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艷英
近年來,小企業隨著時代的發展已成為我國國民經濟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小企業的存在可以滿足當今人們多樣化以及個性化的需求,同時小企業不僅有利于科技創新,更提供了許多就業的機會,目前,很多商業銀行都在積極拓展中小企業貸款業務,但因小企業競爭的激烈性使得銀行要承受較大的貸款風險,因此,就我國目前的經濟形勢來說,如何對小企業的貸款風險進行管控已成為銀行發展的重要前提。
1. 對現今小企業貸款特點的分析
小企業的貸款擔保主要以抵押方式為主。我國小企業具有資金周轉比較快,具有較高的資金使用效率,能夠適應銀行的貸款利率的成本。小企業對金融產品需求具有多樣性,包括存貸款、資金結算、票據承兌、貼現等。小企業的商業貸款擔保以抵押方式為主。抵押方式包括動產質押貸款、應收賬款質押貸款、企業主個人財產抵押貸款等。
小企業的信貸資金數額較小。我國的小企業數量龐大,在眾多行業分散廣泛,小企業的技術含量相對較低,單個企業的從業人員數量少,經營規模比較小,但是,小企業面對市場變化更加靈活。在商業銀行的貸款數額上面比較小,貸款時間比較短,以一年期流動資金貸款為主。
2.對小企業貸款現狀的分析
近幾年來,國家為了有效抑制通貨膨脹,央已行連續上調金融機構存款準備金率,以大規模回收流動性。在這種背景下,實體經濟貸款難的問題今年更加嚴重。世界各國的經驗表明,小企業發展所面臨的首要問題就是融資困難。在發展道路上,小企業不僅面臨著權益性融資和債務性融資的困難,而且還面臨著所有制歧視、社會信用崩潰、公司治理結構不完善及風險管控體系不健全等影響更為慎重的問題。我國支持小企業的發展,這對小企業的發展是一個機遇,但從地區的發展來看,我國小企業發展很不平衡,在東南沿海地區及長江流域等發達地區的小企業的貸款力度明顯高于全國平均水平,以及內地大部分不發達地區的小企業。小企業融資成本較高,資金的匱乏成為企業發展的最大障礙,對于中小企業的貸款,商業銀行都會要求利率上浮,此外還有大量的中介費,使得小企業貸款的平均利率要高于大型企業。
3. 造成小企業貸款風險形成的因素
目前小企業的貸款信用不夠。很多小企業沒有建立完善的財務管理制度,小企業存在著偷漏稅款的問題,這些違規的經營都是商業信用差的表現。另外,小企業的會計賬目存在混亂,甚至采用虛假的資信證明和財產證明來進行銀行貸款。該文原載于中國社會科學院文獻信息中心主辦的《環球市場信息導報》雜志http://www.ems86.com總第539期2014年第07期-----轉載須注名來源同時,商業銀行面臨數量眾多的小企業貸款項目難以有足夠的專業人員對小企業的業務進行核實。 小企業能夠進行抵押貸款的資產很少,不符合商業銀行要求的固定資產作為抵押貸款,限制了小企業貸款的融資渠道。
小企業容易將隱性風險顯性化。經濟下行期幾乎使各類企業都受到影響,企業潛在的信用風險明顯上升,而那些原本就具有瑕疵的經營模式和不盡完善的投融資方式更使得以往含而不露的隱性風險不斷暴露,原來在經濟高漲時期被掩蓋和忽略了的問題此時可能成為引發風險的重要因素,如企業的過度融資、擴張期的大額投資、經營性現金流不足導致的資金鏈緊張以及盈利能力下滑等,都有可能成為壓垮駱駝的最后一根稻草。
企業運營不善造成企業的違約風險。處于經濟下行周期的企業,其行業所處的市場剛性需求狀況如何、其上下游客戶的經營情況如何,往往決定了企業的經營狀態,而某一產品價格的波動,往往會將其價格的影響迅速傳導到其產業鏈生產中的各環節,形成企業諸如原材料價格風險、訂單量減少等風險,并最終威脅到企業的整體經營。近年來,較為明顯的行業如紡織、鋼鐵等行業,因企業經營出現困難,財務狀況逐漸惡化,其違約風險必將不斷增大,銀行勢必會收縮信貸,甚至要求企業提前還款,這往往導致企業資金鏈緊張甚至斷裂,反過來又進一步加劇企業的經營困境,加大企業違約風險,從而形成惡性循環。在此情況下,銀行信貸資產質量不斷下降,不良貸款余額及不良貸款率持續反彈使信用風險不斷加大。
4. 對控制小企業貸款風險有效措施的探討
健全自身組織機構和控制機制。要控制當前小企業貸款風險問題,首先應當建立健全組織結構和內部控制機制。銀行可向企業的董事會派駐代表,以便更好地了解企業的財務狀況,資金來往及管理層對未來經營的判斷等,為銀行的決策提供依據;銀行在發放貸款時,要合理篩選,加強對貸款企業的經濟實力調查,選擇那些產品銷路好經營管理規范的企業作為貸款對象,而且銀行可以發揮自身的專業技術優勢,適時地引導企業合理的調配資金,以免因企業資金使用不當而造成資金緊張。同時,要設計信貸合約,形成激勵機制,銀行應逐漸減少格式文本的使用,根據不同風險的客戶,與企業談判確定不同利率和擔保條件組合的信貸合約,以激勵企業按時還款。
銀行應建立科學的風險評估框架。從上文我們清楚得到,銀行信貸的順周期性的很大問題出在商業銀行對借款人的風險評估上。在經濟高漲時期,商業銀行為了追求短期利益,往往高估借款人的信用水平,從而做出忽視風險的危險舉動。對此,商業銀行要加強自身的風險評估水平,對經濟繁榮時期借款人的評估工作更應審慎,建立完善的風險管理體系。一個可行的方法是,商業銀行必須加強對各個行業的風險分析,謹慎使用計量模型。
要建立相應的信貸風險監控制度。在當前宏觀經濟形勢下,銀行應加強對宏觀經濟走勢的分析和監控,尤其是受宏觀調控影響較大企業的監控力度,對可能存在的風險進行分析判斷,及時發布風險提示信息,全面做好風險預警工作。制定針對高風險企業和極端經濟環境下的信貸風險監控程序。銀行應建立專門針對高風險企業或極端經濟環境下的信貸風險監控程序。凡是被監控部門認定為具有潛在高風險的企業,或當國家宏觀經濟嚴重惡化、銀行所有客戶償貸風險都大幅度增加時,則立即啟動高風險企業或極端經濟環境下的信貸風險監控處置程序。加強貸后管理的交叉監控。即每一個授信客戶,每一筆授信業務,不能僅由銀行管戶客戶經理一人進行全過程管理,要有相關的崗位人員對其管理進行監督,或由客戶經理之間進行交叉管理,這樣可起到減少授信業務過程中客戶經理的道德風險和操作風險。
綜上可知我國的小企業是我國經濟的重要組成部分,然而小企業貸款風險也不可忽視,銀行要有效的對小企業的貸款風險進行控制,不僅要建立相應的信貸風險監控制度,更要健全自身組織機構和控制機制等等,從而從不同的方面減小小企業的貸款風險并促進雙方的共同發展。
(作者單位:哈爾濱銀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