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忠益
小微企業對我國經濟持續健康發展有重要影響,但小微企業由于其自身規模小、自由流動資金不足、抗風險能力差等特點的局限,其發展過程中一直問題不斷。特別是2008年國際金融危機爆發以來,國家緊縮銀根以及銀行等金融機構出于資金安全考慮對貸款資格和條件要求比較高,小微企業本來就融資不暢變得更加困難。基于小微企業在促進國民經濟發展、提供就業機會和社會穩定方面發揮著巨大的作用,對小微企業融資困境進行研究并提出對策建議是一個利國利民的研究課題。
一、小微企業融資難的成因
小微企業管理不善、資信比較差。第一、小微企業處于初創起步階段,其組織大多數是以家庭為依托進行運營的組織形式,相應的其管理是家族式管理為主,經營決策等大權都很集中,組織機構和結構比較簡單,缺乏專門的財會部門及相應的人員。資信能力比較差是一個普遍的現象,這一現象主要由以下幾點造成:首先,小微企業由于其規模小抵抗風險能力比較弱企業一般死亡率較高,很容易出現非主觀意愿上的違約現象;其次,由于缺少專門的財會部門及相應的專業人員,其財會等方面反映企業資信的東西一般可信度不高,但是以銀行為代表的金融機構對小微企業的授信主要依據這些來進行。
小微企業一般沒有相應的固定資產可提供給銀行等金融機構來進行抵押貸款,其經營場所及設備一般都不在銀行等金融機構進行抵押貸款的抵押物范圍之內。比如,小微企業主的農田及宅基地基本都是集體所有,其所擁有的只是其使用權而非所有權,其所有權歸集體所有,同時金融機構的貸款抵押物不包括土地及宅基地。
綜上所述,規模小、組織管理不完善、資信等級比較低以及缺乏有效的抵押品是小微企業的主要特點。這些特點也就是小微企業的先天不足,使得其融資比較困難,因為給小微企業提供資金意味著較大的風險。
銀行為代表的金融機構在小微企業貸款方面表現的不積極。即使近些年國家相關部門出臺了一系列支持小微企業融資的政策措施,銀行等金融機構也基本是任務、指標式地去執行。 首先,出于資金的安全角度考慮,由于銀行等金融機構與小微企業之間存在嚴重的信息不對稱,銀行對小微企業不能進行正確全面的資信評估從而出于資金安全的角度考慮銀行不愿意對小微企業授信;同時由于銀企之間的信息不對稱,那些資信等級比較低的小微企業可能會出現逆向選擇進而出現道德風險。其次,銀行等金融機構作為現代企業,其都是以盈利為目的。該文原載于中國社會科學院文獻信息中心主辦的《環球市場信息導報》雜志http://www.ems86.com總第539期2014年第07期-----轉載須注名來源
小微企業對資金需求的另一個特點就是“短、頻、快”,根據現有銀行貸款的流程無論貸款額的多少其都要經過相應的程序,與大企業相比給小微企業貸款的資金單位交易成本就比較高,從而以盈利為目的銀行首選貸款對象是貸款金額較高的大中型企業而非小微企業。再次,即使命令式進行小微企業貸款的銀行(特別是掌握我國主要金融資源的工、建、農、中、交五大國有商業銀行),他們的主要服務對象是那些融資環境相對比較好的處在城市里的小微企業,而這些銀行對于那些處在鄉村地區而更需資金的小微企業基本沒有貸款服務。
二、緩解小微企業融資困境的對策
金融機構要轉變與創新。第一.轉變服務。金融機構作為資金的供給方與作為資金需求方的企業,我們可以把其看作是服務與被服務方的關系。金融機構給企業提供的資金可以把其當作是金融機構的服務,目前金融機構對企業提供的這種服務卻存在很大差異。對于大中型企業金融機構主動找企業為其提供服務,甚至為了提供這種服務金融機構之間還展開競爭;然而對于小微企業主動來找金融機構,金融機構卻不愿意服務。金融機構要轉變其服務方式,只要符合貸款要求的企業無論是大中型企業還是小微企業都要主動去為其提供金融服務,要把客戶視為上帝、視為資本增值的源泉。
第二、產品創新。金融機構不僅要在口號上積極響應國家支持小微企業發展的方針政策,更要在實際行動上來落實。金融機構要在為小微企業提供的金融產品上進行創新,根據小微企業的特點同時結合金融機構自身的實際情況進行金融產品的創新。工商銀行在為小微企業提供貸款方面進行了大量產品創新,目前工商銀行推出 “網貸通”、“小額便利貸”、“三專”市場融資創新方案、小企業“工商物業貸”、“工商租業貸”等直接針對小微企業的貸款產品。另據信息日報消息:截至2011年末,工行小微企業貸款余額達99.26億元,較2010年末增長了30億元,總余額占公司類客戶貸款余額的20%;小微企業戶數達1381戶,較2010年末增長了680余戶,總戶數占全部公司類貸款客戶數超過七成。全行小微企業不良貸款余額與不良率較年初實現雙降。
第三、.建立健全小微企業信用擔保體系。銀行等金融機構整體自上世紀九十年代中期以來持續多年出現存差,而小微企業卻一直是融資欲貸無門。造成這一現象的原因主要是銀企之間嚴重的信息不對稱導致銀行對小微企業慎貸、惜貸甚至不貸。根據歐美等發達國家通過信用擔保體系解決銀企之間信息不對稱的做法,要化解當前小微企業融資困境,建立健全多層次的支持小微企業融資信用擔保體系。保證擔保基金的充足和穩定,基金來源可以通過政府財政撥款、基金會員交納會費、向社會公眾和法人單位募集資金、發行債券等多元化渠道籌資。
政府要加大扶持力度。2012年國務院發布《關于進一步支持小型微型企業健康發展的意見》,出臺了多項支持小型微型企業健康發展的財稅和金融政策。雖然政府出臺了一系列的促進小微企業發展的財稅、金融政策措施,但是這些政策措施遠遠達不到國際上發達國家和部分發展中國家對小微企業的重視程度。 因此,我國政府如果想搞活小微企業,對小微企業的發展不僅要出臺相關的扶持政策措施,更要注重其落到實處,真正成為小微企業發展的推力。政府要在鞏固先前頒布的一系列地扶持小微企業發展的政策措施的同時,繼續加大在財政稅收等方面對小微企業發展扶持力度。此外政府還要積極做好金融機構和小微企業之間的銀企見面、引起洽談會等形式,建立銀行企業信息溝通平臺,主動為小微企業和金融機構提供服務,實現金融產品和服務與小微企業融資需求的對接。
(作者單位:交通銀行大慶分行人力資源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