代紅英
內蒙古自治區赤峰市阿魯科爾沁旗中醫院,內蒙古 赤峰 025500
慢性盆腔炎是發生于女性內生殖器及其周圍結締組織和盆腔腹膜的慢性炎癥,患者常表現為腰痛、下腹部墜痛、月經紊亂、白帶增多、不孕、伴有或不伴有慢性附件炎。本病屬于蒙醫“帶下病”范疇,是臨床多發病,常見病。具有病程長,病情易反復等特點,嚴重影響患者生活和健康。筆者采用蒙西醫結合治療慢性盆腔炎45例,療效顯著,報告如下。
1.1 一般資料 選取90例我院門診收治的確診為慢性盆腔炎患者作為研究對象,隨機分為實驗組和對照組各45例。患者年齡30~55歲之間,病程1~6年。按臨床表現分為赫依、希拉、巴達干等三型。赫依型表現為帶下量多,色淺藍,質較稀,腰腹陣陣劇痛。希拉型表現為帶下色白,質稀稠不等,粘性,量較多,氣味小,觸之冰冷,下身常有冷颼感,腰腹、關節經常酸楚。巴達干型表現為帶下呈黃或淺黃綠色,味腥臭,量多,腰骶、小腹絞痛,頭疼。兩組患者一般資料方面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 (P>0.05),具有統計學意義。
1.2 治療方法 實驗組患者用鹽酸左氧氟沙星注射液0.1g、替硝唑注射液0.4g治療,2次/日,靜滴,同時采用蒙藥暖宮七味丸、沙日毛都-8、吉祥安坤丸、巴特爾-7等方劑為主劑,對癥支持治療;對照組患者用鹽酸左氧氟沙星注射液0.1g、替硝唑注射液0.4g治療,2次/日,靜滴;1個療程為14天,一般治療2個療程。
1.3 統計學方法 采用SPSS10.1軟件進行分析統計檢驗,計數資料采用χ2檢驗,P<0.05為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1.4 療效標準[1]顯效:下腹疼痛、腰骶脹痛、月經不調、白帶增多等癥狀消失,婦科及理化檢查正常,停藥一月后未復發;有效:下腹疼痛、腰骶脹痛、月經不調、白帶增多等癥狀消失或明顯減輕,婦科及理化檢查明顯改善;無效:下腹疼痛、腰骶脹痛、月經不調、白帶增多等癥狀無減輕或加重,婦科及理化檢查較治療前無改善或加重。
實驗組患者顯效36例,顯效率80%;有效7例,有效率15.6%;無效2例,無效率4.4%,總有效率95.5%。對照組患者顯效25例,顯效率55.5%;有效12例,有效率26.7%;無效8例,無效率17.8%,總有效率82.2%。兩組比較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P<0.05),具有統計學意義。

表1 兩組患者臨床療效比較表
韓某某,女,蒙古族,36歲,患者兩年前開始偶爾下腹部不適,疼痛、經常尿頻,尿急,近半年上述癥狀明顯加重,輔助檢查婦科彩超超聲診斷結果提示有盆腔積液,根據上述癥狀及輔助檢查診斷為慢性盆腔炎,以活血祛寒改善氣血運行、鎮痛為治則。早用暖宮七味丸 (13丸紅糖水送服),午用沙日毛都-8(13丸溫開水送服),晚用吉祥安坤丸 (13丸紅糖水送服),睡前巴特爾-7(15丸白開水送服),服藥兩周后患者上述癥狀減輕,續服蘇格木勒-10(早飯后13丸蘇門毛都-4味湯送服)、沙日毛都-8(午飯后13丸白開水送服)、吉召木道日吉 (晚飯后15丸白開水送服)2周后疼痛與腹脹癥狀完全消失,復查B超盆腔積液消失。經隨訪患者腹痛、腹脹、尿頻、腰酸等自覺癥狀從未復發,療效穩定。
蒙醫認為慢性盆腔炎是由血希拉紊亂及黏侵入引起的。主要是飲食起居不當或因經期后受寒受濕,及墮胎小產后失于調護或腔內手術操作后感染。如刮宮術、放置宮內節育器,取環術等宮腔各類操作均可引起病原體上行感染,下生殖道感染,臨近器官炎癥蔓延,性衛生不良等因素有礙精華與糟粕的分離功能正常運行,致引起血希拉紊亂至黏侵入引起盆腔炎[2]。蒙醫以改善氣血運行,調理平衡人體三元素,對癥支持治療為治療原則,赫依型治宜子宮之赫依寒邪;希拉型治宜清熱止帶;巴達干型治宜下身之巴達干寒邪。臨床上蒙藥辨證施治的同時結合西藥治療慢性盆腔炎療效比單用西藥顯著,值得臨床推廣。
[1]何俊標,中藥治療慢性盆腔炎84例療效分析[J].中國現代藥物應用,2008,2(12):38-39.
[2]王冬梅,蒙藥吉九木道爾吉治療慢性盆腔炎106例[J].中國民族醫藥雜志,2008,1(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