龔燦

微博上現有兩大未解之謎:一,如何成為韓寒女婿?二,如何讓王思聰成為老公?
微博上有兩種人:一種是王思聰,一種是其他人。
王思聰,微博認證:普思資本投資董事長、萬達集團董事;個人簡介:為人低調的網紅小王、雙性戀、喪偶、摩羯座。之所以被喚作“國民老公”,不過是兩三個月前他在微博上曬了自做的幾道菜,就引發了無數跟帖,網友紛紛叫他“老公”。更可樂的是,有跟帖說,“王思聰的簡介里是雙性戀,這讓很多男人瞬間看到了希望。”于是,每當王思聰一發帖,跟帖叫“老公”叫得最歡的除了那些懷揣夢想的“少奶奶”,還有不少男同胞。他成了微博上特殊的一枚大V,他透露給他發私信的有兩類,一類要給他生孩子,一類要他給投資。
王思聰,難以定義,中國新晉首富王健林之獨生子、倫敦大學哲學系畢業生、電游競技CEO,頂著“富二代”、“高富帥”的光環,卻站在廣大“屌絲”的視角上大膽發聲,提供了無數話題,成為新一代的“意見領袖”。雖然“富二代”在中國已成為一個明顯具有貶義的代稱,但王思聰這個典型的富二代卻賦予了“富二代”不一樣的意義。
一直在國外接受教育的王思聰其實三觀端正,固執堅定,不在乎別人怎么評價他,他唯一受不了的就是“說我學習不好我最生氣啦!老子學習那么努力,成績特別好,居然說我的文憑是買的!”如果有人質疑他的智商和能力,他就跟誰急。他的雅思考試得了9分,曾自學日語,做過幾年動漫字幕翻譯。與大多數富二代選擇讀商科不同,王思聰選擇了讀哲學。至于為什么選擇哲學,王思聰的回答聽起來頗有哲理:“如果要浪費3年的時間,那為什么不選擇自己喜歡的?”上世紀30年代,北大人文學院院長胡適曾寄語北大學生:“禪宗有個和尚曾說:‘達摩東來,只是要尋求一個不受人惑的人。我想借用這句話來說:‘哲學教授的目的也只是要造就幾個不受人惑的人。”所以,千萬不要小覷學哲學的人,他們要么內秀聰敏,要么就大智若愚。
“年少輕狂、口無遮攔”,是王思聰之前寫在微博上的簡介。確實如此,3年前他炮轟張蘭造謠,稱父親根本不認識她,不可能讓自家名下的酒店免費贊助大S和汪小菲的婚禮,從而在微博上一炮而紅。他毒舌犀利,并有些無厘頭,俏江南、小米、京東、小時代、房祖名、王菲等都被他批過,傲慢輕狂,不可一世。
他與那些要為富二代正名的低調人士不同,他從不諱言自己的土豪氣,“我交朋友不在乎錢,反正他們都沒我有錢”更是成為他的金句。他可以準備2個億就為給母親買個禮物,可以花6000萬買下萬達的域名而只是將鏈接轉至他的微博,可以高調邀請9名SNH48成員來家中歡聚并將圖片上傳互聯網。人要懂得利用自己的優勢。他看起來高調張揚,既豪又爽,惹惱了半個娛樂圈,細究之下,其實他很有章法,自知底線所在,不針對同行以免影響萬達的實體業務關系,不點評時政以免給老爹帶來政治和公眾形象風險。一切表象看上去,王思聰是個“坑爹”的娃,實則比房祖名等人聰明多了。
論起商業運作和營銷手段,王思聰并不遜色,他在微博粉絲數破100萬的時候,在微博上舉行抽獎活動,以致新浪服務器癱瘓。他炮轟京東的送貨服務差,店大欺客,反而掀起了淘寶“王思聰同款電腦桌”的熱賣潮。因為愛宅在家里玩電游,于是投資電游產業,辦得有聲有色。
雖然是典型的富家子,王思聰卻深諳當下普通民眾的微妙心理和人性特征。他在社交媒體上帶著年輕人的叛逆心理插科打諢,為他塑造了一個“從物質上升到精神層面被大眾所認可并推崇的身份”。看看他所評論針對的對象或事件,都是在當下具有爭議性的,這算是一種投機取巧之道,能有效擴散自己的影響力。如今王思聰的每一條微博都能有上萬跟帖量和轉發量,網民們對他的追捧暗含多重因素,撇開他首富之子的光環,其自身的性格魅力也吸引了眾多網民。
不過,現在網絡和媒體對王思聰的評述大多是道聽途說或是個人之見,鮮有與他有過交往的人親身說法。就如一萬個讀者心中有一萬個哈姆雷特,一萬個網民心中有一萬個王思聰。他很難被定義,在國外也難找到與之相對應的人物形象。他頂著富二代的光環,過著富庶的生活,卻述說著屌絲的心聲。“國民老公”或許更多的是對他的追捧,而不僅僅只是為了成為他的“少奶奶”。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