譚 華
(武昌職業學院 湖北 武漢 430070)
人物形象設計通過藝術設計包裝促使人物呈現不同的形象特質,隸屬于藝術設計范疇。在人物形象設計中加入傳統文化因素,促使人物形象具有獨特的風格。隨著時代的發展與變化,社會上開始出現具有不同地域特色的人物形象。目前,中國的藝術設計作品存在著嚴重的抄襲現象,沒有將中華民族的傳統文化充分地展現出來。
在社會不斷進步的同時,人物形象設計這一服務行業也獲得了很大的發展。人物形象設計活動,可為不同的階層人士提供個性化的人物形象設計服務。每個人所從事的工作有所不同,在日常生活中,人們需要通過外在形象設計來滿足崗位需求,同時還要合理地設計以及搭配服飾色彩、發型等。
我國形象設計在充分吸收了國外精華的基礎上,增加了本土文化元素,使得設計技巧及其熟練程度不斷提升。然而從總體上來看,我國人物形象設計活動仍然處于初步發展階段。具體表現如下:第一,人物形象設計起步晚,基礎薄弱;第二,傳統文化受到外來文化的影響,難以形成本民族的風格特征。當前全球開始廣泛推廣中國傳統民俗文化,將傳統文化與現代理念相結合,可以在人物形象設計獲得中,閃爍出民族風格特征。
中華文化淵源流長,并具有深刻的內涵。中國文化涉及到的范圍較廣、內容豐富,有繪畫、書畫、工藝以及陶瓷等文化。每個民族都擁有自己的文化,因此我國文化具有多樣化的特征。這些多種多樣的文化現象,為人物形象設計提供了藝術靈感。中國的文化具有悠久的歷史,其豐富的內涵以及底蘊要求設計師,要汲取收傳統文化的精華部分,設計出獨特的、具有中國特色的作品,并且將作品推向全世界。
(一)傳統文化元素在化妝造型設計上的應用。在化妝造型上主要是以女裝為主,中國女子一直以來都比較注重妝容。在我國歷史上相繼出現了具有江南特色的眉妝、三白妝。在臉部涂抹的時候會使用打粉方式,這些面部修飾吸取了民族傳統色彩圖案,并且將中國古典美體現出來了。在眉筆的勾畫下,完美地展示出了中國傳統藝術的靈動以及意境,最終給人一種美的享受。當前女子的化妝造型設計往往出現在舞臺上,尤其是傳統音樂的伴舞上這些舞蹈者為了將唐代的繁華表現出來,會將舞臺色彩布置成以紅色為主的場景,借用中國紅使得整個舞臺上呈現出熱鬧繁華的景象,并且也增添了中華傳統色彩在人物形象設計上的具體表現。
(二)傳統文化在發型設計上的具體應用。自古以來,中國人非常重視頭發造型。從古代到現代,女子的發型變化多樣,表現出來的形式也是不同的,在發型點綴上還有多種多樣的發飾品。這些出現在古代演繹活動中的傳統發型,影響著現代人的審美觀。大部分中國藝人在國際舞臺上會展示以傳統文化元素為主的頭型,將中國文化推廣到全世界。在中國,朝代不同女子的發飾是不一樣的,并且不同身份的女子她們的發飾也不盡相同,從這些女子的發飾我們可以判斷其身處哪一朝代,也可以判斷出其身份地位的高低。現代設計師開始從傳統的發飾中尋找創作靈感,從而創造出融合傳統元素又具有中國當代特色的發飾。
(三)傳統文化點綴之下的服飾對人物形象設計的作用。我國傳統服飾與文化藝術有著密切的聯系,并且我國傳統服飾將傳統文化中的意境等凸顯出來。其中主要是以圖案為主,傳統文化中的龍紋、鳳紋、祥云等吉祥圖案成為主要的裝飾品。
中國的山水畫是一門風格獨特的藝術,汲取了大自然的精華,畫家將自身對生命的認識以及感悟完美地呈現于畫中。中國山水畫家不斷豐富自身的知識,促使山水畫獲得很大的發展。現階段,在人物形象設計中開始引入中國山水畫這一元素,例如,采用漸變的方法突出層次效果,并且展現出女性高貴的氣質。
從國際視野來看,中華民族是最早使用色彩的民族之一。“唐三彩”、“中國紅”等傳統藝術,都是以色彩命名的藝術形式。紅與黑搭配是中國人傳統色彩觀,因此現代設計師在設計服飾的時候,都很注重合理搭配紅色與黑色,通過鮮明的色彩對比,展現出中華民族獨特的色彩體系,讓世界各國人們重新認識以及定位中國的傳統文化。
在時代不斷發展的同時,民族之間的交流變得越來越密切。新時期人物形象設計中,傳統文化元素是非常重要的組成部分。在人物形象設計活動中,設計師們不僅融入了傳統民族文化元素,而且融入了時尚元素,從而創造出眾多具有中國特色的形象設計作品。
[1]孫燕,劉曉陽.淺談傳統文化在人物形象設計上的運用[J].戲劇之家,2014.
[2]孫紅霞.探析人物形象設計中傳統文化元素的運用[J].遼寧農業職業技術學院學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