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原創圖畫書的創作者和受眾的藝術修養、審美水平,圖書整體的質量水平,與國際優秀的兒童圖畫書作品相比確實有一定的差距。如何從根源上突破,需要從營造兒童圖畫書創作者生存的空間、打造兼具現代感與民族特色的圖畫書、模仿其他運作方式三方面加強。
[關鍵詞]原創圖畫書;瓶頸;生存空間;市場突破
[作者簡介]張華,中國海洋大學出版社。
圖畫書對發展和提高兒童的想象能力、語言能力及理解能力的益處,已得到了教育界的普遍肯定。然而,縱觀市場上暢銷的圖畫書,大多都是從國外引進的,原創圖畫書寥寥無幾。在中國出版業高速發展的今天,是什么因素制約了原創圖畫書出版的發展呢?也許我們能從對下面幾個問題的分析中找到答案。
國內圖畫書的出版現狀
在目前的圖畫書市場上,以全球兒童圖畫書三大獎項(國際安徒生獎、美國凱迪克獎、英國凱特·格林納威獎)的獲獎圖書和國際兒童圖畫書大師的作品為主。這些圖畫書多次重印或再版,在讀者中已有較好的口碑,品牌效應顯著,成為品質的保證,給我國兒童圖畫書的創作和出版帶來了新風向。由于國際圖畫書大獎獲獎作品和國際圖畫書大師作品的版權費通常都很昂貴,往往只有實力雄厚的專業出版社競相角逐,實力稍弱者通常會挑選一些“便宜”的作品。大浪淘沙中確有幸運淘得“真金”者,但更多的是盲目跟風者,缺乏品質鑒別力和正確的版權輸入定位,由此帶來了產品同質化嚴重的現象。筆者發現市場上有很多圖畫書的版本,圖畫相仿、文字生硬、印制粗糙,甚至根本不符合中國兒童的認知習慣。這樣的產品不僅降低了讀者購買的欲望,還嚴重地擾亂了中國圖畫書出版市場的正常發展。
經歷了從最初的跟風引進、學習和借鑒,到探索自身的發展道路,再到借力中國傳統文化經典,尋求個性化、民族化的發展,原創圖畫書的生產者們一直小心翼翼地努力堅持著,試圖彌補原創圖畫書作品匱乏的遺憾。近年來,《團圓》《豐收》、“中國優秀圖畫書典藏系列”“中國原創圖畫書系列”等原創圖畫書都有著不錯的表現。從目前的情況來看,原創圖畫書雖然有了尋找個性化、民族化發展道路的理性自覺,取得了一定的成績,但不可否認的是,與國際優秀圖畫書相比,我國的圖畫書的水平依然比較低。主要表現在:一是出版理念仍有待純凈化,未徹底擺脫成人視角和功利思想,真正靠近兒童心靈的以兒童為本位的出版理念和創作未完全落實到位;二是作品的審美價值與國外作品相比存在一定差距,有的圖畫技術性處理太明顯,在色彩運用、細節處理、審美品位等方面有待提升;三是畫面與文字的關系處理不夠到位,有的文字不夠精致,與圖畫不和諧;四是細節處理和整體印裝品質與國際圖畫書的品牌圖書相比仍有差距。
原創作品的發展“瓶頸”
筆者認為目前國內的原創圖畫書主要存在以下幾方面的問題:
第一,出版過程中的文、圖分離現象較為普遍。文、圖創作均由同一人進行,可以實現內容主旨與表現形式的完美統一。國際上許多優秀圖畫書的作者都有較高的藝術素養,畫面和文字的創作都由自己來完成。當前,中國圖畫書的文、圖經常分開創作,經常是未見圖畫而主題文字先行,有文字中心主義傾向,這樣做一方面容易忽視圖畫的主導性地位,削弱作品整體的完整性,另一方面更嚴重地反映了中國圖畫書文字創作者藝術修養的欠缺(類似“繪本中國”的作者熊亮兄弟能文、圖合一進行創作的畢竟為少數)。這就暴露了一個問題:文字創作者只懂文字,缺乏基本的藝術鑒賞力,繪圖設計人員則缺乏基本的文字理解和表現能力。這就限制了原創圖畫書發展的寬度和高度。
第二,功利化出版理念嚴重削弱了作品的審美價值。松居直先生反復強調,圖畫書要深入孩子的心靈,讓孩子得到快樂,它“對幼兒沒有任何‘用途,不是拿來學東西的,而是用來感受快樂的”。原創圖畫書必須承載最質樸厚重的情感,有最真實的尊重,才能讓自己驕傲起來。而目前市場上一些泛濫的同類出版物仍試圖傳遞成人式的教化思想,圖畫成了文字思想的附庸,這就偏離了圖畫書的本質,削弱了作品的審美價值,造成作品在立體表現兒童心靈世界的真善美方面的不足。原創圖畫書的生產者應該尊重和保護兒童的自然天性,遵循兒童的身體生長和心理發展的自然規律。
第三,生產者欠缺兒童心理學及生理學的相關知識,無法真正實現以兒童為本位。兒童在各年齡階段的生理、心理特點是怎樣的,兒童眼中的世界是怎樣的,兒童又是怎樣來認識和感知這個世界的,兒童的心理發展有什么規律,在進行創作之前,這些問題的答案都需要了然于胸。如何及時捕捉兒童不同的敏感期,引導兒童認識世界,促進能力發展,使其獲得更美好的藝術感受,筆者認為圖畫書是一座很好的橋梁。創作者和出版者仍須不斷地學習和積累,完善自身有關兒童心理學及生理學的相關知識。
第四,讀者的閱讀視野及審美水平有待開闊和提高。家長是購買圖畫書的主導力量,家長的閱讀視野和審美鑒別能力直接影響著兒童的閱讀水平和審美水平的提高,其文化視野、閱讀范圍和審美水平在一定程度上影響著原創圖畫書的發展方向。從兒童的角度來看,圖畫書要比認知書、童話書更有趣味、更親切,兒童僅從圖畫書的畫面便能直覺地分出喜惡。家長平時應注意培養兒童的審美鑒別能力,多給他們看一些名家名作,并帶他們參觀一些美術展或其他藝術展覽。有時候,家長覺得很好的圖畫書,兒童可能并不喜歡,這時候家長應注意改變教育方法,引導兒童培養正確的閱讀方向。無論是兒童還是家長的閱讀和審美水平的提高,都需要時間的沉淀,這也是原創圖畫書出版所必需的成長階段。
如何獲得突破性發展
目前,原創圖畫書的創作者和受眾的藝術修養、審美水平,圖畫書整體的質量水平,與國際優秀的兒童圖畫書作品相比確實有一定的差距。如何從根源上突破,筆者認為可以加強三方面的發展。
第一,營造兒童圖畫書創作者生存的空間。筆者認為可以從兩方面入手:一是出版單位可以與相關院校(包括中學和大學)合作,設立相關的專業方向,并提供專業項目的實踐機會;二是建立圖畫書創作大賽的常規機制,為各層次各年齡段的創作者提供更多的機會。文學和藝術以及藝術中的各個門類都是相通的,良好的藝術感知力需要從兒童期開始一點一滴地培養,良好的藝術氛圍和社會環境才有可能孕育出世界級的圖畫書大師。“新概念作文大賽”催生了韓寒、郭敬明等一大批“80后”作家,在國內外造成了很強的社會轟動效應并取得了商業性的成功,為中國文壇培養和儲備了大量的文學人才。近年來,“公益小書房”與電子工業出版社聯合推出的“中國原創圖畫書大賽”就為兒童圖畫書創作者提供了很好的平臺。
第二,打造兼具現代感與民族特色的圖畫書。個性風格是產品的名片,民族化、本土化的道路肯定是原創圖畫書的發展方向,但前提是必須認真地學習和研究國際圖畫書的現代出版經驗,做出有時代感、國際范兒的產品。這就要求創作者和出版者充分結合民族文化傳統與現代藝術形式,更新創作理念和出版理念,表現現代兒童的心靈發現和情緒體驗,用現代的藝術形式賦予民族文化傳統新的時代內涵。
第三,模仿其他運作方式,尋求市場的突破。原創圖畫書出版雖然有了初步的發展,但其社會影響力、國際影響力和產業效益并不突出,還有很大的發展潛力和空間。動漫產業等專業化的商業運作模式在產品研發、項目運作、市場推廣等方面的成功經驗很有參考價值,專業院校、工作室、出版社、社會性公益閱讀機構等多方力量的組合有益于推動原創圖畫書出版的發展。在這個過程中,一定也要注意汲取國際優秀作品的成功經驗,注重各個細節。
受種種因素所限,原創圖畫書的成長與蛻變肯定會經歷一個長期的過程,正如評論家劉緒源所說,現階段,“較之本土化問題,更應該強調的是對國外圖畫書經驗的學習”,然后“逐漸地找到我們的優勢和長處”。出版人要始終懷有發展原創圖畫書的責任感和使命感,遇到困難和發展“瓶頸”時始終要有堅定的信念,主動學習,這樣才能與創作者一同成長,完成出版使命。在這一過程中,中國出版人要摒棄功利之心,始終銘記“讓孩子成為孩子”,以真誠的心貼近孩子純凈的心靈世界,才能生產出優質的產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