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 欣
(長江職業學院 湖北 武漢 430074)
淺析高職教師的企業實踐
陳 欣
(長江職業學院 湖北 武漢 430074)
專業教師通過在企業實踐鍛煉中,充分依靠與學校有合作關系的企業進一步加強與校企合作訂單班的建立,拓展多方面校企合作的內容和形式。為提高專業教師自身的實踐教學技能,培養和造就具有“雙師素質”和“雙師結構”的專業教學團隊打下堅實的基礎。
高職教師;企業實踐;校企合作
教師深入到企業實踐,充分體現國家對高職院校教師專業實踐能力的高度重視。從1998年,在《面向21世紀深化職業教育改革的意見》中提出職業教育學校要加強“雙師型”教師隊伍建設的要求。到《教育部關于建立中等職業學校教師到企業實踐制度的意見》(教職成〔2006〕11號)和《教育部關于進一步完善職業教育教師培養培訓制度的意見》(教職成〔2011〕16號)的文件,國家把企業實踐作為高職教師繼續教育的重要形式。再次強調高職教師到企業實踐的必要性。
專業教師通過在企業實踐鍛煉,加強與校企合作訂單班的溝通聯系,尋求多方面校企合作的內容和形式。再為提高專業教師自身的實踐教學技能,培養和造就具有“雙師素質”和“雙師結構”的專業教學團隊打下夯實的基礎。
“學有所精,業有所勤”。青年教師深入企業實踐中,不斷強化了專業理論水平,對教師自身的實踐教學能力和職業技能得到提升。其次,利用企業實踐鍛煉的機會,加強學校與企業間聯系,為校企合作訂單班的建設加快了步伐。
(一)實踐教學能力的提升。隨著當今建筑裝飾行業不斷發展和進步,新型裝飾材料、施工機具和施工技術進入到裝飾行業,使得建筑裝飾行業在材料、設計、施工技術都發生重大變化。專業教師通過企業鍛煉發現自身的缺陷和緊迫感,認識到原有的專業教學脫離了當今需求,達不到教學標準。促進教師主動學習新工藝、新材料、新技術,收集大量真實的圖片資料、視屏為實踐教學和科研項目更新新數據。
(二)教育新理念的提升。傳統的建筑裝飾教育中過多強調專業知識傳授和專業技能的掌握。忽略了學生綜合素質的培養和職業能力的教育。隨著我國裝飾行業與國際市場的接軌,具有綜合素質強的人才成為裝飾行業未來發展的主要需求。筆者在提升教育新理念中,多以開放式教學、項目式教學為主體,打破傳統的教學模式,激發學生積極主動性。多采用企業實踐工程項目和虛擬角色貫穿與教學始終,強化專業技能同時更要加強學生在素質上的教育,鍛煉學生吃苦奉獻、誠信合作的精神。體現具有“綜合素質+職業能力+崗位技能”的特色人才培養模式,滿足企業和社會所需。
(三)校企“深度”合作訂單班。長江職業學院多年來一直與武漢多家知名裝飾企業合作,探討以“校企合作、就業導向”為主的訂單模式,共同制定“綜合素質+職業能力+崗位技能”為特色的人才培養方案。
校企合作的“訂單班”需要深度的探討合作,不僅在訂單班合作的企業選擇、規范化的管理制度、健全的保障機制上都需要得到學校、企業和政府的深入探索解決。還要注重專業教師的主導性,通過企業實踐鍛煉讓青年教師在實踐教學過程中達到既會做又會講的效果,從而彌補實踐教學上的不足。
通過筆者深入企業實踐的過程中,有利于加強建筑行業發展現狀認識和裝飾行業前景趨勢的分析,對建筑裝飾專業的人才培養及實施人才戰略具有以下幾點體會:
(一)提升人才培養模式。建筑裝飾專業屬于藝術和建筑緊密相結合的專業學科,但在近幾年的建筑裝飾行業的發展中,追求質量和效益成為了市場和行業的側重點,隨之對人才的需求發生了一定的轉變。現代職業教育應該符合就業和服務發展為導向的原則,對專業設置、產業需求、課程內容與職業標準上需要進一步的深化改革,從而滿足企業的用人標準。
高職院校的建筑裝飾專業培養目標多以藝術設計、藝術創新為主線,理論專業知識偏多。但在當今行業和市場的需求下,更需要技術型和應用型人才。在課程設計和教學內容上應調整到實踐為主體的課程,如熟練操作預算軟件編制和運用、加強裝飾材料與施工技術的認識、對電腦輔助設計的準、快、好的掌握,從而強化崗位專業技能。
國外的職業教育之所以成功并具有代表性,在于一定程度上重視校企文化的融合。實現學校和企業的對接、專業與產業的對接,從而達到正真意義上的校企合作、工學結合的辦學模式。
感謝學校支持參與“2014年度高校青年教師深入企業行計劃”提高自身能力的平臺,筆者切身感覺到企業進行實踐鍛煉,參與項目案例制作,在很大程度上提高了實踐操作技能和學習到了新材料、新工藝,受益匪淺。
[1]王婷.高職教師到企業鍛煉的重要性和實踐體會[M].產業與科技論壇2012.
[2]金燕.高等職業教育的文化支點:互動與融合的校企文化[M].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09.
[3]李娜.論高職建筑裝飾專業學生素養和教學模式應變[M].科技創新導報,2010.
G40
A
1007-0125(2014)09-0267-01
陳 欣(1977-),女,湖北武漢人,碩士,長江職業學院,研究方向:建筑裝飾工程技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