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庶銘
遠航的《生日禮物》,從一個孩子的生日為切入點,巧妙而辛辣地諷刺了孩子的爸爸身上的大男子主義,兒子一句:“爸爸,請不要對媽媽發脾氣好嗎?”足以讓忙碌中變得粗俗不堪的成人感到臉紅。周月霞的《寬恕》,則把我們拉回那個饑餓的年代,叔爺與人畜間,因為半個棒子面窩頭,讓親情和人性經歷了一場嚴峻考驗。然讀罷全篇,掩卷深思,這,難道僅僅是人性中的弱點嗎?小說帶給我們的,或許還有更多的思考。
《一尊小金佛》和《憨憨》,折射出的都是人性中善與惡的較量、美與丑的博弈。《她比你先到》和《一束康乃馨》,講的也同樣是男人的責任和良心。兩個女人先后愛上了同一個男人,因為陰差陽錯,多年后的她們,又同時來到了妻子早已去世的男人面前,而面對兩位女性的追求,當年的男人此時還會說出那句富有擔當的話嗎?他又究竟會對哪一位先道出心聲呢?孝心有時在奔忙的日子里會溜得很遠、很遠。然得到黃經理的資助買了一束康乃馨后,上山給死去的母親墳上獻上自己的一份寄托的小女孩,卻通過自己無聲的行動,深深震撼了黃經理的心,深感內疚的大款回來后立即修正了原計劃,親自驅車回鄉下為母親獻上一份節日的祝福,并把老人接回城里居住。視角獨特,以小見大,具有極強的現實感和針對性。
“我有孝侯三尺劍,誓將踏浪斬長鯨。”以“一滴水見太陽”見長的微型小說,在剖析社會和人的靈魂方面,能否像魯迅的雜文一樣,以自己特有的方式,展現出“匕首與投槍”一般的威懾力和批判力,我想讀者諸君在讀了以上幾篇后,心中自有答案。
(責任編輯/劉泉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