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先均
(達州職業技術學院,四川 達州635001)
肘關節骨折是臨床較為常見的疾病,占所有骨關節損傷的首位。而骨折治療常采用切開復位內固定,固定是骨折愈合的關鍵。但制動使關節周圍健康組織所受應力下降,容易發生關節功能障礙。為防止術后粘連,改善肘關節功能,術后康復訓練是關鍵。通過康復訓練能增加關節軟骨營養和代謝活動,有利于軟骨組織的再生和功能活動,清除關節內壞死組織,加速關節軟骨和關節周圍組織(肌腱、韌帶)的損傷修復。關節活動可刺激軟骨細胞增生,也利于血液中未分化細胞向軟骨細胞轉化,修復關節軟骨,緩解關節創傷或術后引起的疼痛。為取得良好的康復訓練效果,設計一種簡便的家庭、醫院兩用的康復器械十分必要。
根據肘關節的生理功能,要恢復關節的活動度,必須牽引關節內、外攣縮和粘連的組織韌帶等。為此我們要設計2個活動臂,這2個活動臂將與前臂和上臂固定,能在0°~140°范圍自由屈曲,并在任意角度固定或鎖死,這種固定狀態還需方便解除。能實現該運動的主要方案有齒輪副傳動、蝸輪蝸桿副傳動、螺紋副傳動和平面四桿機構等。齒輪副傳動具有嚙合緊湊、傳動平穩、傳動力矩大等優點,但其傳動比受設計結構和空間限制,一般每級傳動比不宜大于7,且加工、裝配精度要求較高,無自鎖機構,所以本設計未采用。蝸輪蝸桿副傳動具有傳動比大、可自鎖、加工成本低等優點,要省力則要求具有很高的傳動比,故體積大。螺紋副傳動具有結構簡單、加工方便、可自鎖等優點,本設計采用螺紋副傳動機構實現。
該方案完成后,系統原理如圖1所示。

圖1 康復機械原理圖
其工作原理為:螺桿9和軸套8組成螺紋副,當螺桿9轉動時,軸套8上下滑動,帶動上臂支撐臂1和前臂支撐臂7上下運動及繞軸套上鉸鏈轉動,從而帶動上臂和前臂分別繞鉸鏈3和鉸鏈4轉動,改變上臂支架和前臂支架角度。同時,通過解除前臂滑塊6的鎖死機構,使前臂滑塊6在前臂支架上自由滑動,達到一鍵解除的目的。
螺紋副傳動的主要參數包括螺紋行程、支撐臂長度、前臂和上臂支撐架長度及鉸鏈聯接位置等。
根據人機工程學相關尺寸規定(GB/T10000—1988),取適中身材,成年男性(18~60歲,以下同)前臂長237mm,成年女性為213mm;成年男性上臂長313mm,成年女性為284mm??紤]到上臂長包含肩關節等部分,且綜合男性、女性通用問題,來設計選取上臂支撐架(從兩臂交點到末端距離)和前臂支撐架的長度。
確定鉸鏈聯接位置主要考慮兩點:省力和設計空間尺寸。從省力的角度看,鉸鏈應該靠近臂的末端,即遠離肘關節。而從設計空間尺寸看,鉸鏈需靠近肘關節。這是一對矛盾,而且前臂支架和鉸鏈的位置可調,所以沒有確定。但是為了傳動的穩定,在鎖死手柄鎖死后傳動,一般要求兩臂鉸鏈聯接點對稱。應綜合考慮這些情況來確定鉸鏈聯接位置。
由鉸鏈位置及前臂和上臂支撐架長度可以確定支撐臂的長度。
螺紋行程由上臂鉸鏈聯接位置、支撐臂長度和運動角度范圍決定。作螺紋傳動運動簡圖及角度和螺紋長度關系曲線,計算出上臂支架的運動范圍,從而確定螺紋副中螺桿的螺距及螺紋頭數。
該系統具有如下優點:
(1)可旋轉角度大。轉動螺桿9,可以帶動上臂和前臂在0°~180°范圍內轉動,而人的上臂和前臂屈伸角度一般在0°~140°之間,該系統能充分滿足使用要求。
(2)自鎖。轉動螺桿9,帶動上臂和前臂分別繞鉸鏈3和鉸鏈4轉動,改變上臂支架和前臂支架角度。由于螺紋的自鎖特性,當系統運動到一定角度后,系統能自動鎖死,不需要其他任何鎖死結構。這樣就能較長時間地使上臂和前臂保持在該屈伸角度,有利于肘關節的被動牽引康復。
(3)可以一鍵解除。在前臂滑軌與前臂支架設計有一個放松與鎖緊的旋鈕,系統工作時鎖緊該旋鈕,使前臂支架與前臂滑軌之間的移動副失效。此時,轉動螺桿9帶動上臂支架2與前臂支架5繞各自的鉸鏈轉動,正常牽引肘關節到我們所需要的角度。牽引一旦完成,拆除該系統與肘關節的固定,放松前臂滑軌上的鎖緊旋鈕,滑塊6可以在前臂支架5上自由滑動,就可以自由地收折該裝置。
(4)傳動比大,省力。螺桿采用普通傳動螺紋,取螺紋螺距P=1.5mm,采用雙頭,即螺桿旋轉一圈,軸套上升3mm,上臂和前臂之間夾角在0°~140°變化時,單邊變化范圍0°~70°,螺紋副運動距離約為50mm,即螺桿需運動50/3=16.7圈,所以傳動比為16.7×360/70=85.9。由于傳動比大,轉動螺桿就很輕便。
(5)角度連續可調。該系統是通過螺紋傳動來改變上臂與前臂之間的夾角,由于螺紋傳動的連續性,使得上臂和前臂之間的角度連續可調。
(6)該系統的多個零件可以采用標準件,市場上就可以買到,其他多數零件設計、加工都很簡單,裝配方便,制造生產價格就很便宜。材料可以采用塑料或鋁合金板料,重量就很輕。
綜上所述,該系統在醫院與家庭的肘關節康復中都有廣闊的應用前景。
[1]張錦明,李麗偉,金峰.肘關節屈曲康復器的設計及應用[J].中國臨床康復,2005(22)
[2]馬國華,楊淼.韌帶斷裂及骨折后膝關節功能障礙的康復治療[J].中國現代醫生,2009(1)
[3]蘆銘,劉志成.老年骨科康復器械4款設計[J].中國組織工程研究與臨床康復,2008(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