黎海東 曾麗雯 鄭 丹 洪卓凡
1 中山大學附屬第一醫院東院檢驗科,廣東省廣州市 510700; 2 廣州金域醫學檢驗中心有限公司
糖尿病是危害人類的較為常見的慢性疾病[1],需終生維持治療。糖化血紅蛋白是紅細胞中血紅蛋白與葡萄糖持續不可逆的進行非酶促蛋白糖基化反應的產物[2],可反映距離檢測日期120d內的平均血糖水平。臨床也常將其水平含量作為判斷病變控制情況的重要指標之一。本文筆者對307例糖尿病確診患者進行糖化血紅蛋白的檢測,并與300例體檢正常者的檢測結果進行比較分析,現介紹如下。
1.1 一般資料 隨機抽樣選取2012年10月-2013年9月的307例糖尿病確診患者作為研究組,男179例,女128例;年齡53~75歲,平均年齡(62.08±9.15)歲;病程6個月~30年,平均(13.66±8.63)年;空腹血糖7.5~9.6mmol/L,平均(8.26±1.31)mmol/L;餐后2h血糖11.5~14.3mmol/L,平均(12.86±4.93)mmol/L;其中微血管病變112例,非微血管病變195例。并采用相同方式選取同期的300例體檢健康者作為對照組,男176例,女124例;年齡50~78歲,平均年齡(61.73±9.22)歲。兩組年齡、性別差別不明顯,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對所有入選對象都進行糖化血紅蛋白的檢測:入選對象均在清晨采集靜脈血液2ml,并加入EDTA-K2抗凝劑,然后放置于封閉試管內,2h后采用日本東曹 HLC-723G8糖化血紅蛋白分析儀進行以及北京利德曼公司生產的專用試劑盒進行糖化血紅蛋白的測定。將所有檢測結果進行分析。
1.3 統計學處理 本文所有數據均由SPSS13.0數據分析軟件處理而得,計量資料用(±s)表示,差異性比較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比較用χ2檢驗,以P<0.05為表示結果具有統計學意義。
研究組糖化血紅蛋白水平高于對照組;研究組中微血管病變患者糖化血紅蛋白高于非微血管病變患者,詳見表1、表2。
表1 研究組與對照組糖化血紅蛋白檢測結果比較(±s)

表1 研究組與對照組糖化血紅蛋白檢測結果比較(±s)
組別 n 糖化血紅蛋白(%)t P研究組對照組307 300 8.93±1.06 4.57±1.16 49.039 <0.01
表2 微血管病變與非微血管病變患者糖化血紅蛋白(±s)

表2 微血管病變與非微血管病變患者糖化血紅蛋白(±s)
組別 n 糖化血紅蛋白(%)t P微血管病變組非微血管病變組112 195 9.28±1.35 6.14±1.42 27.925 <0.01
隨著生活水平的改善及不良飲食結構的增多,使得糖尿病的發病率呈現逐漸上升的趨勢[3]。該病作為威脅人類健康的三大慢性疾病之一[4],病因和發生機制尚不完全清楚,且早期病情較為隱匿,無明顯的臨床癥狀。控制血糖水平是該病治療的關鍵,因此在治療過程中常需進行血糖水平的檢測。但血糖水平檢測較易受到藥物、飲食、情緒等因素的影響[5],且只能反映患者的實時血糖水平,對完善的判定病情具有一定局限性。糖化血紅蛋白作為細胞膜與紅細胞內血紅蛋白β-鏈纈氨酸結合形成的產物[6],在2010年被美國糖尿病協會作為糖尿病篩查和診斷的指標[7]。人體內紅細胞的壽命一般為120d,血液中糖化血紅蛋白的含量在紅細胞凋亡前的一段時間內常處于恒定狀態[8],故糖化血紅蛋白可較好的反映距離檢測日期前120d內的血糖水平,且其檢測不受空腹、治療等因素的影響,是判斷血糖控制的理想指標。本組資料內的307例糖尿病確診患者與300例體檢正常者進行比較,糖尿病患者的糖化血紅蛋白水平為(8.93±1.06)%,明顯高于正常者的(4.57±1.16)%,P<0.01。
機體長時間受高血糖狀態的影響,細胞的變形能力降低,黏附性增加,微血管血流減慢或堵塞,導致管腔變形、硬化等,患者最終并發微血管病變。因此,延緩微血管病變仍依賴于血糖水平的控制情況,仍需積極的對患者進行血糖水平的監測。本組資料中112例微血管病變患者糖化血紅蛋白水平為(9.28±1.35)%,明顯高于非微血管病變的195例患者的(6.14±1.42)%,P<0.01,提示糖化血紅蛋白增高的患者發生微血管病變的可能性更大。
綜合本次分析,糖尿病作為一種威脅人類健康的常見疾病,血糖水平的檢測和控制具有重要的意義。常規的空腹血糖檢測不但只能反映短時間內的血糖水平,還受諸多因素的影響。糖化血紅蛋白在體內保持恒定狀態可達120d左右,且不受飲食、藥物等因素的影響,是治療過程中了解血糖水平控制情況的理想指標,同時其測定還可對微血管病變進行提示。因此建議臨床對糖化血紅蛋白增高者積極進行干預,以防止或延緩微血管病變的發生。
[1]韓學貞.96例Ⅱ型糖尿病患者尿微量白蛋白糖化血紅蛋白檢測結果分析〔J〕.中國實用醫藥,2010,5(21):121-122.
[2]羅莎,郭健.糖化血紅蛋白檢測標準化〔J〕.實用醫院臨床雜志,2012,9(3):8-11.
[3]Yang SH,Dou KF,Song WJ.Prevalence of diabetes among men and women in China〔J〕.N Engl J Med,2010,362(25):2425.
[4]郭莉,郭慧淑,劉越堅,等.糖化血紅蛋白檢測在糖尿病診治中的臨床價值〔J〕.中國老年學雜志,2013,33(4):920-921.
[5]李志堅,李言飛,孫勇.糖化血紅蛋白及c-肽檢測對2型糖尿病的臨床價值〔J〕.醫學理論與實踐,2011,24(19):2352-2353.
[6]夏勇,李衛寧,鄒德學,等.HLC-723G7糖化血紅蛋白分析儀性能的評價及其在糖尿病篩查的應用〔J〕.中國實驗診斷學,2009,13(12):1718-1721.
[7]王小平.糖化血紅蛋白在糖尿病患者中的應用價值〔J〕.國際檢驗醫學雜志,2012,33(23):2923-2924.
[8]彭湘杭,楊銳,艾雅琴,等.糖化血紅蛋白與空腹血糖診斷糖尿病效果比較〔J〕.廣東醫學,2011,32(7):863-8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