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露凝
(上海師范大學 人文與傳播學院,上海 200000)
聲音是構成聽覺藝術的物質材料,是富有藝術感染力和生命力的媒介,同時也為相應的都市文化提供了相應素材。聲音在影視作品中是聲畫藝術的重要組成,在影視作品中聲音是豐富多彩的,聲音是一種在人的腦海中形成一種空間形象的方式。
我們都知道,影視創作藝術不僅視覺性還有聽覺性,它是一種聽覺與視覺、空間與時間相融合的藝術。聲音在體現時空方面具有較強的時間和空間性,它在時間里流動,存在于空間中并在空間中傳播,其是依靠聽覺器官來引起反應情緒和情感波動。在影視創作以及相應的都市文化中,聲音作為一種藝術具有很多功能,就是再現空間、時間及運動的功能,同時其也成為了傳播文化的一種載體。
通常我們都是通過時間的持續、節奏的循環、運動和重復的行為等方式來感受時間,整個社會都在時間的推移和自身的體驗中逐漸發展進步。從廣義學角度來看,聲音在表現時間性的方面,其可以推廣到不同的時代;而從狹義的角度來看,聲音在表現時間性的方面,其可以表達出具體的時刻。不管時代還是時刻,影視創作可以通過聲音景觀為觀眾建立一個文化場。
第一,聲音所具有的時代性。聲音景觀是根據現代性理論研究展開的,聲音的研究方法隨著聲學和當代聲音技術的到來而誕生。隨著工業社會的到來及技術的不斷發展和成熟促使現代城市的形成,進而使聲音的環境產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比如,隨著社會向著工業化方向的發展,城市中所有聽覺元素的形式、表現方法及其內容對人類造成的影響等方面,都發生了很大的變化。我們都知道留聲機,它是機械制造年代的現代化產物,是新的聽覺時代到來的重要標志,它所發出的音樂則是技術進步帶來的文化符號。
在研究聲音與時代性的關系時,由于時代和地區的不同,人類的生存空間會出現不同的聽覺感受。與鄉村相比,新技術會更容易影響城市的聲音環境,想成新的城市文化體驗,因此,城市中的聲音景觀會帶有時代的印記。
第二,時間具有的時刻性。聲音不僅僅具有時代性,還能夠刻畫某個具體的場景。某一時刻的聲音可以構建一個全新的視覺空間,通過聲音發射出來的文化符號讓觀眾獲得新的體驗。聽覺空間通過各種聲音混合在一起形成一個文化場,在一定程度上成了文化符號的載體。
我們可以從一個范圍內聽到某一個方向傳來的聲音,說明聲音具有空間性。聲音它本身不具有實體空間性,它只有時間上的運動性和連續性。所謂聲音的空間性就是聽眾在感受聲音的時候產生的空間想象。聲音既能夠存在于影視作品主體中也可以存在于本體外。
第一,在影視創作中,外部空間中的聲音。在影視創作的歷史長河中,聲音是一直存在的。不論是電影還是電視劇,在它們的發展歷程中,觀眾觀看的場所一直在變化,聲音由最初的現場解說、音樂、觀眾發出的聲音和周圍環境的聲音,逐漸發展為聲音傾聽空間。
第二,影視創作中,內部空間中的聲音。在影視創作中,通過創作者們的不懈努力,將聽覺和視覺的良性互動關系以影視藝術的形式呈現給大家。而隨著技術的不斷創新,給人類社會帶來了新的改變,人們的空間結構和社會關系被重新定義。聲音作為一種文化符號,其參與到各個時代的文化空間與社會空間的營造過程中。
聲音隨著工業化社會的到來和各種技術的發展發生了巨大的變化,聲音不僅是人們生活和文化的一部分,同時也被看做是社會發展和文化進步的標志。因為聲音逐漸成為了影視創作中不可缺少的因素,其在內容、意義表達及形式方面都顯示出其對藝術表現的優勢,同時也表現著社會與文化意義。
隨著現代社會媒介技術的不斷發展,聽覺體驗的內容和方式發生了很大的變化,因此產生了一種新的聽覺感知方式,這些新的聲音感知方式被廣泛應用于影視創作中。聲音從文化變遷方面研究人對聲音感知的變化,將人的感受與聲音所在的文化背景相對應,使聲音更好的應用于影視創作中,從而進一步豐富城市文化內涵。
[1]劉帆.影像史學:在重構作為歷史的影像中書寫歷史——評歷史學家與電影[J].電影藝術,2009(06).
[2]姜萌.通俗史學、大眾史學和公共史學[J].史學理論研究,201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