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 晶 河南省浚縣人民醫院婦產科 456250
輸卵管妊娠是一種常見婦產科疾病,當前臨床上治療輸卵管妊娠患者的方法主要有藥物保守治療、手術保守治療及腹腔鏡手術[1]。本文通過對本院近年來收治的119例輸卵管妊娠患者采取三種不同的治療方法進行治療,并對患者術后卵巢功能和生育結局進行分析探討,旨在為臨床研究提供可靠的證據。現將結果匯報如下。
1.1 一般資料 隨機選取我院2010年7月-2013年11月期間收治的輸卵管妊娠患者119例,年齡分布為19~42歲,平均年齡為(27.5±4.0)歲,其中首次妊娠57例,52例患者流產次數在1~2次,10例患者流產次數在3~8次,所有患者入院時均由血β-人絨毛膜促性腺激素及陰道B超確診為異位妊娠,其中不孕病史者17例,宮外孕病史者7例,盆腔手術史者22例。將所有患者隨機分配為三組,三組患者的年齡、病史及病情等一般資料對比差異無顯著性(P>0.05)。
1.2 方法 A組(43例)患者采用藥物保守治療:每隔1d給予患者50mg甲氨蝶呤,連續4次;B組(60例)患者實施輸卵管切除術,其中開腹手術10例,腹腔鏡手術50例;C組(16例)實施患側輸卵管保留手術,其中開腹手術3例,腹腔鏡手術13例。手術結束第1、3、6個周期,在患者月經后第3天對其雌二醇、黃體生成素及卵泡刺激素水平進行測定,同時采用陰道B超對患者卵巢體積及竇卵泡數進行測定。在治療結束后第3個月經周期對患者實施子宮輸卵管碘油造影,對輸卵管暢通情況進行評估。
1.3 統計學方法 本文采用統計學軟件SPSS13.0對所有數據進行分析處理,采用χ2檢驗對計數資料進行檢驗,P<0.05時認為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2.1 三組患者術后生殖激素水平對比 見表1。由表中數據可知,A、C兩組患者治療后各項生殖激素水平較B組明顯降低,差異具有顯著性(P<0.05);A、C兩組患者治療后生殖激素水平對比差異無顯著性(P>0.05)。

表1 三組患者術后生殖激素水平對比結果
2.2 治療后三組患者竇卵泡數及卵巢體積結果對比 見表2。由表中數據可知,治療結束后B組患者的竇卵泡數及卵巢體積明顯少于其他兩組患者,差異具有顯著性。
2.3 三組患者生育結局對比 見表3。由表中數據可知,腹腔鏡手術組患者術后妊娠率明顯高于開腹手術組,差異具有顯著性(P<0.05);B組患者較C組患者其術后宮內妊娠率較低,重復異位妊娠率較高,差異具有顯著性(P<0.05)。

表2 術后患者卵巢體積及竇卵泡數對比結果

表3 三組患者術后生育結局對比
當前臨床治療輸卵管妊娠患者的首要問題在于如何采取有效措施保留患者的生育能力。研究表明,機體性激素水平同卵巢功能之間存在一定關聯,當卵巢功能下降時,機體雌二醇、黃體生成素及卵泡刺激素水平會出現升高現象[2]。本文中,B組(輸卵管切除)患者術后雌性激素水平較其他兩組患者明顯升高,表明卵巢功能會受到輸卵管切除術的影響。另一方面,B組患者術后竇卵泡數及卵巢體積較其他兩組也有明顯減少,同樣表明輸卵管切除術會對卵巢功能造成不利影響,因此,對于要求生育的患者,應盡量實施保守手術,避免對患者卵巢功能造成傷害[3]。
當前,腹腔鏡技術被廣泛應用于臨床治療,本文中13例患者行開腹手術,63例患者行腹腔鏡手術。術后結果分析表明,腹腔鏡組患者的輸卵管通暢情況明顯優于開腹組患者。另一方面,腹腔鏡手術組患者術后妊娠率明顯高于開腹手術組,差異具有顯著性。表明采用腹腔鏡手術能夠更好地對患者的生育功能進行保護。筆者認為這主要是由于采用腹腔鏡進行手術,避免了主要臟器暴露于空氣中造成感染或接觸性損傷,同時能夠避免發生術后輸卵管粘連,因此能夠對輸卵管功能起到一定保護作用,從而改善患者術后生育結局。
綜上所述,在輸卵管妊娠后治療的各種手術方法中,腹腔鏡手術較開腹手術對患者生育結局的影響更低,保留輸卵管手術患者術后妊娠率明顯優于輸卵管切除術患者。
[1]陳鶯.輸卵管妊娠合并卵巢囊腫的臨床特征與治療〔J〕.當代醫學,2012,18(4):99.
[2]薛勤,鄒大中,張熾敏.富血供輸卵管妊娠與卵巢粘連伴雙子宮畸形的超聲表現1例〔J〕.中國醫學影像技術,2011,27(12):2464.
[3]徐永紅,尹秀鳳,楊慧云,等.不同治療方法對輸卵管妊娠后生育結局與卵巢功能影響的研究〔J〕.中國計劃生育和婦產科,2013,5(3):29-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