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云華 周 平 鄭 瑛 饒美蘭
1.廣東省廣州市白云區石井人民醫院婦產科,廣東廣州 510430;2.廣東省婦幼保健院婦產科,廣東廣州 511400
近年來,我國人工流產率居高不下,使我國計劃生育技術服務目前面臨強大的挑戰,其中最主要的原因是育齡婦女避孕節育知識的缺乏及意外妊娠人工流產數量高、重復人工流產率高、高風險群體多(未婚、未育、高危)“三高”現象多發[1]。人工流產會對患者產生較嚴重的生理影響與心理影響,同時產生較大金額的手術開銷。流產后服務(post abortion care,PAC)是2001年來國際上推廣的非常重要的計劃生育服務項目,已在國際生殖健康領域得到普遍關注[2]。開展PAC能夠有效緩解患者緊張的心理壓力,同時幫助患者正確了解相關避孕方法,從而減少二次避孕失敗概率,提升預后有效性[3-4]。基于這種情況,本研究探討了傳統服務模式和PAC模式對人流患者情緒與預后的影響效果,為PAC模式的進一步完善和推廣應用奠定基礎。
選取2012年1~10月在廣州市白云區石井人民醫院行人工流產的育齡婦女200例。年齡18~28歲,平均24.6歲。所有患者均為宮內妊娠,孕齡為5~8周,無明顯人流禁忌證,且均自愿接受人工流產,均自愿參與本次研究,確保隨訪的有效性。將參加研究的對象按編碼單雙號分為對照組及干預組,每組各100例。
對照組采用常規服務模式,干預組采用改進服務模式,對比兩組患者情緒狀況及預后效果。對照組患者按照常規流程,為患者預約術前檢查以及手術時間,術前向患者清楚說明手術要點以及風險性,并告知患者相關術后注意事項。干預組方式在對照組基礎上加以改進,具體措施如下:
1.2.1 術前宣傳 將編寫好的避孕知識以及流產知識宣傳手冊讓患者翻閱,加強與患者之間的溝通交流。術前詳細告知患者人流手術會對身體造成的危害,避免一些患者由于一時沖動做出人流決定。
1.2.2 預約時間 根據患者自行安排的時間以及妊娠天數確定手術時間,確保患者在術后有充足時間進行身體調養。預約時間一般不做更改,在手術前1天需電話提醒患者,并告知在手術前8 h禁食禁飲,以免出現嘔吐、胃內容物誤吸等,導致急性呼吸道梗阻、支氣管痙攣、吸入性肺炎等嚴重并發癥。若患者臨時決定要更改手術時間,相關人員應做好詳細記錄工作,包含更改原因、擇期時間等,同時查看患者需要更改的時間是否在人流手術合適期內。
1.2.3 術前溝通 手術前患者在等待手術期間,手術醫師應與患者面對面一一溝通,并讓患者及其家屬在手術單上簽字確保均同意手術。同時給患者播放視頻或進行展板介紹,內容包含如何選擇避孕措施、緊急避孕的知識、人工流產及重復流產的危害性、性傳播疾病的預防知識等。術前溝通環節中,相關人員需再次確認患者為自愿終止妊娠。術前患者需保持良好情緒,若存在過度悲傷、恐懼情緒,應通過聽音樂、聊天等方式減少患者心理負擔。告知患者在抽搐、流淚情況下無法有效開始手術,并安撫患者情緒。術前溝通是穩定患者情緒的最有效時間段,溝通人員需用輕柔的言語以及微笑取得患者信任,讓患者以平穩情緒進行手術,減少手術危險性。
1.2.4 避孕方式介紹 向患者展示避孕藥具,部分避孕藥具免費提供給患者;同時,應向患者詳細介紹各種避孕方法的優勢和不足,了解患者此次妊娠時使用的方法并糾正不當之處,并根據患者自身情況,為其選擇最有利和最合適避孕方式。
1.2.5 術后服務 患者在人流手術后應在休息室中休息至少半小時,期間由護理人員負責照顧患者,并再次由護理人員向其交代人流的并發癥,下次生育間隔時間,人流后飲食等。患者在進行人流手術后通常會表現出身體狀況以及情緒方面的不穩定。情緒梳理上,可讓患者家屬陪同,通過聊天、安慰等方式穩定其情緒。身體狀況方面,由于患者在進行人流手術后子宮處于脆弱狀態,因此切忌讓子宮受涼。可將發熱貼隔衣物貼在患者下腹部。
1.2.6 電話咨詢 為患者提供免費咨詢電話,方便患者在離院之后能夠隨時獲取避孕、生殖相關方面的問題。同時,電話咨詢還能夠幫助了解患者術后恢復狀況,若患者對術后自我護理存在疑惑可及時解答。電話咨詢相當于為患者提供了一個咨詢平臺,一些患者不方便本人前往手術點詢問,有了電話咨詢能夠及時解決術后遇到的問題,提升術后自我護理效力。
對兩組患者在1年之后進行電話隨訪,采用問卷調查方式,一人一表,隨訪中了解患者情緒狀態(抑郁;低沉;無波動)、有效避孕知識掌握程度(差;一般;好)、性生活時選擇的避孕方法(錯誤;基本正確;完全正確)、是否存在再次意外妊娠情況(>1次;1次;0次)及再次行人流手術情況(>1次;1次;0次)。并采取1~3分的評分方法進行積分評估。分數越高,說明服務效果越好。服務模式的效果差異性用顯效、有效及無效三種程度加以區分。<5分為無效,5~10分為有效,>10分為顯效,總有效=有效+顯效。將隨訪結果進行對比,了解改進PAC模式的優化效果。
采用SPSS 13.0統計學軟件進行數據分析,計量資料數據用均數±標準差(±s)表示,兩組間比較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用率表示,組間比較采用χ2檢驗,以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兩組的年齡、妊娠時間、妊娠次數、既往流產次數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表1 兩組一般情況比較(±s)

表1 兩組一般情況比較(±s)
注:與對照組比較,*P>0.05
組別 例數 年齡(歲) 孕齡(周) 妊娠次數(次)既往流產次數(次)對照組干預組100 100 22.46±4.63 23.01±4.38*5.62±1.13 5.87±1.24*1.83±0.54 1.96±0.39*1.77±0.38 1.87±0.43*
1年后對所有研究者進行隨訪,少許病例因電話號碼更改造成失訪,其中對照組共隨訪到88例,隨訪率為88%;干預組隨訪到92例,隨訪率為92%。對比兩組的再次意外妊娠率及再次人工流產率,干預組患者再次意外妊娠率和再次人工流產率均低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2。

表2 再次意外妊娠和再次人工流產情況[n(%)]
結果顯示,對患者實施改進PAC能夠有效提升患者對避孕相關知識的知曉程度,且在負面情緒控制方面效果明顯。干預組PAC模式總有效率明顯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3。

表3 兩組流產后服務模式的效果比較[n(%)]
人工流產會對患者的身心造成嚴重的不良影響。已有研究證實,避孕知識匱乏是造成人工流產的主要因素之一[5-6]。許多社區醫院或小型診所沒有加強對患者的預后工作,造成患者無法全面了解正確的避孕知識,也不會主動詢問相關方法[7]。例如性交過程中只是當精子快要射出時才使用避孕套,此時精子在射出之前已經有部分進入陰道,產生懷孕可能;又如避孕套保管不善,出現破損情況同樣可能導致懷孕;另外流產后沒有采取有效的避孕措施,有0.5%的婦女人工流產后不足2周就開始性生活,沒有意識到在流產后很快可能再次懷孕[8]。美國一項研究顯示,受過避孕知識咨詢者,流產1年后仍能堅持正確使用避孕措施者可達78%,再次意外妊娠僅為5%,而未受避孕知識咨詢者僅30%能正確使用避孕措施,再次意外妊娠則高達30%[9]。
再次意外妊娠率是評價干預效果最有效的指標。國內學者曾對189例未婚人工流產青少年進行流產后咨詢與教育干預,發現流產后1年干預組中74%的研究對象采用了有效避孕措施,98.7%未出現意外妊娠,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10]。另有研究發現,接受PAC的患者在人流后6個月的隨訪期間未出現意外妊娠現象[11]。本研究結果同樣表明,采取PAC的干預組人群再次意外妊娠率及再次人工流產率較對照組明顯減少,干預組中大多數再次意外妊娠的患者選擇繼續妊娠,避免出現再次流產造成的嚴重并發癥。
眾所周知,人工流產術除了給患者造成身體上的不適,還會引發各種心理障礙。這種心理障礙主要表現為精神緊張、自卑、焦慮、恐懼、抑郁、悲觀消極并存在敵對情緒等[12]。另外,一些患者是在尚未結婚的狀態下接受人工流產,還需要接受生育能力、社會輿論等方面壓力[13],因此負面情緒相對于未婚婦女而言嚴重得多。本研究發現,干預組患者更懂得情緒的梳理及掌握更多的避孕知識。提示通過PAC不但可以提高婦女避孕方法的使用率,減少避孕方法的失敗率,還可以降低重復流產的發生率。
綜上所述,改進PAC模式能夠有效緩解患者情緒緊張狀態,并通過宣傳與隨訪讓患者了解更多避孕相關知識,避免患者產生近遠期并發癥,如子宮穿孔、急性盆腔炎、繼發不孕、慢性生殖道炎癥等,還可以降低醫療風險,為社會節約大量經濟成本,提高整體生殖健康水平,共同達到“多贏”的目標。
[1]蔡雅梅,程怡民,呂巖紅,等.中國開展流產后計劃生育服務的必要性[J].現代預防醫學,2007,34(12):2255.
[2]程怡民.從人工流產到促進避孕藥具的使用[J].實用婦產科雜志,2007,23(7):387-389.
[3]程怡民,周猷.中國重復流產和流產后保健的現況[J].國際生殖健康,2010,29(5):324-326.
[4]Adinma JI,Ikeako L,Adinma ED,et al.Awareness and practice of post abortion care services among health care professionals in southeastern Nigeria[J].Southeast Asian J Trop Med Public Health,2010,41(3):696-704.
[5]吳尚純,劉慶.流產后避孕的健康教育和咨詢服務[J].實用婦產科雜志,2012,4(12):185.
[6]丁翠元,韓愛華,徐友濤,等.657例早孕人工流產原因分析[J].中國優生與遺傳,2002,10(6):116-117.
[7]盧皖雯.社區規范開展流產后服務的必要性[J].中國醫學創新,2010,7(29):37-38.
[8]Leonard AH,Ladipo OA.Post-abortion family planning:factors in individual choice of contraceptive methods[J].Adv Abort Care,1994,4(2):1-4.
[9]Fawcus SR.Maternal mortality and unsafe abortion[J].Best Pract Res Clin Obstet Gynaecol,2008,22 (3):533-548.
[10]秦君璞,陳姍,狄娜.流產后咨詢與教育對意外妊娠行人工流產的未婚青少年干預效果[J].中華婦產科雜志,2010,45(3):201-204.
[11]常明秀,徐曉,張曉靜,等.醫院流產后計劃生育服務干預效果分析[J].中國計劃生育學雜志,2008,16(11):665-669.
[12]Steinberg JR,Russo NF.Abortion and anxiety:what's the relationship?[J].Soc Sci Med,2008,67(2):238-252.
[13]董倩.流產后服務理念在我國推廣[J].中國婦幼保健,2010,25(26):3833-38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