,并通過實驗準備、設計實驗方案、實際操作和實驗結(jié)果分析,進一步認識化學與人類的衣食住行的關系,進而了解化學在人們生活的變化、人類社會發(fā)展中的作用,提高學生的科學素養(yǎng)、文化素養(yǎng),讓學生關注生活的變化和身邊的化學現(xiàn)象,提升學生綜合實踐能力,培養(yǎng)學生良好思維品質(zhì)和科學素養(yǎng),增強學生社會責任感。
課程實施靈活多樣,發(fā)展學生的綜合實踐能力
課程實施追求實踐性——化學是一門實驗科學,實驗是學習化學、研究化學、發(fā)展化學的基本途徑。課程實施中,每個主題結(jié)合一個生活中的實際問題,選擇不同的實驗技術設備實施實驗探究。
《實驗化學基礎》課程主要內(nèi)容:以實驗化學基本操作技術來研究“生活中的化學”問題,促進學生學習應用于實驗室分析的化學技術知識,其中包括利用紙上層析方法分離Fe3+、Cu2+,利用比色法和分光光度計法進行“補鐵劑中鐵含量的測定”,用蒸餾法研究“橘子皮中精油的提取”,用萃取法研究“海帶中碘元素的提取”,用過濾法研究“污水的凈化處理”,用壓榨法提取“蔬菜水果中的維生素C”……緊密圍繞生活,從生活中挖掘?qū)嶒炈夭模\用化學知識和實驗技術學習一些新知識,解決一些實際問題。
我們采取的教學模式如下圖。
教學實踐表明,建立開放式的教學體系,開發(fā)和利用多種教育技術,本著實驗探究的宗旨,為學生提供自主進行實驗探究學習的各種活動,既要鼓勵學生自由地提出各種假設或預見,又要用發(fā)展性思維和探索性思維的方式來引導和訓練學生。激發(fā)學生的求知欲與探究欲望,使學生在實驗探究的活動中學習課程內(nèi)容,引導學生多角度分析問題、自主設計實驗方案驗證自己的推測,學會尋找不同的實驗方法,更加全面地認識和解決問題,提升思維質(zhì)量與層次。在學習實驗探究方法、經(jīng)歷和體驗實驗探究的過程中,切實培養(yǎng)學生發(fā)現(xiàn)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
從開放式問卷部分統(tǒng)計看,學生們建議能夠多開展一些更具趣味性與生活化的實驗,希望在課程實施過程中教師能夠給予更多的實驗時間,并能夠保證實驗設備和藥品充足。總體來看,絕大多數(shù)學生都非常喜歡化學實驗校本課程的開展與實施,支持并期望該課程能夠深入持續(xù)開展下去。
我們將在教學實踐中不斷調(diào)整教學內(nèi)容,改變教學方式,讓《實驗化學基礎》成為精品課程。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