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焰+王蕓+張慧
“廉興國貪失家”,廉潔二字關乎個人品質、家庭和美、社會風氣、國家社稷。青少年是國家的未來、民族的希望,在中小學開展廉潔教育是提高青少年思想道德素質的需要,也是建設廉潔社會的需要,更是培養國家未來合格建設者和接班人的需要。成都市青羊區長期致力于此項工作的實踐,以區域推進的形式扎實推進中小學廉潔教育工作。
一、構建青少年廉潔教育的內容體系
我們依據《教育部關于中小學廉潔教育指導綱要》,遵循學生認知規律和身心發展規律,制定小學、初中、高中三個階段的廉潔教育內容體系,以“全覆蓋”消除“盲區”,從學習生活具體事做起,培養廉潔自律意識,養成良好行為習慣。
在小學階段,廉潔教育的主要內容是讓學生知道廉潔是好品質,在學習知識中,不抄襲別人作業、考試不作弊;在與同學交往中,真誠待人、說話算數、不占別人便宜;在集體生活中,遵守紀律、愛護公物。通過以上內容,啟蒙、感召和引導小學生規范行為習慣,為形成良好的品德奠定基礎。讓學生在活動中感悟,養成以廉為榮的習慣。
初中階段,要讓學生知道誠實守信、遵守規則、崇尚正義是廉潔需要的基本品質;知道為達到個人目的的欺騙行為、占有不屬于自己的錢財、有意損壞他人和公共財物是不廉潔的行為;學會根據廉潔品質和廉潔行為的標準做事,了解生活中廉潔行為給自己、給他人、給社會帶來的好處,知道黨紀國法懲治不廉潔行為。通過以上內容,讓學生了解我國基本的廉政法律法規,理解個人與他人、與集體、與社會的關系,感悟人生意義,提高道德素質。讓學生在集體的影響下,逐步形成廉潔自律的習慣。
高中階段廉潔教育的主要內容是,讓學生知道平等觀念、公平意識、誠信意識、法制觀念和正義感是廉潔需要的基本意識和觀念;在經濟生活中,理解誠實守信在現代經濟生活中的意義和作用;在政治生活中,了解法律面前人人平等,不能違法亂紀;在文化生活中,知道廉潔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和時代道德。通過廉潔教育,引導學生樹立公民道德和法律意識、誠信意識,在實踐中培養高尚的道德情操。達到學生自我管理、自我教育的意識和能力不斷增強。
少成若天性,習慣成自然。青少年廉潔意識和行為習慣的養成是一個循序漸進的過程,需要不斷的浸潤、適時的熏陶,因勢利導進行恰當的培養。
二、優化廉潔教育的外部環境
廉潔教育的具體推進,我們采取“一個軸心 兩輪驅動”,即以“修身正己 誠信自律”的廉潔教育主題為軸心,將行政推進、學校教育兩個引擎的力量擰成一股驅動力,同向同頻驅動。在“行政推進”中,我們的主要措施如下。
部門聯動:在區委的統一領導下,每年的《反腐倡廉宣傳教育工作要點》中,將青少年廉潔教育工作納入對區級部門的考核指標。
統籌規劃:建立工作領導小組統籌領導,各司其職,使學校廉潔教育工作走向常態化。
監督考評:建立考評制度,定期進行監督檢查。
典型引路:建立“典型引路,團隊共進”工作制度,通過試點校先行先試、示范校推廣經驗的方法,破解實踐難題,推動全區青少年廉潔教育工作持續發展。
三、抓準廉潔教育的內部著力點
“行政推進”為廉潔教育提供了行政力量的支持,但具體落實還需要狠抓學校教育這個廉潔教育的內部著力點。在學校落實方面,我們主要采取以下的措施。
環境浸潤,潤物無聲。教育需要環境熏陶,校園的鏡、路、墻、樓等已有的硬件設施,都可以賦予廉潔教育意義。在中紀委“全國廉政文化建設聯系點”青羊實驗中學的校門,一面明鏡被命名為“正己臺”。師生們不僅在此正衣冠,更時刻提醒自己正思想。
學科滲透,潛移默化。充分挖掘各學科中愛國、明禮、誠信、守法、規則意識等廉潔教育資源,探索廉潔教育與學科教育的有機結合點,提出教學建議,制定了《青羊區學科滲透廉潔教育實施意見》,形成了一批典型課例。通過課堂教學的正面引導,逐步使廉榮貪恥內化為學生的思想品質,外化為學生的習慣行為。
活動體驗,育品立德。我們從教育目標、主題內容、表現形式等方面對廉潔教育實踐活動進行了研究,提出了“教育性強,以廉潔品質正面引導;實用性強,解決學生身邊的問題;操作性強,易于推廣運用;親和力強,學生、教師、家長易于接受”等四個方面的要求。如沒有監考老師的“誠信考室”活動讓自律美德、誠信品質在學生的心中自然而蓬勃地生長。
家校互動,三維共育。依托家委會、學校民主管理委員會、關心下一代工作委員會等組織,構建家、校、社區“三維共育”模式,增強廉潔教育效果。家長的優秀品質是對孩子最好的教導,我們以“親子共讀”“廉潔家風”等活動,大力弘揚以廉立身、以廉治家、以廉教子的優秀文化傳統。社區尚廉有助于培養學生社會公德,我們利用社區資源開展“廉政文化文藝匯演”“綠袖標志愿服務”等活動,把廉潔理念融入日常生活,為青少年健康成長營造良好環境。
(作者單位:四川省成都市青羊區教育局)
責任編輯/肖茂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