凌明亮,黃仁術
(1.皖西學院 人事處,安徽 六安 237012;2.皖西學院 生物與制藥工程學院,安徽 六安 237012)
發展應用型本科院校既符合我國經濟發展和社會進步的要求,也是追趕國際高等教育發展、建設高等教育強國的需要。[1]而提高應用型人才培養質量,需要建設一支教育教學能力強,產學研結合、資政咨詢、服務社會等應用型人才培養能力強的“雙能型”師資隊伍。為此,各應用型地方高校紛紛采取有力的政策措施,加強專業教師的教育教學能力建設和產學研合作、資政咨詢等社會服務能力建設。隨著黨的十八大報告提出“促進創業帶動就業,做好以高校畢業生為重點的青年就業工作”,“加大創新創業人才培養支持力度,重視實用人才培養,引導人才向科研生產一線流動”,[2]各應用型地方高校又紛紛成立了大學生創新創業教育研究中心,在“雙能型”專業教師隊伍之外,建立了一支幾人到十幾人不等的創業指導教師隊伍。但實際上因指導教師數量限制,創業型人才培養無法全面推進。為此,開展創業型人才培養與“雙能型”師資隊伍建設的調查研究,具有一定社會意義。
本次調查研究向皖西學院有關應用型專業學生發放《大學生創業指導需求情況調查問卷》,以不記名方式填寫。調查問卷設計參考寧波大學創業型人才培養體系研究課程組的設計內容,[3]主要內容包括影響大學生擇業的主要因素、創業教育渴求的知識結構與專業教師的指導形式等。共發出問卷300份,收回281份,回收率為93.7%,回收問卷全部有效。
對各類影響因素的重要性進行5分制賦分,其平均分值見表1。調查統計結果經SSR法檢驗,發現專業教師是影響大學生擇業的首要因素,與其他因素影響差異極顯著(P<0.01);其次為父母,與其他因素影響差異也極顯著(P<0.01);第三為親友和自己;影響力最小的為創業指導教師、書本及影視案例。專業教師在影響大學生擇業的因素中占據首要地位,這與教師課堂內外的言傳身教息息相關;而創業指導教師對大學生擇業的影響力較小,這與高校創業指導教師隊伍數量少,無法全面推進創業教育及無法涉及專業教育有關。

表1:影響大學生擇業的主要因素情況調查統計表
對各類知識的重要性進行5分制賦分,其平均分值見表2。調查結果經SSR法檢驗,發現大學生認為創業型人才應具備的知識結構中,法律知識與商業知識占最重要地位,且遠遠高于專業知識與非專業知識(P<0.01);非專業知識相對于專業知識,指起到擴展知識面、培養敏銳的目光、對創業目標起輔助作用的知識,與專業知識同等重要。

表2:創業教育渴求的知識結構情況調查統計表
對專業教師有關指導形式的重要性進行5分制賦分,其平均分值見表3。調查結果經SSR法檢驗,發現大學生認為創業教育最渴求的專業教師指導形式為創業技能培訓,創業技能包括專業職業能力、經營管理能力、創業知識和綜合能力等與創業目標直接相關的能力,其重要性遠遠高于創業知識講授和開展創業競賽(P<0.01);其次為提供實習機會,提供到地方政府、大型企事業單位進行實習的機會是鍛煉大學生創業能力和獲取創業知識的一個渠道,其重要性遠遠高于開展創業競賽(P<0.01);重要性相對較低的為創業知識講授和開展創業競賽。

表3:創業型人才渴求的專業教師指導形式情況調查統計表
在大學生日常接觸的人員和媒介中,專業教師因在專業教育工作中與大學生朝夕相處,對大學生擇業的影響最大。在創業型人才培養工作中,大學生渴求加強法律知識與商業知識的教育;渴求專業教師將創業技能培訓融入實習實訓鍛煉中,這比創業知識講授和開展創業競賽更為重要。
為此,地方高校在專任教師隊伍建設工作中,一要推進青年教師導師制,以老帶新培養教學骨干,切實提高青年教師的教育教學水平;[4]二要推進教師國際化建設,每年通過國家公派、單位公派和科研合作等多種形式,選派優秀教師到國外大學、研究機構研修或參加國際學術會議,努力拓展教師國際視野,提高其掌握學科前沿動態的能力;三要推進教師社會化建設,鼓勵教師下企業脫產進修、參加國家組織的有關專業實踐技能培訓考試,切實提高教師技術指導和資政咨詢等社會服務能力;四要推進教師項目化建設,通過校地、校企科技合作平臺的共建,促動一批教師參與工程實踐、技術開發、產品研發,提高教師的科學研究水平和產學研合作能力;五要合理安排兼職教師的教學任務,加強校內外教師的合作與交流。
同時,地方高校在上述傳統的“雙能型”師資隊伍建設的基礎上,還應將創業教育融入專業教育,將創業技能培訓融入實習實訓鍛煉,著重打造教師的創業指導能力,以重新塑造一支教育教學及創業指導能力強,產學研結合、資政咨詢、服務社會等應用型人才培養能力強的“雙能型”師資隊伍。具體措施上,一是加強創業教育與專業教育的融合。地方高校應加強人才培養模式及師資隊伍建設方面的改革研究,將創業教育與專業教育相結合,構建專業創業教育體系,探索不同專業領域的獨特創業機會,鼓勵不同專業教師和學生的參與。[5]二是推廣創業教育課程的繼續教育。創業教育涵蓋了經濟學、管理學、營銷學等商業知識和工商法、稅務法、勞動合同法、經濟法等相關法律知識,是一個龐雜的系統。而目前我國高校開展創業教育的教師中,有不少是半路出家,因此開展全面的培訓顯得至關重要,地方高校應借助教育部“創業教育骨干教師培訓班”和團中央推廣的“KAB創業教育培訓”等平臺,[6]將創業教育融入到教師的崗位能力培訓中。三是強化教師下企事業單位掛職鍛煉。地方高校應加強與企事業單位的深度合作,鼓勵教師帶著項目深入企事業單位體驗創業過程,親身感受企業的運營管理,提高自身創業技能;同時與企事業單位的合作又為創業型人才培養提供了實習實訓基地。四是建立創業型教師工作激勵機制。專業創業型師資隊伍建設是一項關乎到大學生創業成敗的關鍵因素。地方高校應建立科學的績效評價體系,對在創業型人才培養工作中做出突出貢獻的教師,要按照既定的報酬標準予以獎勵,以營造良好的工作環境,激發教師的工作活力。
[1]潘懋元,車如山.略論應用型本科院校的定位[J].高等教育研究,2009,30(5):35-38.
[2]黨的十八大文件匯編[M].北京:黨建讀物出版社,2012.
[3]寧波大學創業型人才培養體系研究課程組.關于地方綜合性大學研究生創業型人才培養狀況研究問卷調查[DB/OL].http://www.doc88.com/p-37731360297.html,2011-05-22.
[4]凌明亮.應用型本科院校師資隊伍建設探討[J].黑龍江教育(高教研究與評估),2010,(10):53-54.
[5]朱曉蕓,梅偉惠,楊潮.高校創業教育師資隊伍建設的困境與策略[J].中國高教研究,2012,(9):82-85.
[6]陳立俊,駱守儉,倪煒.創業教育師資隊伍建設思考[J].當代青年研究,2011,(6):75-77,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