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凡
一、均衡飲食
減少脂肪,特別是飽和脂肪,是十分重要的。然而并不是所有的脂肪都會造成同樣的危機。魚類脂肪蘊含豐富的脂肪酸,包括EPA及DHA,均能夠保護心臟。調查顯示,經常吃魚的人,比那些經常吃飽和動物脂肪的人患上心臟病的機會低。深海魚油是全天然的保健品,含有乳化分解油脂,可增進血液循環,減少脂肪在血管內壁的滯留,消散粥樣硬化斑,防止血管內膜損傷,預防和治療心臟病。
凡刺激性食物和興奮性藥物,都會給心臟帶來一定的負擔,故應戒煙少酒,不宜大量飲濃茶,辣椒、胡椒等物也要適量,對于咖啡因、苯丙胺等興奮藥物也須慎用。
心臟病是可以預防的。攝取足夠營養(包括保護心臟的營養素),能助你保持身心壯健。長期的飲食調查報告顯示,若干營養跟心臟病間有關系。美國1980年做過大型普查,維生素E確具降低罹患心臟病的機會的作用。在這次調查中,那些每天服用100毫克維生素E的人較少患有心臟病。其他能夠改善心臟健康的抗氧化營養素包括維生素C和胡蘿卜素,若日常攝取不足的話,便會嚴重影響心臟的健康。近日有研究指出:血液內高胱氨酸的提升,對心臟健康亦大有影響。然而若干維生素B類的營養素能幫助降低這種氨基酸的水平,其中包括維生素B6、B12、葉酸等。另一種營養素礦鎂在保護心臟方面也扮演很重要的角色,礦鎂可以在心臟細胞內找到。若它的水平下降,心臟便無法維持正常的節拍和收縮,這會導致心跳失常,更可能導致心臟病發。
二、情緒平穩
若七情過極,則可使心神受傷。情志變化分屬五臟,但總統于心,故應保持七情平和、情緒樂觀,避免過度的喜怒、憂愁等不良情緒,尤其是大喜、暴怒直接影響心之神明,進而影響其他臟腑功能。情緒受壓會導致身體出現生理變化,腎上腺素分泌大量荷爾蒙,加速呼吸和心跳,并使血壓和血糖的水平上升,同時釋放更多的高能量脂肪到血管去應付能量的需求,而這些荷爾蒙也會增加血小板的濃度,從而引發心臟病。慢性憂郁或持續的緊張,可刺激交感神經興奮,易致心跳快速、血管收縮、冠狀動脈痙攣,冠脈血管阻力加大,血壓上升,血流減少而加劇心肌缺血少氧,其心肌梗死率較樂觀又豁達者高70%左右。
對于生活中的重大變故,宜保持冷靜的頭腦,既不可漫不經心,又不必操之過急,以保證穩定的心理狀態。
三、堅持運動
每天最好堅持不短于30分鐘的活動,可一次性完成,或分3次進行,每次10分鐘,可進行跳繩、舞蹈、騎車、步行等鍛煉。經常參加運動鍛煉,可以增強冠狀動脈的血流量,對心臟大有益處。經常參加運動和體力勞動的人,心肌功能要比不活動的人強壯得多。太極拳、導引、氣功、散步、中慢速度的跑步、體操、騎自行車、爬山、游泳等,都適用于心臟的保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