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碧君
第二屆北京市初中教師基本功培訓與展示活動已經落下帷幕,朝陽區共有31人獲得一等獎,41人獲得二等獎,15個學科均有一等獎獲得者,此次參賽選手全部啟用新人。回顧歷程,優異成績的取得與朝陽區教研中心把本屆活動作為促進區域教師專業發展的一個抓手、一以貫之地推進教師隊伍素質提升的工作指導思想是分不開的。從籌劃、動員到全員培訓、筆試再到區級、市級展示,都凝結了朝陽區教研中心教研團隊的智慧和汗水。
專業引領,行政推動
為了提升朝陽區教師素質,朝陽區教工委、教委領導高度重視教師專業化發展工作,采取了諸多措施。
依托“雙名工程”,實施導師帶教。朝陽區圍繞全區“人才強教”戰略實施的“雙名工程”,著力培養了一批名校長和名教師。在北京市第二屆初中教師基本功培訓展示活動中,以特級教師為龍頭的學科骨干發揮了強有力的學術引領作用,一批接受帶教的學員成為展示活動中的杰出成員。
落實“頭雁計劃”,加強教研員隊伍建設。我們實施“頭雁計劃”,著力提升教研員素質。一是舉辦院校培訓,二是堅持專題研討,三是開展對外交流,四是落實一線評饋,促使教研員提升其教研服務水平。教研員隊伍業務能力的整體提升促進了教研工作質量的提升,為全區教師專業發展提供了切實保障。
拓寬渠道,創新機制
以提升教研活動有效性為目標,我們創新自主模式、聯片模式、支撐模式等三種基本教研模式,探索網絡教研新型形式,著力構建高效教研機制,支撐教師專業發展。
創新教研模式。我們通過聯片模式教研幫助教師在片內之間集體備課、交流反思、深入研討,促進片區內教師教研資源共享;通過支撐模式教研促進農村和薄弱校學科骨干教師發展,增強校本教研的有效性;通過自主模式教研促進優質校自主規劃、自主發展,建設教研個性平臺,總結推廣典型經驗,擴大優質教學資源輻射范圍。
創新教研形式。為更好地促進區域教學均衡化的推進和信息技術與學科教學整合的深入發展,我們組建網絡教研室,搭建網絡教研平臺,開展網上備課、遠程協助等網絡教研形式,促進了區域優質教學資源的傳播和應用。
學科統籌,城鄉兼顧
教研中心堅持以學科建設為抓手,以轉變課堂教學模式、優化學科教學設計為中心,開展多樣化區域教研活動,引導各校聚焦課堂,深入開展提升課堂教學實效性的研究。
指導學校自主學科建設。為了加強學校學科建設,我們修訂了朝陽區《校本教研制度建設指導意見》《教研組長培訓條例》;對學科教研組長開展培訓,進行全區優秀教研組評選;為學校搭建制度框架,加快教師專業發展。我們還出臺了《關于加強普通中學學科建設的指導意見》,深化學科課堂教學研究,加強學科教學優質資源庫建設,創新學科建設評價方法。
強化區域協作均衡發展。我們高度關注農村學校教師專業發展,通過建設教研基地校,提高農村教師教學、教研基本功;依托朝陽教委“學校共同體”行動,通過組建“教研協作組”“教研共同體”,促進優質校與薄弱校的教師實現教研資源共享、信息互動。
朝陽教研中心高度重視教師基本功提升工作,新課改以來每年都開展區、校兩級教師基本功主題培訓與展示活動,采用“部門聯動,立足實際,崗位練兵,面向全體,練用結合”策略,開展學科課程標準培訓、教學設計評比等活動,培養了一批專業能力扎實的教師。
本屆展示活動中,我們認真制定了全區活動實施方案,組織全區教師全員參與基本功筆試。為給更多的教師提供促進專業發展的平臺,選派參加本屆初中教師教學基本功市級展示的教師時我們全部啟用新人,精心設計參賽選手培訓課程,培養了72名具備教育創意能力的參賽教師,充分展示了朝陽教師的風采。
教育要內涵發展,離不開教師的內涵發展,教師的專業化發展是提升教師專業素養、提高教育質量、實現教育內涵發展的重要途徑。我們把提升教師專業素養作為一項長期工作常抓不懈,為打造高素質的朝陽教師隊伍而不懈努力。
編輯 吳君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