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蓮



鄧小平同志曾高瞻遠矚地說:“計算機教育要從娃娃抓起。”然而,時至今日,盡管計算機技術早已滲透進我們學習、生活與工作的諸多方面,我國中小學計算機教育并沒得到應有的重視,中考高考均不考,學科課時少,教師少,有時一兩人任教全校信息學課程,信息學科組堪稱最精干學科組。
胡正勇老師是廣東實驗中學(簡稱省實)高中部的信息科組長,信息學奧賽主教練,在他的悉心指導下,省實在科技創新大賽、中國兒童青少年計算機表演賽、機器人比賽與學科競賽中長期保持全國領先水平。學生在全國、亞太區屢獲金獎,被保送到北大、清華等全國重點大學者絡繹不絕。更有學生因出色的競賽表現,被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錄取。
驕人的成績,用胡老師的話說,源自學校領導的支持,源自學生的拼搏與努力,也源自堅持不懈的愛心和慧心教育。
和胡老師交談是一件特別愉快的事情。他思維敏捷,邏輯清晰,表達簡煉,常一語中的。胡老師學的是計算機專業,畢業分到一所中專院校任教,長期將教學與項目實施相結合,這種教學方式與西方國家的教學模式不謀而合,有利于培養學生從做中學,理論聯系實際,學以致用。正所謂“紙上得來終覺淺,絕知此事要躬行”。幾年后他南下廣州,成了省實的一名信息學科老師,在教學與輔導奧賽、機器人大賽中依舊保持了自己的這種教學特色,深受學生歡迎。
在學生們看來,信息技術課總是很有意思。最近,高一南山班的學生開始學計算機編程了,胡老師介紹指導學生用“scratch”軟件,獨立開發一款游戲。用這個軟件開發游戲非常簡單,大受學生歡迎。
胡老師說:“我讓學生開發游戲,主要目的是讓他們從一個游戲的整體制作流程,熟悉做成一個產品或者一個項目的系統過程。開發游戲只是一個載體,通過這個有趣的載體,我希望學生能夠領略系統工程的思想。”胡老師認為,教育需要愛心,更需要慧心。僅有愛心,不講方法會事倍功半,可能好心辦不成好事;僅有慧心沒有愛心,可能讓老師過于追求效率與顯性的功利,面對挫折與失敗容易失去耐心,面對不那么聰明的學生容易失去信心。愛心加上慧心,老師才舍得為學生作出自我犧牲,最大限度地挑戰自己,永立學科教學與競賽的最前沿,以科學的方法,高效的行動,啟迪學生,成就學生,師生力量疊加,共創佳績,達成雙贏。
顯而易見的是,現在我們對老師的愛心強調有余,對慧心關注不夠。如果說愛心讓學生感動,慧心則讓學生睿智,二者有機融合,成就教育的品格與境界。
胡老師指導參賽的學生大都集中在高一高二兩年,能利用的只有課余時間。高中生功課緊張,學習任務繁重,教學能利用的時間往往只有學生午休和周末的時間,還不能因此影響學生平時的上課學習。如果沒獲獎,仿佛只是無效的付出。時間一長,無論老師還是學生,沒有一點精神是堅持不下來的。這對老師的教學提出了高要求,必須講求方法,激發興趣,提高效率。從學習到參賽,時間緊,任務重,目標高,壓力大,都要靠老師悉心化解,既要讓學生能看淡成敗,舉重若輕,更要贏得家長的理解支持。而這一切,對老師全是義務勞動,沒有半分報酬可言。
帶學生外出參賽,更是一種考驗。參賽地點往往離家遠,甚至是海外地區。許多孩子是第一次外出參加這種大型高規格賽事,又緊張又興奮。胡老師重任在肩,學生的生活、學習、競賽,需要他全方位的投入,不容有絲毫差池。有次帶領學生參加全國信息學奧林匹克分區聯賽,學生深夜生病,而居地又偏遠,第二天就要競賽,胡老師一面及時送學生上醫院,一面做好其他同學的思想工作,學生帶病堅持上賽場,獲得了聯賽一等獎的好成績,最后保送中山大學。勝利屬于愛拼才會贏的人們!
信息學課時少,學生基礎弱,缺少參賽經驗。因此必須講究科學方法,提高學習效率,胡老師在這方面下了很大的功夫。胡老師會把所有同學的作品放在公共郵箱供全班同學查閱,讓學生看到別的同學是怎么做的,大家互相學習,取長補短。 學生開發出第一個版本的游戲,胡老師會讓其他同學試用,“這個實際上是意見反饋階段,開發這個游戲的學生要根據同學和老師的反饋意見再進行修改。”胡老師說,不能小看了這個意見反饋階段,“失敗后的反思特別關鍵,我們做一個產品,用戶的意見反饋特別重要,通過反思不斷糾正自己方案里的不足,從而進行改進, 然后得到提升。”
胡正勇老師指導的學生在國內外機器人大賽中斬獲各種獎項。在培養學生科學素養方面他也想了很多新招。不管是課程教學還是競賽輔導,他都會在活動過程中針對學生容易犯錯的地方故意設置一些“陷阱”,讓學生提高警惕,不斷提升自己解決問題的能力。他很少先入為主地要求學生如何做,而是先讓學生思考、討論、總結,自己只是引導與提醒,建議與參謀。引領大方向,關鍵時刻讓學生如醍醐灌頂,但從不包辦。
胡老師經常帶學生去高校實驗室做實驗,在實驗過程中培養學生科研素質。“一個實驗往往要做好幾天,只要一不小心就前功盡棄,老師不用過于強調科學研究的嚴謹性,學生就會在科學研究的過程體驗中明白科研需要具備嚴謹的態度;實驗數據的獲得并非一蹴而就,經常我們的實驗從早做到晚,可能連續幾天都不一定能得出我們想要的數據,再加上實驗有很多偶發因素,失敗是常事,所以我們的學生在這個過程中學會了忍耐和堅持。”胡老師如是說。
近幾年,胡老師輔導學生獲國際金獎4項,國際銀獎1項,國家級獎項70余項,省級獎項400余項,有16人次獲得全國重點大學保送資格。他的愛心與慧心教育,在省實這塊沃土上結出了累累碩果。
責任編輯 蕭 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