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 鋒 曹訓訓
(中國船舶重工集團公司第712研究所,湖北 武漢430064)
在工業生產過程中,有很多地方需要對液位系統進行液位控制,使之高精度地保持在給定的數值。傳統的控制技術越來越不能滿足生產實踐的需要。廣義預測控制(GPC)對系統的模型精度要求低,并且有良好的跟蹤性能及較強的魯棒性,但由于其要求在線求解丟番圖方程和矩陣求逆運算,計算較復雜,嚴重影響了其實時性能。本文在基本廣義預測控制方法基礎上設計出了一種新的基于RBF網絡的直接廣義預測控制算法,并將其應用至水箱液位系統控制中。
設被控對象采用如下模型描述:


u(k)、y(k)分別表示被控對象的輸入和輸出,Δ=1-z-1表示差分算子。
廣義預測控制的目的是使被控對象的輸出y(k+j)盡可能地跟蹤參考序列yr(k+j)(j=1,2,…,N),且希望控制增量的變化不能太劇烈,因此,性能指標函數取為如下形式:

其中,N為預測時域長度,一般應大于B(z-1)的階次,或近似等于過程的上升時間;Nu為控制時域,一般選Nu<N;λ為控制加權因子;當Nu≤j≤N 時,Δu(k+j)=0,表示在Nu步以后控制量不再變化。
為了得到j步以后輸出y(k+j)的最優預測值,引入丟番圖方程[1],則得到最優預測輸出量:

將式(2)對Δu(k)求導并令其為0,得到廣義預測控制增量為:


本文在設計控制器時利用k時刻已知的輸出誤差來修正期望輸出,然后代替ZTu(k)中的期望輸出yr(k+i)。式中,Wi為修正系數。

引理1:定義廣義誤差N步預測為:

式中,QT1為(GTG+λI)-1的第一行;當且僅當 Δu(k)由式(4)定義時,eg(k+N)=0[2]。
若被控對象參數未知,控制律不能根據式(4)獲得,可以直接利用形式如f(x)=θTS(X)[3]的 RBF網絡逼近式(4),得如下RBF網絡廣義預測控制器:

在廣義預測中,當被控對象參數已知時,由引理1知,使廣義誤差eg(k+N)=0的控制律Δu(k)就是廣義預測控制律,因此用廣義誤差eg(k)對控制律Δu(k)中的參數即RBF網絡權值θu(k)進行自適應調節,就能夠保證序列{eg(k)}的收斂性。取自適應律辨識算法為:

由于被控對象參數完全未知,由式(5)知廣義誤差eg(k)無法算出,可以首先獲得eg(k)的估計值^eg(k),然后通過保證序列收斂到原點的小鄰域內來達到控制目的。
由式(5)得到廣義誤差估計值^eg(k)為:


在實際液位系統控制中,考慮到系統特點,采取以下措施加以改進:
(1)液面是一個隨機波動的過程,具有不穩定性,對系統的輸出值會造成一定的高頻干擾,可采用如下一階濾波器消除高頻干擾:

式中,yf(k)為k時刻經過濾波后的系統輸出值;y(k)為k時刻實際檢測到的系統輸出值;φ為濾波平滑系數。
(2)液位系統的調節閥具有一定的靈敏度,若控制器輸出變化的絕對值太小,則調節閥不會有反應。因此,本系統中若|Δu(k)|≤0.1,則置Δu(k)為0,同時設定了控制器u(k)的范圍;若|u(k)|≥1,則置u(k)為1。
設由實驗得到的雙容水箱液位控制系統傳遞函數模型為:

取采樣時間為T=10s,系統離散化后傳遞函數模型為:
(1-1.653z-1+0.683 2z-2)y(k)=z-1(0.009 6+0.050 7z-1+0.007 4z-2)u(k)
一階濾波器平滑系數φ=0.3,控制參數設置如下:預測長度N=3;控制長度Nu=1;控制加權系數λ=3.5;自適應學習率γ1=0.2;自適應學習率γ2=0.005;Mu=0.2;Me=6.5。
RBF神經網絡為8×8×1結構,高斯函數中心取值為:μ=[0.3,0.6,1.2,1.8,-1.8,-1.2,-0.6,-0.3];寬度σ=0.1。
利用Matlab工具編寫程序,RGPC算法控制輸出y及給定yr仿真曲線如圖1所示,廣義誤差eg仿真曲線如圖2所示。

圖1 RGPC算法控制輸出 y及給定yr仿真曲線

圖2 RGPC算法控制廣義誤差eg仿真曲線
(1)將RGPC控制算法應用到水箱液位系統控制中,輸出曲線y能夠較好地跟蹤給定yr,盡管存在波動,廣義預測誤差eg仍能逐漸收斂。
(2)RBF網絡結構的選擇對結果影響很大,網絡中心點與寬度的選擇無理論指導,在實驗過程中需要不斷地進行改變以期達到理想效果。
(3)自適應學習率γ1和γ2對結果影響也很大。本系統設計中γ1較理想范圍在0.1~0.3之間,γ2在0.000 1~0.01之間。
[1]舒迪前.預測控制系統及其應用[M].機械工業出版社,1996
[2]胡耀華,賈欣樂.廣義預測控制的直接算法[J].控制與決策,2000(15)
[3] Moody J,Darken C.Learning with the Localized Receptive Fields[M].Carnegie Mellon University,1988
[4]Goodwin G C,Sin K S.Adaptive Filtering,Predictive and Control[M].Prentice-Hall,19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