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玉萍
(西安市消防支隊防火處,陜西 西安 710003)
2013年4月20日,西安市天臺七路一廢紙回收廠發生火災。這場原本出動6輛消防車就能撲滅的火災,最后卻調集了7個消防中隊、22輛消防車、130名消防員。一次廠房失火,為何如此“大動干戈”?原來,火場附近沒有消防栓,而紙廠火災需水量大,車載水源供給遠遠不夠,只能安排消防車到10公里之外的消防栓輪流裝水運到火場。消防栓太遠,是這次滅火的最大困難。
所謂的消火栓,是指與供水管網連接,由閥門、出水口殼體等組成的專門用于火災預防和撲救的消防供水裝置及其附屬設備。具體包括:市政道路配建的消火栓;單位配建的消火栓;居民住宅區配建的消火栓。
消火栓是城市公共設施,它承載著一座城市的消防安全等重要使命。消火栓作為城市消防基礎設施的主要設施,在滅火中起著關鍵的作用。筆者選擇其中的市政道路配建的消火栓(以下簡稱市政消火栓)作為本文討論的重點,發表自己的幾點想法和思考。
市政消火栓遭破壞的情況如下:(1)臨街門面房業主出于自身利益考慮,由于市政消火栓在店門口,影響車輛、人員的通行,害怕耽誤了生意,所以擅自拆除、遷移市政消火栓;(2)街道兩旁的自行車停車場以及堆放垃圾等場所埋壓、圈占市政消火栓;(3)由于道路改造施工、車輛撞擊等各種原因,致使市政消火栓遭到破壞,關鍵時刻嚴重影響了消防滅火救援的順利開展;(4)一些不法分子盜竊市政消火栓。據統計,幾乎每個月,西安市城區內都要發生多起消防栓損壞事件,每年在此方面的維修成本就高達300多萬元。
根據國家消防技術規范要求,室外消火栓的間距不應大于120m,且市政消火栓應與建筑物同時規劃、同時設計、同時建設、同時投入使用。一些地方政府及單位領導由于缺乏消防法律法規和基本的消防安全常識,在市政消防栓建設方面存在嚴重的工作疏漏。“重城市建設和經濟發展,輕公共消防設施建設”現象比比皆是。不懂得市政消防栓設施建設在保障城市經濟建設中所起到的重要作用,從而也就不能系統科學地組織城市道路規劃建設市政消火栓,繼而在城市建設中留下了火災隱患。
以西安市為例,近年來隨著西安市城區的不斷擴大、拓展以及自來水主管網的不斷鋪設,市政消防栓的數量也在逐年增加,但是遠遠達不到配備標準。根據西安市“十二五”規劃要求,全西安市按標準需配備市政消火栓7818臺,城區內現有4313臺。
從日常的消防監督檢查和滅火救援過程中,發現部分市政消火栓的設置存在以下幾個方面的缺陷:一是市政消火栓距離道路的間距太大,不便于消防車的取水;二是市政消火栓(包括室外消火栓)距離建筑物外墻間距太近,消防隊員靠近取水,易被高空墜落物傷害;三是部分地面上設置的市政消火栓,其出水口沒有正對道路或者消防通道中來,有的市政消火栓的整體也未露出地面;四是部分地下市政消火栓沒有顯著標志,不易被發現。
市政消火栓的管理應當加強對消火栓的日常檢查,重大活動、重大節日期間,應當進行專門檢查。在實際工作中存在著兩種維護管理不到位的現象:一是市政消火栓已經建成卻維護管理部門沒有定期維修、保養,致使消火栓部件缺損,出現油漆剝落、生銹等方面的問題;二是城市建設管理等部門沒有注意對消防車道的管理。雖然市政消火栓維護很好,但是由于未保證消防車道的暢通,造成了“近水救不了近火”的尷尬局面。
市政消火栓作為—個地區的滅火專用設施,凡未經當地公安消防機構批準,堅決杜絕一切非消防使用。任何單位或個人不得擅自使用,如因特殊情況確需使用,必須經公安消防部門批準后方可使用,并且規定使用的時間和地點。
主觀意識決定著對事物的態度以及付之的行為,影響和制約市政消火栓建設和管理的重要原因之一,就是廣大人民群眾尤其是各級領導干部的消防安全意識和消防法制意識的匱乏。尤其是加強各級領導干部對市政公共消防設施建設和管理重要性和緊迫性的認識,切實納入議事日程,常抓不懈。要充分利用各種新聞媒體,采取多種形式宣傳消防安全常識、消防法律法規和火災案例來認識消防,掌握消防知識,了解市政消火栓的重要作用,真正提高廣大人民群眾建設和愛護市政消火栓的自覺性。
只有進一步走法制化的道路,將市政消火栓的規劃、建設、維護、檢查等方面的規定以法律法規、政府規章的形式加以明確,才能切實把市政消火栓建好、保養好、用好。對市政消火栓的主管單位、建設單位、維護單位以及建設標準、施工要求,維護要求均作了具體明確的劃分。為了確保職責落到實處,每年年底,由政府牽頭,組織計劃、建設、財政、規劃、公安消防等部門,對市政消火栓情況進行檢查和驗收,納入各部門年終考評內容,確保市政消火栓完整好用。
市政消火栓規劃、建設部門進行規劃、配置過程中,消防車通道、市政消火栓及給水管線的建設設計,應當符合國家的消防技術標準。《建筑設計防火規范》第8.2.8條規定室外消火栓的布置應符合下列要求。
(1)室外消火栓應沿道路設置,道路寬超過60m,宜在道路兩邊設置消火栓,并宜靠近十字路口;
(2)消火栓距路邊不應超過2m,距房屋外墻不宜小于5m;
(3)室外消火栓的間距不應大于120m;
(4)室外消火栓的保護半徑不應大于150m,在市政消火栓保護半徑150m以內,當室外消防用水量小于等于15L/s時,可不設置室外消火栓;
(5)室外消火栓的數量應按其保護半徑和室外消防用水量等綜合計算確定,每個室外消火栓的用水量應按10—15L/s計算;與保護對象的距離在5—40m范圍內的市政消火栓,可計入室外消火栓的數量內;
(6)室外消火栓宜采用地上式消火栓。地上式消火栓應有1個150mm或100mm和2個65mm的栓口。采用室外地下式消火栓時,應有100mm和65mm的栓口各1個。寒冷地區設置的室外消火栓應有防凍措施。
此外,在嚴格執行室外消火栓建設標準的同時,各地也應因地制宜,有所發展和改進。
市政消火栓建設的最終目的是為了火災發生時發揮其作用,如果不能保證已經建成的市政消火栓的使用完好率,那么建設安裝市政消火栓也就沒有什么意義了。經驗收合格的市政消火栓要由供水管理部門登記建檔并報消防機構備案,要配備專職檢修人員,定期檢查維護市政消火栓,保持完好和有效。對于損壞、缺件的消火栓要及時修復、補齊配件。《消防法》明確規定,任何單位和個人不得埋壓、圈占、損壞市政消火栓。
公安消防部隊作為市政消火栓的使用單位,一方面要組織消防監督人員、中隊滅火隊員深人轄區了解水源,普遍檢查市政消火栓的運行情況;另一方面消防監督人員在檢查建筑物的同時,也應該查一下附近的市政消火栓。《消防法》第二十八條明文規定:“任何單位、個人不得損壞、挪用或者擅自拆除、停用消防設施、器材。不得埋壓、圈占、遮擋消火栓或者占用防火間距,不得占用、堵塞、封閉疏散通道、安全出口、消防車通道”。同時應當設置市政消火栓維護舉報電話,以便于市民發現損壞市政消火栓的,立即報告當地公安消防部門。
早在2011年,西安市水務局就聯合市公安局出臺了《關于加強城市消防栓及消防栓取水監管工作的通告》。通告中規定:消防栓及其設施屬城市消防專用設施,未經許可不得用于與消防無關的事項。
2013年11月29日,陜西省第十二屆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第六次會議批準通過,于今年3月1日起施行的《西安市城市供水用水條例》中也規定:城市公共消防栓專門用于消防取水,禁止其他任何單位或者個人擅自開啟、使用。損壞或者擅自開啟、使用城市公共消防栓的,由水行政主管部門責令改正,造成損失的,依法賠償損失,處三千元以上三萬元以下的罰款。
英國作家詹姆斯·希爾頓的著名小說《消失的地平線》,讓這個世界誕生了一個美麗的名字——香格里拉。2014年1月11日凌晨1時27分,一場大火卻讓香格里拉美麗的獨克宗古城三分之二建筑從地平面上消失。此次火災共造成古城倉房、金龍、北門三個社區246戶居民的343棟房屋受災,損失過億,而部分文物、唐卡等佛教文化藝術品被燒毀,損失更是不可估量。
火災之后,“消防官兵在滅火時難覓水源”、“消防栓淪為擺設,出不了水。”成為公眾質疑的問題之一。雖然這個問題是有香格里拉自身城市、氣候、經濟等方面因素的影響,但是,木結構的古城,不比歐洲那些耐火的石頭建筑群。水就是它的生命線啊!以點帶面,獨克宗古城火災用一個慘痛的教訓給全國的古城都提了個醒。西安與羅馬、開羅、雅典并稱世界四大文明古都,歷史悠久,文化積淀非常厚重,消防工作更是重中之重!
只有在全社會的共同參與下,政府各有關部門及單位領導嚴格履行消防法律法規賦予的職責,齊抓共管、密切配合,徹底改變公共消防設施建設是公安消防部門一家事的認識誤區,從增強城市抵御火災、保護國家和人民生命財產的角度出發,切實加強實際工作的督導和落實。只有形成全社會自覺保障和維護市政消防栓的良好意識,才能真正做好市政消火栓的規劃建設管理工作。
[1]GB50016-2006,建筑設計防火規范[S].
[2]國家主席令第6號消防法[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