閆滿成
近日,北京市委、市政府下發了《關于全面深化平安北京建設的意見》(以下簡稱《意見》),對在更高起點上全面深化平安北京建設進行了總體部署。我們要認真貫徹落實市委、市政府的決策部署,深入推進平安北京建設各項工作,努力為建設國際一流的和諧宜居之都創造安全穩定的社會環境。
充分認識市委市政府出臺《意見》的重要意義
平安是人民幸福安康的基本要求,是改革發展的基本前提。近年來,按照中央的部署要求,全市各級各部門深入推進平安北京建設,解決了一大批影響首都社會和諧穩定的突出問題,為保障人民安居樂業、維護首都社會穩定、服務經濟社會發展作出了突出貢獻。以勝利實現平安奧運和平安國慶為標志,圓滿完成了一系列大事安保任務,確保了各項重大活動的絕對安全;社會大局總體穩定,治安狀況持續向好,刑事發案平穩可控,城市秩序明顯改善,群眾安全感滿意度保持在較高水平;矛盾糾紛化解力度不斷加大,流動人口服務管理不斷加強,違法出租問題有效治理,特殊人群社會化幫扶體系逐步健全,各類和諧因素進一步增多;基層社會治理結構更加完善,平安創建活動不斷拓展,群防群治隊伍越發壯大,首都安全穩定的根基更加牢固。經過多年的發展完善,平安理念逐步深入人心,平安建設的地位作用不斷提升、體制機制不斷完善、內涵領域不斷拓展、基層基礎不斷夯實,平安北京的品牌效應日益顯現,平安北京建設已經成為黨委政府統籌安全穩定工作的重要載體和有效抓手。
當前,北京進入新的發展時期,市委、市政府提出要在更高起點上全面深化平安北京建設,并作為當前和今后一個時期首都安全穩定工作的一條主線常抓不懈,全面提升首都安全穩定工作水平。制定出臺《意見》主要基于以下幾點考慮:一是落實中央的新部署。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總書記的黨中央高瞻遠矚,對全面深化改革作出了一系列戰略部署,特別是把全面推進平安中國建設作為創新社會治理體制的重要內容,提出要堅持源頭治理、系統治理、綜合治理、依法治理,努力解決深層次問題,著力建設平安中國。做好首都安全穩定工作,必須認真貫徹落實中央的新部署新要求,按照創新社會治理、建設平安中國的總體安排,進一步拓展平安建設領域、豐富平安建設內涵,努力在更高起點上全面深化平安北京建設。二是適應首都的新形勢。當前,首都城市戰略的新定位、治理“城市病”的新挑戰、維護和諧穩定的新任務等,都對平安北京建設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我們必須在固化平安奧運、平安國慶等工作成果的基礎上,加強平安北京建設的頂層規劃和制度設計,努力推動平安北京建設在新時期取得新進展、新突破。三是順應群眾的新期待。平安是老百姓亙古不變的期盼,是最基本的民生需求,也是各級黨委、政府必須提供的最基本的公共產品。隨著首都經濟發展、社會進步,全市群眾對過上美好生活有新期待、對平安北京建設有新要求。我們必須順應群眾的新期待,把群眾對美好生活的向往作為奮斗目標,以群眾需求為導向,進一步全面深化平安北京建設,努力確保全市群眾更加安居樂業。
準確把握全面深化平安北京建設的目標和原則
全面深化平安北京建設,要認真貫徹黨的十八大、十八屆三中全會和習近平總書記系列重要講話精神,緊緊圍繞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的總目標,牢牢抓住影響社會和諧穩定的源頭性問題和影響群眾安全感的突出問題,以群眾需求為導向、以改革創新為動力、以科技信息為支撐、以法治手段為保障,堅持源頭治理、系統治理、綜合治理、依法治理,深入推進平安北京建設各項工作,切實維護首都安全穩定、促進社會公平正義、保障人民安居樂業。要通過深入推進平安北京建設,到“十二五”末,努力實現嚴重刑事案件、重大公共安全事故、重大群體性事件等得到有效控制,群眾安全感穩中有升,首都安全穩定總體狀況進入良性循環軌道;到2020年,努力實現“三升三降三個不發生”(即社會治理能力、治安防控水平、群眾安全感滿意度明顯提升,嚴重刑事案件、重大公共安全事故、重大群體性事件明顯下降,堅決防止發生危害國家安全和政治穩定的重大暴力恐怖事件、重大政治事件、重大個人極端事件),首都成為全國最安全、最穩定的地區之一。具體說,我們要牢牢把握以下幾點:
堅持首都意識、首善標準。要立足首都城市戰略定位,把維護穩定作為首要任務,落實“首都穩、全國穩”的政治責任,樹立首都意識、堅持首善標準,下先手棋、打主動仗,全力確保首都社會政治穩定,為履行好“四個服務”職能提供保障。
堅持法治保障、綜合施策。要把社會主義法治理念貫穿到平安建設始終,充分運用法治思維和法治方式,推動科學立法、嚴格執法、公正司法、遵法守法,綜合運用經濟調節、行政管理、道德約束、心理疏導、輿論引導等手段,科學高效地解決影響社會和諧穩定的問題。
堅持社會協同、群眾導向。要動員引導社會力量和廣大群眾有序參與平安建設,以群眾需求為導向,有效激發社會活力,充分發揮首都群防群治的優良傳統和人民戰爭的強大威力,筑牢平安北京建設的社會基礎和群眾基礎。
堅持科技支撐、創新驅動。要用創新的思維審視平安北京建設面臨的新情況新問題,充分應用現代信息科技手段,結合“智慧城市”建設和物聯網、視聯網等新技術,借鑒國內外標準化、規范化等現代管理模式,積極穩妥地推進理念、機制、方法創新。
堅持重在基層、重在建設。要以建設性的舉措強化基層基礎工作,從政策導向、力量配置、經費保障、工作機制等方面向基層傾斜,建立健全重心下移、力量下沉、保障下傾的工作機制,夯實平安北京建設可持續發展的根基。
堅持與時俱進、繼承發展。要在繼承多年來基層平安建設成功經驗的基礎上,緊緊圍繞全市中心工作,不斷拓展領域、豐富內涵,增強新時期平安北京建設的生機與活力。
大力實施全面深化平安北京建設六項工程
深入推進政治穩定維護工程,確保社會大局持續平穩。維護政治安全,事關黨的執政地位、國家核心利益,是平安建設的核心和保證,確保首都政治穩定是北京作為政治中心必須置于首位的特殊使命。健全完善維護國家安全工作機制,嚴密防范、嚴厲打擊境內外敵對勢力策劃實施的滲透、顛覆、插手利用等搗亂破壞活動,堅決維護首都政治安全。把反恐防暴納入首都綜治維穩工作體系,健全專群結合的反恐維穩情報信息工作機制,構筑黨政統一領導、部門分工負責、專門工作與群眾路線相結合的社會化反恐防暴工作格局。加強社會面整體防控,以社會面整體安全確保政治中心區和重大活動安全。加強信息網絡安全管理,完善互聯網維穩工作模式,構建正面引導與依法管理相結合的網絡輿論工作格局。
深入推進社會治安防控工程,確保治安秩序更加良好。黨的十八屆三中全會要求創新立體化社會治安防控體系,全面加強社會治安工作。依法懲治違法犯罪活動,加大命案打擊破案力度,堅決打擊發生在群眾身邊、直接影響群眾生產生活安全的犯罪活動。深化打防管控一體化建設,健全專群結合、點線面結合、網上網下結合、人防物防技防結合的立體化治安防控體系,提高動態化條件下駕馭社會治安局勢的能力。加強重點行業安全管理,嚴防發生重特大安全事故。圍繞治安問題高發地區和群眾關心的突出治安問題,加強社會治安重點整治。加強公共安全領域綜合治理,保障城市運行安全。
深入推進矛盾預防化解工程,確保重大矛盾明顯下降。預防和化解矛盾的效果,是檢驗社會治理水平高低的重要標志。加強社會矛盾源頭預防和排查化解,健全重大決策社會穩定風險評估機制,最大限度把矛盾糾紛防范于未發、解決在萌芽。完善人民調解、行政調解、司法調解深度融合的多元調解體系,2020年以前在矛盾多發領域實現行業性、專業性調解組織全覆蓋。加強和創新信訪工作,建立統一的信訪網絡綜合服務平臺,全面落實逐級信訪制度,深入推進涉法涉訴信訪改革。
深入推進人口服務管理工程,確保全市人口和諧有序。人口調控是當前和今后一個時期市委、市政府的重點工作,也是治理“城市病”的關鍵環節。堅持以業控人、以房管人、以證管人,綜合運用經濟、法律、行政等多種手段加強調控,努力實現常住人口增速明顯下降的目標。健全統籌領導、分工負責、齊抓共管的流動人口服務管理體系格局,加強流動人口基礎信息采集登記和動態監測,依法開展違法出租特別是群租問題的治理工作,積極穩妥推進實施居住證制度,切實維護流動人口合法權益。加強特殊人群和重點青少年服務管理,健全完善社會化幫扶體系。
深入推進社會治理創新工程,確保治理能力明顯提升。創新社會治理體制,需要不斷加強和完善黨委領導、政府負責、社會協同、公眾參與、法治保障的社會治理格局。健全人民團體、社會組織、企事業單位參與社會治理機制,完善以城鄉社區黨組織為核心、以群眾自治組織為主體、社會各方廣泛參與的基層社會治理體系。動員群眾廣泛參與,加強首都群防群治隊伍建設,規范街道、社區各類協管力量,調動社會力量參與平安北京建設。強化法治保障,全面貫徹落實依法治國基本方略,盡快出臺一批重點領域的政府規章和地方性法規,依法解決社會治理難點問題,運用法治思維和法治方式推進平安建設。
深入推進基層基礎建設工程,確保平安建設根基牢固。深化平安建設,重點在基層、難點在基層、希望也在基層。加強社區網格化和村莊社區化建設,在全市范圍內實現全覆蓋。加強基層綜合服務管理平臺建設,健全完善對群眾求助、投訴、報警的聯動受理和處理反饋機制。加強綜治維穩信息系統建設,推進平安建設與智慧城市建設深度融合。以人民群眾對平安的需求為導向,深入開展多種形式的基層平安創建活動,積極推進行業平安創建活動向新領域、新群體延伸,努力以小平安累積大平安。
統籌推進全面深化平安北京建設各項工作
統籌各方面資源和力量,對社會治安進行綜合治理,是我國的特色和優勢,也是平安建設深入開展的根本保證。全面深化平安北京建設,關鍵是要加強統籌、做好協調、整體推進、形成合力,努力構建黨政領導、綜治協調、部門負責、社會協同、公眾參與的工作格局。
堅持黨政領導。各級黨委、政府要進一步提高思想認識,牢固樹立發展是第一要務、穩定是第一責任的理念,把全面深化平安北京建設納入經濟社會發展規劃,列入黨委、政府重要議事日程,納入黨委、政府工作督查范圍,切實擔負起維護一方穩定、確保一方平安的重大政治責任。
綜治統籌協調。各級綜治組織在全面深化平安北京建設中承擔著統籌協調的職能,要充分運用綜治體制機制優勢,推動平安北京建設各項工作落實。要把平安北京建設作為綜治考評主要內容,用足用好綜治領導責任制各項政策,加強考核結果在黨政領導班子、領導干部綜合考核和年度考核中的運用,進一步加大領導責任查究力度。
落實部門責任。各部門、各單位要按照“誰主管、誰負責”的原則,進一步厘清職責任務,研究制定本部門、本單位參與平安北京建設的實施意見和實施項目,分領域、分系統、分行業抓好各項工作部署和措施落實,確保平安建設與業務工作同規劃、同部署、同檢查、同落實。要完善部門協作機制,加強溝通協調,強化資源共享,建立健全矛盾聯調、問題聯治、治安聯防、工作聯動、平安聯創、實績聯考的工作機制,形成齊抓共管的工作合力。
強化社會協同。發揮社會協同作用,重在健全社會各方參與平安建設的機制,激發社會活力。要充分發揮人民團體作為“樞紐型”社會組織的骨干作用,推行“參與式協商”社區自治模式,加大對社會組織的培育扶持力度,打造服務新經濟組織及員工的一站式工作平臺,引導企事業單位自覺履行社會責任,形成黨、政府與社會力量互聯、互補、互動的工作網絡。要推進政府向社會力量購買服務工作,培育鼓勵社會力量參與平安北京建設。
推動公眾參與。平安北京建設是廣大人民群眾自己的事業。要堅持人民主體地位,緊緊依靠人民群眾,善于運用民意導向,推動各項工作向縱深發展,為平安北京建設贏得最廣泛、最可靠、最牢固的群眾基礎。要動員組織廣大群眾充分發揮自身的積極性、主動性、創造性,依法實行自我管理、自我服務,努力實現民事民議、民事民辦、民事民管,形成平安建設人人參與、平安成果人人共享的生動局面。
(作者:中共北京市委政法委副書記、首都綜治辦主任)
責任編輯:葉再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