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嫻嫻
基金項目:浙江省教育廳2012年度思政專項課題(編號:Y201226446)
近年來,中國就業問題日漸突出,尤其是大學畢業生就業問題,而中間層次的高職高專大學生更是處境尷尬。隨著經濟轉型和產業結構的調整,社會對技術性人才的需求逐漸增大,這為高職高專學生提供了諸多機遇。因此提升高職高專院校大學生就業能力是把握機遇的必要前提。
一、高職高專院校畢業生就業能力存在現狀
崗位勝任力不高。高職高專院校大學生工作能力不能滿足崗位要求,主要表現在兩個方面:第一,學生具備的工作技能與崗位要求存在較大缺口。如在基本工作能力中,最重要的是溝通能力、分析能力和解決問題的能力,但這些能力在工作崗位中的滿足程度普遍較低,反而不及其他能力;第二,核心知識對崗位的滿足度低。如高職高專學生認為的核心知識分別是營銷、服務和教育培訓,但這幾項核心知識對崗位的滿足度卻處于倒數的位置??梢?,高職高專學生本身知識和技能的缺失,導致其崗位勝任力不高。
實踐能力低。目前,大多數用人單位在招聘過程中,特別注重應聘人員的實踐動手能力,但大部分學生最欠缺的往往是實踐經驗,因此,這也構成了人才結構與企業需求的最大矛盾。據調查顯示,有近一半的高職高專學生在校期間實習經歷只有1—3個月,由此可見,高職高專學生在校期間的實習經驗不足,導致實踐能力低下,這也成為高職高專大學生就業的最大障礙。
就業“軟”實力不足。當前,用人單位較關注大學生的人際交往能力、工作態度及思想道德素質等方面的“軟”實力,而他們最看重的則是溝通能力、團隊協作能力、責任心及吃苦精神。然而,眼高手低、跳槽率高、責任感缺失是當代畢業生普遍存在的問題。這既是受社會環境影響的結果,也是學校與家庭教育的結果。很多高職高專院校在人才培養過程中,只注重技能性教學,忽視人文素養的培養,使得學生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的不協調。就業“軟”實力的欠缺是制約高職高專大學生就業的重要因素。
求職技巧缺乏。 求職應聘能力對大學生成功就業產生著重要影響。當下,高職高專院校的大學生求職技巧普遍缺乏,其表現在如下幾個方面:第一,對信息的搜集和分析能力不足,導致就業信息缺失。畢業生主要通過校園招聘的渠道獲取求職信息,而網絡上的就業網站、人才市場甚至學校就業指導中心的招聘信息往往被忽略。另外,對招聘信息缺乏理性、深刻的分析,導致求職人員忽視招聘單位的基本情況、招聘要求及其對人才的真正需求,盲目投遞簡歷,最后成效低微。第二、推銷自我的能力薄弱。求職者在簡歷制作過程中,忽視招聘單位對人才的需求,而是把自認為能夠成為自身優勢的所有信息一條不落的列上,導致簡歷投放過程中處處碰壁。第三,自我剖析不夠,對自身認識不足。部分高職高專大學生擇業的首選是一線城市的黨政機關、國有企業、事業單位等,對就業的期望過大導致就業挫折大。
二、高職高專院校畢業生就業能力提升策略
高職高專院校應發揮提升就業能力主陣地作用:
變革專業設置,平衡課程結構。高職高專院校是高職高專大學生成長成才的主陣地,學校的培養方案對學生的發展具有關鍵性作用。面對嚴峻的就業問題,高職院校應轉變教育觀念,以就業為導向,轉變人才培養模式。在培養方案的制作過程中,首先以社會需要為指導規劃專業結構,形成競爭能力強的校本特色專業,以適應社會經濟發展的需要;其次,將人文類學科與專業學科結合起來,平衡課程設置,拓展學生知識寬度,提升綜合素質。
加大就業指導機構的建設,并發揮其實效性。就業指導中心不應該僅僅停留于應屆畢業生就業率的統計,而應該致力于推進學生就業指導和服務體系建構,實現就業指導的持續、全面和實效性。首先,高職高專院校應將就業指導課程化,并納入必修課框架內,使之貫穿于大學各個階段。該文原載于中國社會科學院文獻信息中心主辦的《環球市場信息導報》雜志http://www.ems86.com總第539期2014年第07期-----轉載須注名來源其次,根據學生的個性特點和就業形勢,指導學生設計職業生涯規劃。然后,為應屆畢業生提供求職信息,求職技巧指導,并分析就業形勢,使學生獲得及時有效的招聘信息,提升求職能力,并形成正確的就業觀。最后,跟蹤往屆畢業生的就業動態,了解學校人才的就業狀況,獲取真實準確的信息,為學校培養人才提供科學依據。
學工結合,豐富實踐活動的內容與形式。首先,學校應拓展課內實踐教學的內容和形式,以學生為主體,以參與為導向,并為實踐課程提供硬件設施,保障實踐活動的開展。其次,建立校企合作機制,并將校外實踐納入學生考核指標,鼓勵和督促學生參加校外實踐活動,提升就業能力的同時也為企業節約人力資源成本,創造更大的效益,實現雙贏。最后,在校內外開展志愿服務,使學生得以貼近生活,融入社會,在社會中提升自我,獲得發展。
引導高職高專大學生轉變觀念,積極就業:
高職高專大學生就業能力的高低最終取決于學生自身。首先,學生要做好個人職業生涯規劃。不管是本科院校的學生還是高職高專院校的學生,職業生涯規劃都是促進個人發展的有效途徑。因為學生在職業生涯規劃的設計過程中,不僅可以明確自己的職業目標,而且能夠深入了解自己,并為日后的學習生活指明方向。其次,高職院校的學生應廣泛積累知識,既包括專業知識,也包括非專業知識,以拓展自己的知識面,為實踐奠定理論基礎;同時,加強個人思想道德修養,使自身德、智、體、美全面發展。最后,高職高專學生應轉變觀念。在校期間,努力學習專業理論知識,積極參加實踐活動;在求職過程中,準確定位,既不要只著眼于黨政機關或企事業單位,也不要妄自菲薄,消極就業;最后,進入崗位后要發揚勤勞精神和創造精神,在工作中發展自我,實現自我。
(作者單位:浙江醫學高等??茖W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