顧正彤


人才短缺與流失始終是中小型出版社在發展過程中不時遭遇的尷尬。中小型出版社因整體規模限制,編輯團隊的規模一般不會太大,編輯總人數占全社員工總數的40%左右;同時,因條件所限,高薪延聘優秀人才不太可能,留住自己培養的優秀編輯也不容易[1]。編輯人員常常在招聘、培訓、正式上崗一兩年后,擁有一定的編輯工作經驗,然后再通過考公務員、考研等途徑離開出版行業,或跳槽至其他實力較強、規模較大的出版社。因此,在出版界規模化、集團化發展的大環境下,中小型出版社要通過編輯部負責人領導力的發揮,優化、組合好在崗編輯的人力結構,最大限度調動、發揮編輯的各項能力,才能使出版社在夾縫中保持上升的態勢。
一、編輯部負責人不能發揮
領導力的主要原因
領導力是指一個團隊負責人的品質和管理技巧的綜合能力。技巧對于有效的管理來說非常關鍵,但負責人的品質卻是領導力的決定性因素。第一,如果用“冰山理論”來解釋,露出水面的部分是管理技巧,占領導力的20%;藏在水面下的部分是負責人的品質,占領導力的80%。第二,擁有領導力的人必定具有服務他人(客戶、企業、上級、同事)的意識,即負責人的品質。如果一定要在“品質”和“管理技巧”二者中選其一的話,應首先挑選具有品質的人,然后再培養他們的管理技巧[2]。有些編輯部負責人自身有較高的業務素質,有些則有較強的為他人服務的意識,但是他們卻不能在團隊中充分發揮出領導力,具體原因分析如下:
1.編輯部負責人缺乏團隊管理技巧
管理技巧是組成“領導力”的兩大綜合要素之一。有些編輯部負責人雖然具有較強的為他人服務的意識,但是如果在管理中缺乏技巧,則會大大影響服務的效果,并直接影響領導力的發揮。編輯部負責人需要經過相關的管理培訓,并經過一段時間的實踐后,才能在一定程度上掌握管理技巧。但是,在中小型出版社中,大多數編輯部負責人是從編輯崗位上直接選拔出來的業務骨干,走上管理崗位后,他們依舊在業務工作上挑起編輯部的大梁,自身很少有時間進行企業管理方面的學習。同時,因出版社編輯部負責人主要還是屬于業務管理崗位,也沒有對他們進行相關企業管理培訓的意識和行動。因此,走上編輯部管理崗位的負責人只能自我摸索管理技巧。他們由于缺乏管理經驗,只能維持編輯團隊的正常運轉,不僅談不上管理方法的科學與創新,甚至在日常管理工作中也常常會走入誤區,領導力自然無法發揮。這主要表現在以下兩方面:
第一,只顧低頭做事,不會抬頭看路。“低頭”是指編輯部負責人帶領編輯團隊落實每一個選題、策劃好每一本圖書;“抬頭”是指負責人要發現編輯團隊發展道路上的機遇和障礙,提前做好迎戰的準備。顧及當前每項任務的努力完成與對未來發展的思考、規劃是“低頭”與“抬頭”的戰略組合。由于編輯部負責人同時又是編輯團隊中的骨干,是完成編輯部各項業績指標的主要力量,因而常常不由自主地陷入具體事務性工作中,沒有意識或沒有時間做“抬頭”方面的工作。如果編輯部負責人對編輯部工作沒有前瞻眼光,整個編輯團隊的工作將陷入無計劃、無節奏的混亂狀態。這樣的工作狀態長期循環下去,編輯部負責人將身心俱疲,不僅管理效益下降,自身的工作效率也會大受影響。
第二,只注重工作結果,缺乏過程管理,影響合作關系。有些編輯部負責人的注意力只集中在各項業績指標的順利完成上,這將產生管理方面的問題。編輯部負責人沒有全程參與過程管理,選題策劃與毛利指標的完成依賴項目負責人,圖書編輯加工依賴責任編輯自己安排編輯流程與把控編校質量。如果團隊成員不夠成熟,這樣的管理方式不可能實現預期的工作目標。編輯部負責人只關注結果,將很難與編輯在工作中建立良好合作關系,也難以建立起編輯部與其他部門的良好合作關系。這樣的工作狀態甚至會蔓延到與客戶的交往中,容易發生只顧眼前利益,不管出版社全局、缺乏長遠計劃的情形。
2.編輯部負責人缺乏為他人服務的意識
為他人服務的意識是編輯部負責人必須具備的品質,是領導力的另一個綜合要素,也是領導力中最重要的部分。有些編輯部負責人自身具有較高的業務素質,但是始終不能在編輯團隊中形成凝聚力,發揮團隊協作效用,主要是由于負責人不具有領導力的重要品質——服務他人的意識。缺乏這一品質的編輯部負責人在編輯部管理工作中常常會出現下列問題,使領導力完全無法發揮出來。
第一,只強調個人英雄主義,不培養團隊作戰能力。中小型出版社的單個編輯團隊成員一般在10人以下,做不到精細化分工。由于人數少、任務重,團隊中最需要的是“全能型”編輯——選題策劃、文字編校一肩挑。但在實際工作條件下,這樣的編輯在團隊中所占的比例是比較低的。編輯部負責人如果缺乏服務他人的意識,不在管理中發揮領導力的作用,只顧自己個人業績任務的完成,或只重視綜合素質高、能夠幫助自己完成業績任務的編輯,不留心觀察其他編輯的工作特點,不能合理調配編輯,便不能發揮團隊作戰的作用。沒有一個共同承擔責任、分享協同效應的編輯團隊,對外整體競爭力會大打折扣,不利于出版社業務規模的擴張,對內不能圍繞一致的工作目標共同努力,不利于出版社整體發展計劃的實施。
第二,只關注工作本身,缺少對編輯的人文關懷。一些編輯部負責人不愿或沒有意識去了解編輯工作之外的生活。如某位編輯近期工作出現反常現象:效率下降、質量出現問題,如果編輯部負責人不去了解具體情況,只是簡單、粗暴地使用懲罰措施,其結果不僅會傷害該編輯,而且會影響其他編輯的工作情緒,甚至會形成編輯與負責人之間的對立。長此以往,編輯部負責人的管理將失去效用,編輯人才的流失將不可避免。
二、編輯部負責人充分發揮領導力的途徑
中小型出版社的編輯隊伍規模一般不大,不能完全按照專業方向組成編輯團隊,只能粗略地以“文科”“理工科”或以“策劃”“文字”來分配編輯人員。這就使得一個編輯團隊中,學科、專業龐雜,缺乏系統性。如果沒有領導力在這樣的編輯團隊中發揮作用,編輯因各自不同的學業背景、不同的社會資源單打獨斗,整個團隊無論是在選題策劃還是在文字編輯方面,都無法形成合力,產生規模效應。編輯部負責人可嘗試從以下途徑著手,在編輯團隊管理中充分發揮領導力的作用。
1.確立團隊價值觀,勾畫一個具有推動力的遠景
中小型出版社由于規模與發展模式的限制,在一定時期內沒有像大型出版社那樣形成自己的企業文化,這在一定程度上影響了出版社的凝聚力,影響員工對出版社的忠誠度。因此,在出版社企業文化或企業核心價值觀形成之前,編輯部負責人樹立起團隊價值觀,勾畫一個具有推動力的遠景,并傳達給每位編輯,便顯得十分重要。這也是領導力發揮的一個重要方面。
第一,樹立團隊價值觀。編輯部負責人作為出版社工作在第一線的中層管理人員,需要將出版社的長期規劃(辦社宗旨、發展模式、發展遠景等)、近期目標(年度計劃等)明確清晰地表達、闡釋給每一位編輯,讓所有編輯樹立起團隊價值觀。
第二,勾畫具有推動力的遠景。在出版社的總體發展框架下,編輯部負責人應為部門及編輯個人的發展勾畫一個具有推動力的遠景,同時確定近期需要實現的目標。在日常工作中,編輯部負責人要不斷強化遠景與目標,使團隊價值觀深入人心,同時盡力幫助編輯逐步實現近期目標,向團隊整體目標不斷推進。
2.持續不斷地提升自我,更新工作方法和程序
第一,編輯部負責人要持續不斷地提升知識水平,調整工作方法,要在各方面做好榜樣。在業務上,編輯部負責人要不斷提升知識水平,提高工作技能,始終保持排頭兵的位置;在情緒、心態上,編輯部負責人要積極向上、樂觀開朗,在團隊中傳遞正能量。同時,編輯部負責人要不斷地根據團隊的實際運行狀況,更新工作方法,調整工作思路。編輯部負責人最主要的職責之一是部門管理,在出版社固有管理制度的框架下,編輯部負責人通過科學、靈活、積極、高效的管理充分調動團隊的潛能,發揮所有編輯的優勢,產生最大的效益。
第二,編輯部負責人要持續不斷地更新工作系統、工作程序。編輯部負責人最主要的一項職能是安排圖書生產。如何才能保證圖書生產質量?如何才能保證圖書生產各環節流轉順暢、高效?如何才能合理控制生產成本,增加圖書產出效益?這些都是編輯部負責人在圖書生產管理過程中應不斷思考的問題。隨著工作目標的不斷提高、編輯部成員的新舊交替,以前高效的工作系統和程序發揮的效用在降低,編輯部負責人需要根據編輯部的變化調整工作程序,更換不切實際、重復低效的工作環節。
3.積極培育人才,打造優秀的編輯隊伍
一方面,編輯部負責人要幫助編輯找到自己正確的定位,承擔合適的工作。一個優秀的編輯除了有過硬的業務素養,還要有服務他人的意愿、敏捷的思維能力、良好的溝通技巧。在實際工作中,一支編輯隊伍里不可能個個都是綜合素質高的多面手,每個編輯都各有長處與短處。編輯部負責人不能用一把尺子、一個標準去要求所有的編輯,而是要根據各編輯的學業背景、個人資源等幫助他們確定業務范圍,要結合編輯的個性特點、個人能力等幫助他們找準定位,承擔合適的工作。
另一方面,編輯部負責人要重視管理細節,使每位編輯全身心投入工作。編輯部負責人領導力的發揮主要體現在日常的管理細節中:是否所有編輯都有機會接受良好的業務訓練?是否所有編輯都有自己明確的工作目標?是否在工作、生活中能及時給予編輯所需要的幫助?是否讓每位編輯都有被尊重和被欣賞的感覺?以上管理細節滲透在編輯部負責人與編輯日常相處的點滴之中,只有做到這些,才能讓編輯不斷增強對自我工作、團隊工作的認同感,全身心地投入工作。
編輯部作為出版社重要的一線生產部門,先進的管理理念和方式會在短時間內使整個部門面貌一新,迅速提高工作效率與效益。以服務他人、注重個體發展、重視團隊協作為核心內容的領導力管理理念,將使編輯部逐步確立起團隊合作觀念,培養編輯對團隊的忠誠度,從而在中小型出版社編輯團隊管理中發揮令人滿意的效果。
[1]鄒嵐萍.試論中小出版社編輯室的設計[J].編輯之友,2012(4).
[2]布蘭佳,米勒.領導者的秘訣[M].寧凡,賴偉雄,譯,北京: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2009.
(作者單位:江蘇大學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