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宏巖 吳 穎
遼寧省阜新市中醫院皮膚科,遼寧 阜新 123000
掌跖膿皰病是一種病因尚未明確的慢性復發性疾病,常與感染、金屬過敏等原因有關。部分患者在身體的其他部位也可見典型的銀屑皮損。本病皮損只限于手足部,多發生于掌跖部位,嚴重時可蔓延至手足背面,皮損常對稱發生。在紅斑基礎上出現針頭至粟粒狀大小的無菌性膿皰,皰壁不易破裂,大約1~2周后可自行干枯結痂,以后又可在鱗屑下出現成群的新膿皰[1]。由于本病易于復發,病程較長,以侵犯青少年為主,對患者的身體健康和精神影響甚大,因此掌跖膿皰病在皮膚科領域成為重點研究的疾病之一。
1.1 一般資料 選取我院收治的63例掌跖膿皰病患者作為研究對象,年齡24~65歲,病程6個月至5年。入選標準:均符合臨床掌跖膿皰病診斷標準,1個月未接受全身糖皮質激素及免疫抑制劑治療,無自身免疫性疾病及肺結核、甲亢、心、肝、腎功能衰竭疾病,無光感性皮膚病或使用光敏感性藥物的患者。血尿常規,肝功能,血脂血尿檢查均正常。所有患者無紫外線照射禁忌癥,對所用藥物無過敏者。隨機分成治療組33例和對照組30例。治療組中男13例,女20例,平均年齡33歲,病程6個月至5年。對照組中男12例,女18例,平均年齡34歲,病程6個月至4.5年。兩組患者年齡、性別、病程及臨床表現等一般資料方面比較差異均無顯著性 (P>0.05),具有可比性。
1.2 治療方法 治療組:外用UV236B紫外光照射和中藥內服、外洗治療。患者采用UV236B紫外光照射 (德國waldmann沃曼公司制造家用局部治療儀),照射前患者首先清潔治療部位,遮擋不治療部位,戴護目鏡。按照皮膚類型制定首次劑量,一般首次劑量為0.2J/cm2,隔日1次,遞增量0.1J/cm2。1個月為1個療程。中藥內服以瀉火解毒、涼血除濕為主治療。藥物組成:黃芩15g,黃柏15g,土茯苓20g,地丁30g,生地20g,山藥12g,蒼術15g,蒲公英20g,白鮮皮30g,薏米45g,車前子20g,甘草15g。癢甚加白蒺藜20g,苦參15g。膿皰重加藿香20g,虎杖20g。皮損紅加赤芍20g,水牛角15g。每日1劑,水煎,分兩次服。中藥外洗藥物組成:生地榆30g,黃芩15g,黃柏15g,地丁30g,生地 15g,白鮮皮 30g,甘草 15g,虎杖15g,地膚子 30g,苦參 20g,透骨草 20g,赤芍 20g[2]。上方加水3000ml,浸泡1小時,用武火煮沸后,文火再煎15分鐘,保持藥溫30~40℃將手足浸入其中洗20~30分鐘,早晚各1次。治療期間忌食辛辣刺激性食物。對照組:外用UV236B紫外光照射和中藥內服治療。方法同治療組。治療3個月后觀察療效。
1.3 療效標準[3]痊愈:皮膚損害消退,無自覺癥狀,皮損恢復正常;顯效:皮損消退60%以上,仍有新發疹,自覺癥狀明顯改善;好轉:皮損改善30%~60%以上,有新發疹,自覺癥狀改善;無效:皮損消退30%以下或仍有新發膿皰。總有效率=痊愈率+顯效率+好轉率。
1.4 統計分析 采用spss13.0統計分析軟件進行數據處理,計數資料采用χ2檢驗,計量資料采用t檢驗,P<0.05為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經過3個月的治療,治療組患者療效優于對照組,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P<0.05),具體見表1。

表1 兩組患者臨床療效比較表
診斷掌跖膿皰病并不困難,其皮損只限于手足部,多發于掌跖部,紅斑上有針尖到粟粒大小的無菌性膿皰,皰壁較厚不易破裂,約2周后干枯結褐色痂,痂脫落后有小片鱗屑,之后可在鱗屑下又出現成群新膿痂,同一斑片上可同見膿皰結痂不同時期的損害。患者自覺瘙癢或疼痛,重者手指屈伸受限,病情頑固,反復發作。致病原因不明,有的與應用皮質類固醇、感染、外用強烈刺激性藥物有關。發病機理復雜,所以目前尚無良好的預防方法。
近年來UV紫外線治療掌跖膿皰病的利用率持續上升。UV紫外線可以誘導具有抗炎或免疫抑制性質的介質產生,但療程不宜過長,總累積量不宜過大,其遠期不良反應還需進一步觀察。中醫認為掌跖膿皰病病因多由濕熱蘊積而發或郁久化熱,兼感毒邪,火毒交蒸,傷灼營血,濕熱火毒溢于肌膚所致。所以清熱解毒利濕是治療本病根本[4]。中藥內服中以黃芩、黃柏瀉火解毒,土茯苓、地丁、蒼術、蒲公英、白鮮皮、車前子、薏米清熱除濕,生地、山藥涼血益陰,甘草調解諸藥。因掌跖膿皰病多發于手足掌跖末梢,效果顯現較慢,療程較長。外用洗劑可以直接作用局部。生地榆有止癢抗炎收斂作用。黃芩、黃柏清熱燥濕解毒,使膿皰收斂。白鮮皮、地膚子、苦參同用祛風止癢。透骨草外用時有引藥入經絡祛風止痛的特點。赤芍祛瘀止痛涼血。虎杖治膿皰解諸毒。地丁消炎消腫。甘草調和諸藥。中藥外洗治療掌跖膿皰病,能促進皮損修復,使中藥成分能深入到達人體內部,改善機體內環境,抑制毒素細胞的活性,控制病變細胞的合成與繁殖。提高自身免疫能力。促進表皮細胞代謝恢復正常。整體通過藥效的充分發揮。使機體內環境平衡,改善血液循環和新陳代謝,以期到達治愈病癥的目的。
綜上所述,中藥內服、外洗合紫外光照射治療掌跖膿皰病無明顯不良反應,療效確切,值得臨床推廣應用。
[1]趙辯.臨床皮膚病學[M].3版.南京:江蘇科學技術出版社,2001:759-772.
[2]陳妙善.二黃敗毒湯治療掌跖膿皰病5例[J].江蘇中醫雜志,1987,(4):15.
[3]許偉.中藥治療掌跖膿皰病療效觀察[J].中國麻風皮膚病雜志,2004,20(2):179.
[4]顧伯康.中醫外科臨床手冊[M].3版.上海:科學技術出版社,1996:357-3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