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珍珍
(山東省濱州市高級技工學校,山東 濱州 256600)
在現行教育體系中,大中專院校主要培養各類管理人才、專業技術人才以及三產人員。技工院校一直承擔著培養以二產類技術工人為主體的重任。多年來,技工教育為經濟建設培養了大批技能人才,在提高產業工人隊伍整體素質,促進先進生產力發展,推動技術創新和實現科技轉化方面發揮了重要作用。
近年來,在各級政府的關注和各技工院校的努力下,技工教育事業得到了快速發展,培養了大批社會急需的技能型人才,為經濟社會發展做出了很大貢獻。目前山東省擁有技工院校256所,其中高級技工學校36所,技師學院1所。
技工學校辦學思路,根據市場經濟的需求,及時調整和完善專業設置,專業結構進一步合理,基本覆蓋了國民經濟主要行業部門。在全省范圍內共有專業350多個,涉及一類產業30個,加工等二類產業240個,服務等三產業70個。同時各學校加大投入力度,努力開創各自優勢學科,形成自己的辦學特色,如濱州市高級技工學校形成了以車床加工為主的優勢專業,在全省小有名氣。
為適應經濟發展對技能型人才日益增長的需求,進一步調整生源結構,不斷擴大辦學規模。招生對象由初、高中畢業生擴大到大、中專畢業生,招生數量一直呈上升態勢。2006年,全省技工院校招生14.86萬人,是2000年招生數量的3.09倍,其中,高級技工班、技師班招生63579人,是2000年的13.83倍。技工院校在校生總人數35.76萬人,列全國第二位。
技工院校以培養新型技術工人為目標,以國家職業標準為依據,結合新技術、新工藝、新裝備等方面的要求,確定課程設置,突出技能訓練,深化教學改革,創立獨有的技能培養模式。開展訂單教育。技工院校與企業建立了穩固的實習、就業協作關系,定單委培比例占50%以上;推行“雙元制”辦學模式,引進借鑒國外成功的辦學經驗,使學校的辦學與企業需求緊密結合;開展校企合作、實行產訓結合、理論實踐一體化培養模式。
根據有關部門統計數據,全省規模以上企業技術工人隊伍中,技工院校畢業生占到40%左右,在技師、高級技師等高技能人才隊伍中,技工院校畢業生占到70%。技工院校畢業生具有較強的操作技能,進入企業后能馬上頂崗生產,就業優勢明顯。2007年技工院校畢業生當年就業率98%。同時由于培養定位準確,面向市場,多數畢業生適應技術性較強的生產崗位要求,增強了就業穩定性。
技工教育盡管取得了較大發展,但問題和困難也很突出,主要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我省很多地方政府所屬的技工院校處于“自生自滅”狀態,最基本的辦學經費沒有納入或沒有足額納入當地財政預算。在全省256所技工院校中,120所學校財政沒有補助,35所學校財政部分補助。教師工資及教學經費得不到有效保障。
各地為支持職業教育發展,每年都為職業教育撥出大量的專項經費,基本沒有投向技工學校,如2002、2004、2006年全省召開了三次職業教育工作會議,為支持職業教育發展,連續拿出近億元職業教育專項經費,但沒有一次投向技工學校。
由于政府政策導向和社會上普遍存在著“重學歷、輕技能”的偏見,技術工人的社會地位和經濟待遇不高,影響了青年學生報考技工院校的積極性。在生源問題上,由于近幾年高等教育的不斷擴招和民辦高校的興起,技工院校的生源幾乎被“瓜分”。在就業問題上,由于經濟體制的深入改革,企業內部的用工、工資待遇等經營機制發生了根本性的變化,大大壓縮企業的用工人數,提高對工人學歷要求;中小型企業改制中,租賃、兼并、出賣等方式的實施,出現更多的待崗人員。
受投入和生源的影響技工教育規模小,不能滿足新產業技術工人階層的培養。目前,技工學校年培養能力只有14萬人左右,與全省每年40多萬技術工人需求量相比,培養能力存在明顯差距。
技工教育是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對于提高勞動者素質起到重要作用,應該享受到政府對教育各項優惠政策。各技工學校應積極與政府溝通,爭取政府逐步加大對技工教育的投入力度,將技工教育納入財政預算,確保用于技工教育的經費與其他教育經費實現同步增長。同時,要為畢業生創造良好就業條件,積極與有關部門溝通,在輿論引導、人才服務、勞動保障等方面要為技校畢業生提供必要的援助,幫助其實現就業,以吸引廣大青年學生報考技工院校。
目前技工教育都是從計劃經濟時期產生出來的,在教育觀念、教育方式、教育手段等方面,都帶有一定的計劃經濟色彩。雖然進入了市場經濟社會,但不能說已經適應了市場經濟的要求,因此技工教育與市場經濟的有機結合還相差甚遠。
從長遠的利益來說,要整合現有的資源,把技工教育做大做強。認真抓好職業技術學院的創辦和發展工作。對現有的技工學校,要將其中具備條件的高級技校和重點技校發展成為職業技術學院,使之成為培養高級工、技師和高級技師的高技能人才搖籃。對長期招不進學生、專業設置陳舊、教學條件較差的技校要進行合作或合并,能聯合的聯合,不能聯合的可以靠一些龍頭學校進行辦學,達到一定規模,作為開拓技工教育的新起點;對于行業辦、企業辦技校,根據產業結構來調整技工學校的結構,已經停辦或無力辦的,可實行關停并轉。還可以將技工教育做的更獨特,轉變運行機制,積極實行訂單式培訓,加強與用工單位聯合辦學,使就業市場需求和技工教育緊密結合,以就業市場為導向,突出技工教育辦學特色。
[1]方朝順.當前中職技工教育存在的問題與對策分析[J].課程教育研究(新教師教學).2013(19).
[2]于曉東.解析職業教育與技工教育融合的成功實踐[J].課程教育研究.2013(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