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羽
【摘要】隨著我國住房價格居高不低,公共住房問題成了城市建設的一個重要問題。完善我國保障性住房制度,從建設項目審計工作開始,推進保障性住房建設。本文從當前保障性住房審計工作中存在的問題進行分析,以適應新形勢下的保障性住房建設工作。
【關鍵詞】保障性住房;審計工作;存在問題;建議
一、引言
隨著我國市場經濟體制的不斷改革,經濟的高速發展,房地產市場價格居高不下,導致城鎮中低收入群體因為難以承受高房價而陷入生活窘境。為了改善民生,解決城鎮中低收入群體的住房問題,政府投資建設了一項重要項目,即為保障性住房建設,政府出資建房,并以政策租金標準租賃給需要保障的對象。保障審核機制嚴格公平又有其特殊性,顯示了政府對保障性安居工程的重視以及期望。但隨著項目大量的建設完成投入使用,保障性安居工程這一政府投資項目的審計工作也日益加重,本人從審計工作的角度出發,對現階段保障性住房建設審計中發現存在的問題進行分析建議。
二、保障性住房審計工作存在的問題
1.審計缺乏持續性。我國保障性住房建設具有長效性和延續性的特點,而當前保障性住房審計由于審計資源的不到位等諸多原因,幾乎都是針對地方政府在一個時間段的保障性住房工作開展審計,缺乏審計工作的持續性。另外,大部分的審計工作都是在事后對保障性住房進行審計,這種情況只是發現了問題,但是沒有預防作用這功能,同時,大部分地方審計缺乏持續性,對于審計出現的問題不能監督進行整改。
2.審計關注重點缺失,導致審計存在風險。通過調研查閱審計署發布的公告發現,近年來保障性住房的質量、規劃布局、效益情況未被納入重點關注范圍。隨著我國政府對保障性住房建設的投資加大,對于保障性住房建設質量出現的問題也日益加多。這是由于審計缺乏這方面問題的重視監督,加上保障性住房屬于社會保障體系。通常由社會保障審計承擔其審計任務,而大部分審計人員不具備施工工程質量審計的能力,導致在保障性住房審計中存在審計盲區,出現了保障性住房審計風險。
3.缺乏有效的審計證據。現階段我國尚未出臺相關的保障性住房制度,已有的公租房、廉租房只是依據當地政策或行政規章制度且制度并不統一,這與我國提倡的保障性住房建設戰略目標不符合,阻礙了我國保障性住房的長久發展,造成了我國各地住房保障標準不一、制度混亂,給保障性住房審計工作的開展造成很大困擾。2010年審計署審計報告顯示,北京、上海、重慶、成都等22個城市從土地出讓凈收益中提取廉租住房保障資金的比例均未達到規定要求,2007年至2009年,這些城市共計少提取146.23億元。據了解,這種自行降低廉租住房保障資金計提比例或標準的情況在各省都普遍存在。由于各地在執行政策過程中往往“各自為政”,造成我國住房保障政策的不統一和執行乏力,使我們在審計中難以找到有效的審計依據對保障性住房政策執行情況給予客觀公正的評價。
4.有待提高審計人員結構和素質。保障性住房問題不僅要站到國家宏觀政策的高度,還要查處保障性住房建設和政策中出現的各種違法違紀問題,同時還要關注住房項目的規劃、效益、質量等方便并運用審計手段來促進各地政府在保障性住房的質量和效益的統一,這就對審計人員的業務能力和素質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三、對提高我國保障性住房審計工作的建議
1.建立保障性住房的長效機制。在保障性住房建設過程中,讓地方審計工作介入,以便在建設各個階段進行監督,發揮審計保障工作,對保障性住房建設過程出現的問題進行預防,這將有利于保障性住房體系的建設,提前預防可能出現的問題可以有效的節約公共資源,并更好的對資源進行分配,提升保障性住房的公平性。
2.堅持“三個結合”,降低審計風險。在審計目標上,應當將提高效益、推進改革、促進管理、完善政策法規與查處問題相結合。在審計內容上,盡早將保障性住房的規劃布局、效益情況和質量審計納入審計內容,并把在審計過程中出現的問題,如管理不善、決策失誤等原因造成的資源浪費問題與查處影響效益發揮的腐敗行為和違紀違規有機結合起來。另一方面可以通過人力資源整合和利用財政大格局審計的契機,優化審計組的知識結構,便于及時發現和處理問題。
3.制定審計標準。由于我國保障性住房審計所涉及的部門繁多、內容復雜、類型多樣等原因,加之審計理論研究不足,導致長期未能形成統一的審計標準。根據這個現狀,審計組應盡快建立統一的并普遍適用的保障性住房審計評價體系。制定統一的行業標準。
4.提高審計人員素質,優化審計組織結構。對于提高審計人員素質,大力整合人力資源,打破審計中的處室界限,對一些審計內容如規劃布局、質量審計進行有針對性的招聘,人才作為專家或顧問參與審計工作很有必要,同時對現階段的審計人員進行相關建設項目施工知識培訓,提高政策理論和業務水平及計算機能力。另外為了提高保障性住房建設審計工作效率,搭建局域網,與建設單位進行聯網,可節省公共資源和人力資源。
四、結論
我國保障性住房建設投資數額大、發展時間較短,缺乏相應的建設經驗,審計工作也較為欠缺,通過加強審計工作學習,提高審計工作水平,嚴格把控建設質量,發現建設存在的漏洞并及時整改,以期達到推動保障性住房建設的目的與效益。
參考文獻:
[1]劉林.我國城鎮住房保障制度研究?.宏觀經濟研究,2009(8)
[2]鴻翔.從經濟適用房政策的實施看我國的住房保障制度.中國行政管理,200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