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瑞君
摘 要:電網調度是電力事業中的一個重要部分,它是整個電力事業的中心。做好電力調度不但可以提高電網的供電質量同時也可以提高電網供電的穩定性,提高了人們的生活質量,本文對智能電網調度一體化管理的設計和應用進行講解。
關鍵詞:智能電網 調度 一體化管理
中圖分類號:TM743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2-3791(2014)06(b)-0133-01
1 什么是智能電網調度及其歷史進程
智能電網調度是智能電網的樞紐,是電網建設的關鍵,它是電網正常運行和發展的保證,對其合理的運用可以提高電網對風險的防御能力同時也能靈活的根據實踐的需求做出相應的調節。
現今的電網調度智能化主要以特高壓電網為中心電網,保證各個電網之間的協調發展,從而使大型電網安全穩定的運行。
2 智能電網調度作用
智能電網可以保證電能的實時平衡,(電能平衡就是發電和用電的實時平衡)為了保證電網的穩定和安全,電力企業必須實時了解電網在運行中的數據,確保可以對電網運行中出現的事故做出正確的處理,以確保電網的安全運行。
SCADA/EMS系統是電力調度的核心,對電力系統的狀態實現實時的控制和監測。SCADA系統通過對各發電站,和發電站設備的電氣量、開光量的采集并通過AVC、AGC等對設備進行控制和調節,完成“遙控”。
3 智能電網調度一體化的設計
以下是各個區域的功能:操作工作站是電網調度中人機交互的主要界面,該界面對電網中的設備進行實時的監控和運作,此系統可以對事故進行報警、對事件進行記錄,同時也可以對電網的運行狀態的信息進行顯示和查詢。調度主機在電網中主要負責采集和處理不同的數據,對輸變電線路和電網變電站運行進行監控。同時,集成了繼電保護信息和防誤閉鎖操作等功能。數據服務器主要用來對變電站所有的數據進行分類處理和集中存儲,并通過總線向通訊網關機、主機和綜合應用服務器傳遞數據,現實查詢、更新等操作。I區數據通信網關機直接對網內的數據進行采集,運用統一通訊信道實時的向上一級調度中心進行數據信息傳遞,此網關具有報警信息傳遞、接收操作命令、遠程協助和數據優化等功能。Ⅱ區數據通信網關機:此網關實現該區數據向調控(調度)中心進行數據傳輸;使調控(調度)中心可以對變電站Ⅱ區的數據進行遠方瀏覽和查詢等功能。Ⅲ/Ⅳ區數據通信網關機:根據在線輔助、檢測應用等功能進行模塊劃分;實現與對輸變電設備狀態和其他主站系統信息傳輸的檢測。
4 智能電網一體化調度的五類功能
操作和控制:針對電網中的智能變電站進行就地和遠方的一系列操作。運行監控:對電網的運行信息、設備運行信息、繼電保護信息等數據的全面展示,該操作的是通過二維或三維可視化技術實現的。運行管理:運用人工記錄或系統交互等方式使變電站的基礎信息更加的健全,規范設備運行、檢修、維護等做操作。包括權限管理、設備管理等。智能警告語信息分析:對智能變電站的運行數據機型綜合分析,做出故障診斷和故障報告。輔助應用:對信息交互和接口進行標準化,實現站內電源、消防、視頻等輔助設備的控制。包括安全防護、電源監控、環境監測等。
5 智能電網調度的需求
實現智能電網的一個重要環節就是配電自動化,運用配電自動化系統盡可能多的采集配電信息,將其和低壓用電的信息進行匯集,這是實現智能電網一體化調度的第一步。
電網的調度離不開信息,從電力事業的發展力來開,每一次電力事業的發展需要信息傳遞技術發生了改變,改變的方向是向這IP化、網絡化、標準化的方向發展。配電網自動化系統包括子站監控系統、主站系統、配電網監控系統、通訊系統,其中通訊系統對電網自動化有著直接影響,現階段電網調度在通訊中主要運用有線傳輸,而隨著科技的發展,無線的傳輸方式也出現了在電網調度的通訊之中,無線的通訊方式和有線的通訊方式有著一定的去別。下表為有線和無線傳輸的區別。(表1)
通過上表可以看出光線無論從通訊容量、傳輸損耗、傳輸頻快帶的方面和其他的通訊方式上都有著一定的優越性,隨著光電隔離技術的普及使電磁的干擾變的更微弱,同時使智能電網的組件的運用更加的靈活和方便。
6 設計原則
對于智能凋亡一體化的設計是要遵守一定的原則的。具體要遵守的原則有:報警遠傳、遠程協助、優化數據、認證安全。這幾個原則也是一體化調度的關鍵技術。
報警遠傳:一體化調度中信息的傳遞尤為重要,尤其是報警信息,對于信息在傳遞過程中一定要注意信息的正確性和完整性。對于電網的事故一定要通過綜合分析和具體的分析最終再將報警信息傳遞到調度中心。遠程協助:對于一體化調度來說遠程的協助是十分重要的,它可以幫助智能實現對數據的全景監控,工作人員如果想查看電網信息的時候只需通過KVM、圖形網關或遠方終端等方式,就可以流浪到設備的二維圖形同時也可以流浪到設備的實時數據。優化數據:及時、精準、無誤的對實時數據處理。將及時的數據分成電網的故障報警、運行數據、設備數據,然后根據這三類數據從廠站端的工作成進行數據采集,同時和主站的電網模型機型關聯實現對數據的優化,并將其直接在人機交互界面里表現出來。認證于安全:對信息進行統一認證,在傳輸的過程中加入認證編碼以確保命令的安全。信息安全認證過程中包過以下幾個環節:人機交互界面、模塊功能、SCADA系統和輸變電線路。
7 結語
隨著技術的發展電力事業也將面臨著改革,電網中智能調度已經逐漸成為電網中的主體,對于智能化調度的設計是每一個從事電力事業人員的工作,只有把智能電網調度一體化管理理念貫徹到電網設計中才能是智能電網調度變的更加的完善,使其更好為社會服務。
參考文獻
[1] 謝開,劉永奇,朱治中.面向未來的智能電網[J].中國電力,2011(6):19-22.
[2] 余貽鑫,欒文鵬.智能電網[J].電網與清潔能源,2011(1):7-11.endprint
摘 要:電網調度是電力事業中的一個重要部分,它是整個電力事業的中心。做好電力調度不但可以提高電網的供電質量同時也可以提高電網供電的穩定性,提高了人們的生活質量,本文對智能電網調度一體化管理的設計和應用進行講解。
關鍵詞:智能電網 調度 一體化管理
中圖分類號:TM743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2-3791(2014)06(b)-0133-01
1 什么是智能電網調度及其歷史進程
智能電網調度是智能電網的樞紐,是電網建設的關鍵,它是電網正常運行和發展的保證,對其合理的運用可以提高電網對風險的防御能力同時也能靈活的根據實踐的需求做出相應的調節。
現今的電網調度智能化主要以特高壓電網為中心電網,保證各個電網之間的協調發展,從而使大型電網安全穩定的運行。
2 智能電網調度作用
智能電網可以保證電能的實時平衡,(電能平衡就是發電和用電的實時平衡)為了保證電網的穩定和安全,電力企業必須實時了解電網在運行中的數據,確保可以對電網運行中出現的事故做出正確的處理,以確保電網的安全運行。
SCADA/EMS系統是電力調度的核心,對電力系統的狀態實現實時的控制和監測。SCADA系統通過對各發電站,和發電站設備的電氣量、開光量的采集并通過AVC、AGC等對設備進行控制和調節,完成“遙控”。
3 智能電網調度一體化的設計
以下是各個區域的功能:操作工作站是電網調度中人機交互的主要界面,該界面對電網中的設備進行實時的監控和運作,此系統可以對事故進行報警、對事件進行記錄,同時也可以對電網的運行狀態的信息進行顯示和查詢。調度主機在電網中主要負責采集和處理不同的數據,對輸變電線路和電網變電站運行進行監控。同時,集成了繼電保護信息和防誤閉鎖操作等功能。數據服務器主要用來對變電站所有的數據進行分類處理和集中存儲,并通過總線向通訊網關機、主機和綜合應用服務器傳遞數據,現實查詢、更新等操作。I區數據通信網關機直接對網內的數據進行采集,運用統一通訊信道實時的向上一級調度中心進行數據信息傳遞,此網關具有報警信息傳遞、接收操作命令、遠程協助和數據優化等功能。Ⅱ區數據通信網關機:此網關實現該區數據向調控(調度)中心進行數據傳輸;使調控(調度)中心可以對變電站Ⅱ區的數據進行遠方瀏覽和查詢等功能。Ⅲ/Ⅳ區數據通信網關機:根據在線輔助、檢測應用等功能進行模塊劃分;實現與對輸變電設備狀態和其他主站系統信息傳輸的檢測。
4 智能電網一體化調度的五類功能
操作和控制:針對電網中的智能變電站進行就地和遠方的一系列操作。運行監控:對電網的運行信息、設備運行信息、繼電保護信息等數據的全面展示,該操作的是通過二維或三維可視化技術實現的。運行管理:運用人工記錄或系統交互等方式使變電站的基礎信息更加的健全,規范設備運行、檢修、維護等做操作。包括權限管理、設備管理等。智能警告語信息分析:對智能變電站的運行數據機型綜合分析,做出故障診斷和故障報告。輔助應用:對信息交互和接口進行標準化,實現站內電源、消防、視頻等輔助設備的控制。包括安全防護、電源監控、環境監測等。
5 智能電網調度的需求
實現智能電網的一個重要環節就是配電自動化,運用配電自動化系統盡可能多的采集配電信息,將其和低壓用電的信息進行匯集,這是實現智能電網一體化調度的第一步。
電網的調度離不開信息,從電力事業的發展力來開,每一次電力事業的發展需要信息傳遞技術發生了改變,改變的方向是向這IP化、網絡化、標準化的方向發展。配電網自動化系統包括子站監控系統、主站系統、配電網監控系統、通訊系統,其中通訊系統對電網自動化有著直接影響,現階段電網調度在通訊中主要運用有線傳輸,而隨著科技的發展,無線的傳輸方式也出現了在電網調度的通訊之中,無線的通訊方式和有線的通訊方式有著一定的去別。下表為有線和無線傳輸的區別。(表1)
通過上表可以看出光線無論從通訊容量、傳輸損耗、傳輸頻快帶的方面和其他的通訊方式上都有著一定的優越性,隨著光電隔離技術的普及使電磁的干擾變的更微弱,同時使智能電網的組件的運用更加的靈活和方便。
6 設計原則
對于智能凋亡一體化的設計是要遵守一定的原則的。具體要遵守的原則有:報警遠傳、遠程協助、優化數據、認證安全。這幾個原則也是一體化調度的關鍵技術。
報警遠傳:一體化調度中信息的傳遞尤為重要,尤其是報警信息,對于信息在傳遞過程中一定要注意信息的正確性和完整性。對于電網的事故一定要通過綜合分析和具體的分析最終再將報警信息傳遞到調度中心。遠程協助:對于一體化調度來說遠程的協助是十分重要的,它可以幫助智能實現對數據的全景監控,工作人員如果想查看電網信息的時候只需通過KVM、圖形網關或遠方終端等方式,就可以流浪到設備的二維圖形同時也可以流浪到設備的實時數據。優化數據:及時、精準、無誤的對實時數據處理。將及時的數據分成電網的故障報警、運行數據、設備數據,然后根據這三類數據從廠站端的工作成進行數據采集,同時和主站的電網模型機型關聯實現對數據的優化,并將其直接在人機交互界面里表現出來。認證于安全:對信息進行統一認證,在傳輸的過程中加入認證編碼以確保命令的安全。信息安全認證過程中包過以下幾個環節:人機交互界面、模塊功能、SCADA系統和輸變電線路。
7 結語
隨著技術的發展電力事業也將面臨著改革,電網中智能調度已經逐漸成為電網中的主體,對于智能化調度的設計是每一個從事電力事業人員的工作,只有把智能電網調度一體化管理理念貫徹到電網設計中才能是智能電網調度變的更加的完善,使其更好為社會服務。
參考文獻
[1] 謝開,劉永奇,朱治中.面向未來的智能電網[J].中國電力,2011(6):19-22.
[2] 余貽鑫,欒文鵬.智能電網[J].電網與清潔能源,2011(1):7-11.endprint
摘 要:電網調度是電力事業中的一個重要部分,它是整個電力事業的中心。做好電力調度不但可以提高電網的供電質量同時也可以提高電網供電的穩定性,提高了人們的生活質量,本文對智能電網調度一體化管理的設計和應用進行講解。
關鍵詞:智能電網 調度 一體化管理
中圖分類號:TM743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2-3791(2014)06(b)-0133-01
1 什么是智能電網調度及其歷史進程
智能電網調度是智能電網的樞紐,是電網建設的關鍵,它是電網正常運行和發展的保證,對其合理的運用可以提高電網對風險的防御能力同時也能靈活的根據實踐的需求做出相應的調節。
現今的電網調度智能化主要以特高壓電網為中心電網,保證各個電網之間的協調發展,從而使大型電網安全穩定的運行。
2 智能電網調度作用
智能電網可以保證電能的實時平衡,(電能平衡就是發電和用電的實時平衡)為了保證電網的穩定和安全,電力企業必須實時了解電網在運行中的數據,確保可以對電網運行中出現的事故做出正確的處理,以確保電網的安全運行。
SCADA/EMS系統是電力調度的核心,對電力系統的狀態實現實時的控制和監測。SCADA系統通過對各發電站,和發電站設備的電氣量、開光量的采集并通過AVC、AGC等對設備進行控制和調節,完成“遙控”。
3 智能電網調度一體化的設計
以下是各個區域的功能:操作工作站是電網調度中人機交互的主要界面,該界面對電網中的設備進行實時的監控和運作,此系統可以對事故進行報警、對事件進行記錄,同時也可以對電網的運行狀態的信息進行顯示和查詢。調度主機在電網中主要負責采集和處理不同的數據,對輸變電線路和電網變電站運行進行監控。同時,集成了繼電保護信息和防誤閉鎖操作等功能。數據服務器主要用來對變電站所有的數據進行分類處理和集中存儲,并通過總線向通訊網關機、主機和綜合應用服務器傳遞數據,現實查詢、更新等操作。I區數據通信網關機直接對網內的數據進行采集,運用統一通訊信道實時的向上一級調度中心進行數據信息傳遞,此網關具有報警信息傳遞、接收操作命令、遠程協助和數據優化等功能。Ⅱ區數據通信網關機:此網關實現該區數據向調控(調度)中心進行數據傳輸;使調控(調度)中心可以對變電站Ⅱ區的數據進行遠方瀏覽和查詢等功能。Ⅲ/Ⅳ區數據通信網關機:根據在線輔助、檢測應用等功能進行模塊劃分;實現與對輸變電設備狀態和其他主站系統信息傳輸的檢測。
4 智能電網一體化調度的五類功能
操作和控制:針對電網中的智能變電站進行就地和遠方的一系列操作。運行監控:對電網的運行信息、設備運行信息、繼電保護信息等數據的全面展示,該操作的是通過二維或三維可視化技術實現的。運行管理:運用人工記錄或系統交互等方式使變電站的基礎信息更加的健全,規范設備運行、檢修、維護等做操作。包括權限管理、設備管理等。智能警告語信息分析:對智能變電站的運行數據機型綜合分析,做出故障診斷和故障報告。輔助應用:對信息交互和接口進行標準化,實現站內電源、消防、視頻等輔助設備的控制。包括安全防護、電源監控、環境監測等。
5 智能電網調度的需求
實現智能電網的一個重要環節就是配電自動化,運用配電自動化系統盡可能多的采集配電信息,將其和低壓用電的信息進行匯集,這是實現智能電網一體化調度的第一步。
電網的調度離不開信息,從電力事業的發展力來開,每一次電力事業的發展需要信息傳遞技術發生了改變,改變的方向是向這IP化、網絡化、標準化的方向發展。配電網自動化系統包括子站監控系統、主站系統、配電網監控系統、通訊系統,其中通訊系統對電網自動化有著直接影響,現階段電網調度在通訊中主要運用有線傳輸,而隨著科技的發展,無線的傳輸方式也出現了在電網調度的通訊之中,無線的通訊方式和有線的通訊方式有著一定的去別。下表為有線和無線傳輸的區別。(表1)
通過上表可以看出光線無論從通訊容量、傳輸損耗、傳輸頻快帶的方面和其他的通訊方式上都有著一定的優越性,隨著光電隔離技術的普及使電磁的干擾變的更微弱,同時使智能電網的組件的運用更加的靈活和方便。
6 設計原則
對于智能凋亡一體化的設計是要遵守一定的原則的。具體要遵守的原則有:報警遠傳、遠程協助、優化數據、認證安全。這幾個原則也是一體化調度的關鍵技術。
報警遠傳:一體化調度中信息的傳遞尤為重要,尤其是報警信息,對于信息在傳遞過程中一定要注意信息的正確性和完整性。對于電網的事故一定要通過綜合分析和具體的分析最終再將報警信息傳遞到調度中心。遠程協助:對于一體化調度來說遠程的協助是十分重要的,它可以幫助智能實現對數據的全景監控,工作人員如果想查看電網信息的時候只需通過KVM、圖形網關或遠方終端等方式,就可以流浪到設備的二維圖形同時也可以流浪到設備的實時數據。優化數據:及時、精準、無誤的對實時數據處理。將及時的數據分成電網的故障報警、運行數據、設備數據,然后根據這三類數據從廠站端的工作成進行數據采集,同時和主站的電網模型機型關聯實現對數據的優化,并將其直接在人機交互界面里表現出來。認證于安全:對信息進行統一認證,在傳輸的過程中加入認證編碼以確保命令的安全。信息安全認證過程中包過以下幾個環節:人機交互界面、模塊功能、SCADA系統和輸變電線路。
7 結語
隨著技術的發展電力事業也將面臨著改革,電網中智能調度已經逐漸成為電網中的主體,對于智能化調度的設計是每一個從事電力事業人員的工作,只有把智能電網調度一體化管理理念貫徹到電網設計中才能是智能電網調度變的更加的完善,使其更好為社會服務。
參考文獻
[1] 謝開,劉永奇,朱治中.面向未來的智能電網[J].中國電力,2011(6):19-22.
[2] 余貽鑫,欒文鵬.智能電網[J].電網與清潔能源,2011(1):7-11.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