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4年10期
刊物介紹
《前線》雜志是中共北京市委主管主辦的黨刊。創刊于1958年11月,由彭真同志題寫刊名,鄧拓同志任主編。“文革”初期被迫停刊。1981年中共北京市委創辦了機關理論刊物《學習與研究》。1995年7月,市委決定恢復《前線》刊名,《陣地》雜志并入《前線》。《前線》作為北京市委的機關刊物,以各級黨政機關和企事業單位的領導干部,黨的理論和宣傳工作者為主要閱讀對象。《前線》恢復刊名以來,始終堅持以“從現實生活中提出問題,從政治思想理論上回答問題,力求‘解渴’管用”為辦刊宗旨,以鮮明突出的理論性、思想性、指導性和針對性為辦刊方針,堅持以馬列主義、毛澤東思想、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為指針,全面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認真貫徹黨中央、國務院對北京市工作的一系列指示精神,適應改革開放新形勢下加強黨的先進性建設和執政能力建設的需要,突出理論宣傳和理論學習輔導,突出對首都改革發展實際問題的研究,發表了一系列理論聯系實際的文章,其中不少文章被全國性報刊轉載。
前線
理論研究
- 在法治中國建設中承擔起我們的責任
- 黨的十八屆四中全會將研究全面推進依法治國重大問題
- 以法治思維和改革精神推進嚴格規范執法
- 推進科學立法完善法律體系
- 法治建設關系國家治理的全局
- 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的選擇與啟示
- 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國際影響力從何而來
- 改革的歷史性進轉
- 西方話語陷阱與西方網絡自由
- 全球首個G20智庫年會機制在京啟動
- 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專家談
- 新常態的冷思考
- 優化產業結構之憂
- 儒學的當代新形態
- 中國文化產業投融資的現狀與趨勢
- 體育領域的“中國精神”
- 傳統媒體與新興媒體融合發展研討會暨2014全國黨刊年會召開
- 讓大數據成為提升社會治理水平的推手
- 強化互聯網思維推進媒介融合發展
- 使農業轉移人口真正融入城市
- 在法治中國建設中承擔起我們的責任
- 黨的十八屆四中全會將研究全面推進依法治國重大問題
- 以法治思維和改革精神推進嚴格規范執法
- 推進科學立法完善法律體系
- 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的選擇與啟示
- 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國際影響力從何而來
- 改革的歷史性進轉
- 西方話語陷阱與西方網絡自由
- 全球首個G20智庫年會機制在京啟動
- 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專家談
- 新常態的冷思考
- 優化產業結構之憂
- 儒學的當代新形態
- 中國文化產業投融資的現狀與趨勢
- 體育領域的“中國精神”
- 傳統媒體與新興媒體融合發展研討會暨2014全國黨刊年會召開
- 讓大數據成為提升社會治理水平的推手
- 強化互聯網思維推進媒介融合發展
- 使農業轉移人口真正融入城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