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山東省煙臺市實行黨員“雙管雙責”機制,是建設基層服務型黨組織的創新,取得了黨員創先爭優做奉獻、群眾受益得到實惠的顯著成效,樹立了黨員良好形象,提升了群眾滿意度。
[關鍵詞]服務型黨組織;實效性;雙管雙責
黨的基層組織是黨全部工作和戰斗力的基礎,是落實黨的路線方針政策和各項工作任務的戰斗堡壘。建設基層服務型黨組織,是黨的建設的創新性新課題。山東省煙臺市實行黨員“雙管雙責”,構建服務群眾長效機制,就是不斷探索基層服務型黨組織建設的創新實踐,它實現了黨員履職盡責做奉獻、群眾受益得實惠的有機統一,樹立了基層黨組織和黨員的良好形象,提升了群眾滿意度。
一、構建黨員“雙管雙責”機制的做法及其成效
所謂“雙管雙責”,就是黨員接受組織關系所在黨支部和登記活動黨支部雙重管理,履行崗位工作和群眾工作雙重職責。煙臺市構建黨員“雙管雙責”機制的工作經歷了試點到全面推行的過程,試點工作選擇了兩個不同特點的領域進行,這兩個領域的成功經驗各具特點,成為煙臺市實行的“雙管雙責”工作機制的普遍做法。
(一)煙臺市芝罘區以為民服務項目認領制為特點的“雙管雙責”做法與經驗
芝罘區在構建黨員“雙管雙責”工作機制過程中,主要是從黨員社區報道、項目認領、主題活動、融入中心、考核評價等方面入手,建立健全規范的制度和程序,確保了“雙管雙責”工作的有效推進和實施。一是組織黨員到基層一線報到登記,讓每名黨員真正在基層“安家落戶”。全區機關事業單位和住煙單位的黨員持“一卡一信一表”,即黨員卡、《黨員報到介紹信》、《黨員信息登記表》,到社區或“兩新”組織報到登記,黨員報到登記后,由接收地黨組織統一建立黨員檔案庫,分類設置特色黨支部。二是以“為民服務項目認領制”為抓手,實現黨員聯系服務群眾由“零散活動”向“打包服務”轉變。芝罘區結合社區實際,設置了10類4500多個便民服務項目,由社區登記活動黨支部和登記黨員來自主自愿認領,實現了黨員愛好特長與群眾利益需求的有機結合。三是強化主題實踐活動,緊密圍繞社區建設需要和群眾實際需求,設計活動載體和活動主題,擴大“雙管雙責”影響力和輻射面。四是主動融入中心工作,將“雙管雙責”工作與市、區中心工作進行整合對接,放大“雙管雙責”效果。五是建立社區寫實反饋、原單位督促指導、組織部門評優獎懲的“三位一體”考評管理體系,激發黨員服務群眾的內在熱情。
芝罘區黨員“雙管雙責”工作機制的特點是組織化程度比較高,從民意搜集到項目認領,再到完成情況評價,是一個嚴密、系統的組織體系,同時又充分考慮黨員個人專長,能夠有效發揮各方面的資源效能,具有較強的針對性、實效性。
(二)煙臺三站批發交易市場以創新駐市場單位黨員編組方式為特點的“雙管雙責”做法與經驗
中共煙臺三站批發交易市場黨委把公安、工商、稅務等駐市場管理單位的黨員,與市場經營業戶黨員一起,混編到不同的特色黨支部,使市場管理單位黨員和市場業戶黨員真正融入到一起,產生了良好的綜合效應。
煙臺三站批發交易市場的做法,是典型的區域化建黨的做法,使原來的條塊分割變成條塊結合,使一個區域內人員、資源有機整合到一起。他們的具體做法體現在五個方面:轉變黨組織建設和黨員教育管理理念,把黨委自管黨員和業戶流動黨員進行一體化的統一管理,形成基層黨組織建設與批發市場發展繁榮相互促進的黨建文化氛圍;以尋找失聯黨員為突破口,實行黨組織找黨員和流動黨員找娘家的雙向互找,建立黨員信息動態管理機制,及時有效地掌握黨員情況;突破傳統的按地域設置黨組織的模式,按照有利于黨組織和黨員發揮作用的原則,靈活動態地建立形式多樣的特色黨支部;抓好加強黨員教育管理這個基礎性工作,創新流動黨員管理模式,建立黨員教育、管理、服務相結合的機制;突破流動黨員發揮作用渠道窄的瓶頸,創新流動黨員履行職責、發揮先鋒模范作用途徑和方式方法,建立健全流動黨員保持先進性和純潔性長效機制。
(三)黨員“雙管雙責”取得了黨員創先爭優、群眾得到實惠的顯著成效
1.進一步提高了黨員的思想政治素質和發揮先鋒帶頭作用的能力。黨員“雙管雙責”機制切實尊重和保障了黨員在黨內的主體地位,強化了黨員的黨性觀念,黨員帶動和幫助群眾解決生產生活困難、化解矛盾糾紛促進穩定、參與社會公益事業的意識和能力明顯增強。
2.進一步強化了基層黨組織的戰斗堡壘作用。通過“雙管雙責”,基層黨組織的覆蓋面擴大,實現了無縫隙覆蓋,基層黨組織的創造力、凝聚力、戰斗力和服務群眾能力得到提高,贏得了群眾的信任和支持。
3.進一步融合了黨建工作與經濟社會發展之間的互促共贏的關系。 “雙管雙責”帶來了黨員素質能力的提高,基層黨組織戰斗堡壘作用的強化,其直接效果是推動了黨建工作科學化水平的提高,推動了抓好黨建促發展水平的提高。
二、黨員“雙管雙責”機制的創新及其啟示
“雙管雙責”是相對于傳統模式來說,是一個以黨員教育管理和發揮作用制度創新為抓手的全方位的創新,既是基層服務型黨組織的管理體制的改革創新,也是建立黨員發揮作用長效機制的一個創新,具有理論價值和實踐價值。
(一)創新之處
1.黨組織設置方式的創新,完善了組織網絡,有效擴大了黨的組織和工作的全社會覆蓋。靈活多樣的組織形式是黨員管理的基本方式和關鍵環節?!半p管雙責”在不改變黨員黨組織隸屬關系情況下,本著方便參加活動、便于發揮作用的原則,把黨員編入一個黨支部或多個黨支部,一個為組織關系所在黨支部,其他為登記活動的黨支部,從而形成黨員“一方隸屬、多重管理、全程作用”的新模式。
2.基層黨組織和黨員發揮作用方式的創新,基層黨組織的戰斗堡壘和黨員先鋒模范作用得到進一步發揮。實施“雙管雙責”,使黨員教育管理由“一維”向“多維”轉變,黨員無論在哪里都能及時接受組織管理,黨員作用的發揮擴展到“八小時以外”,從工作層面延伸到生活層面。既擴大了黨組織和黨的工作的覆蓋面,又提升了黨組織的生機活力和戰斗力、創造力、凝聚力,更提高了廣大黨員服務群眾的積極性和實效性。endprint
3.“兩新”組織黨建工作的創新,破解了“兩新”組織黨建難題,擴大了“兩新”組織黨的組織和工作覆蓋。煙臺市把構建黨員“雙管雙責”工作機制與在“兩新”組織中“建組織、擴覆蓋”工作緊密結合,通過從機關事業單位選派黨建工作指導員、聯絡員以及動員“隱形”黨員、“口袋”黨員主動亮明身份等辦法,壯大了“兩新”組織黨的力量。
4.流動黨員教育管理和發揮作用途徑的創新,破解了長期以來流動黨員教育難、管理難、發揮作用難的難題,流動黨員的先鋒模范作用得到有效發揮。通過黨員“雙管雙責”,實現了流入地和流出地黨組織對流動黨員的雙向管理、動態管理,做到了黨員不論居住、工作、生活在哪里,都能夠參加黨的組織,都能夠發揮好模范帶頭作用,真正使流動黨員在組織上找到了“娘家”,精神上找到了歸宿,形成了黨員與黨組織的良性互動、心靈共鳴。
5.服務群眾工作機制的創新,搭建了群眾服務平臺,進一步緊密了黨群干群關系?!半p管雙責”明確了黨員服務群眾職責,突破了黨員身份、工作單位和組織關系所在地等諸多限制,使黨員在社會大舞臺上亮身份、比貢獻、樹形象,特別是機關事業單位里的黨員,直接走進社會最基層“接地氣、增活力”,面對面地接觸和聯系群眾,幫助解決群眾的實際困難,讓群眾得到了實惠、感到了溫暖,拉近了與群眾的距離,增進了與群眾的感情。并且在深入基層、為群眾辦實事過程中了解了社會實際,豐富了工作經驗,提高了各方面的素質能力。
6.社會管理的創新,提升了社區黨組織社會治理能力,有力地促進了社區的和諧穩定。機關事業單位的黨員從機關走進基層,幫助基層做一些工作,充實了基層群眾工作和社會管理力量,為推動社區建設、改善社會治理增加了活力,有力地促進了社區的和諧穩定。
(二)深刻啟示
1.加強基層服務型黨組織建設必須以創新黨建工作理念為前提,樹立抓好黨建促中心工作的大黨建觀念,構建基層黨建文化的濃厚氛圍,激發廣大黨員保持先進性和純潔性的光榮感和使命感。所謂的黨建文化,是指各級黨組織開展黨建工作的價值觀念和規范制度等,是搞好黨建工作的精神動力。加強基層黨建文化建設,要圍繞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五位一體”的總體布局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以健全組織、完善制度、強化陣地、規范行為、營造環境為主要內容,實現基層服務型黨組織創建工作與經濟社會發展相互促進,互利共贏。“雙管雙責”機制的實行過程,也正是構建基層黨建文化過程,是基層黨建文化結出的碩果,既提升了黨的建設科學化水平,又有力地促進了基層社會的經濟發展、和諧穩定。
2. 加強基層服務型黨組織建設必須以創新黨建制度為根本,改革和完善基層黨組織的設置,建立有效多元的基層黨組織體系,打造黨員保持先進性和純潔性的平臺?!半p管雙責”機制根據發揮黨員作用具體實際,靈活設置黨組織,建立多樣化的特色黨支部,實現了黨的組織和黨的工作在社會各個層面和各個領域的全覆蓋,增強了基層黨組織的創造力、凝聚力和戰斗力,提高了廣大黨員的黨性觀念、主人翁感和發揮模范作用的主動性和實效性。
3. 加強基層服務型黨組織建設必須以創新工作方法為保障,強化對黨員的關懷服務,凝聚起廣大黨員的向心力、帶動力和輻射力。加強黨員隊伍建設重點是提高黨員素質,增強黨員隊伍的生機活力。“雙管雙責”機制真正做到了尊重黨員主體地位,保障黨員民主權利,把對黨員的教育、管理、服務融為一體,達到了增強黨員的黨員意識和黨性觀念、提高黨員素質能力的目的。
[作者簡介]曲春杰,男,中共煙臺市委黨校黨史黨建教研室,教授。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