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夢莉 應志敏
1.浙江省永康市第一人民醫院麻醉科,浙江永康 321300;2.浙江省永康市第一人民醫院急診科,浙江永康 321300
腹腔鏡膽囊切除術是治療膽囊良性病變的常見術式,具有手術創傷小,術后疼痛輕,術后恢復快等優點,是治療膽囊良性病變的金標準。腹腔鏡膽囊切除術常采用全麻,但在其蘇醒期由于麻醉程度的減淺及切口疼痛等刺激下患者會出現血流動力學的劇烈波動,引起患者蘇醒期躁動發生,增加了患者的痛苦以及術后不良反應[1-2],因此,如何有效減少或預防腹腔鏡膽囊切除術全麻蘇醒期躁動的發生對患者的康復顯得至關重要[3-4]。本研究采用地佐辛聯合丙泊酚預防腹腔鏡膽囊切除術全麻蘇醒期躁動的效果,報道如下:
選取2012年1月~2013年12月永康市第一人民醫院麻醉科擇期行腹腔鏡膽囊切除術患者共70例。納入標準:①ASA分級Ⅰ~Ⅱ級;②術前血壓控制在正常范圍。排除標準:①嚴重心腦、肝腎、呼吸等臟器功能不全;②有長期使用阿片類藥及成癮史。采用隨機數字表將入組的70例患者分為觀察組(35例)和對照組(35例)。兩組患者的性別構成、年齡分布、體重和手術時間等方面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見表1。本研究方案經醫院倫理委員會批準,納入前所有患者均簽署知情同意書。
表1 兩組一般資料比較(±s)

表1 兩組一般資料比較(±s)
組別 例數 年齡(歲)性別(例)男 女觀察組對照組35 35 18 20 17 15 40.2±5.1 39.7±4.9體重(kg)手術時間(min)64.1±7.0 63.8±7.4 42.1±12.2 39.7±11.5
兩組患者均在氣管插管全身麻醉下行常規腹腔鏡膽囊切除術。術前30 min常規予以肌注苯巴比妥鈉100 mg和阿托品0.5 mg,入手術室后監測患者的血壓、呼吸、心率、心電圖和血氧飽和度[6]。兩組患者均采用阿托品、咪唑安定、維庫溴銨、瑞芬太尼依次靜推麻醉誘導,采用維庫溴銨、瑞芬太尼微泵維持進行麻醉維持。術畢前10 min停藥,觀察組患者加用地佐辛(揚子江藥業有限公司,規格:1 mL∶5 mg,批號110825)0.1mg/kg及丙泊酚 (西安力邦制藥有限公司,規格:20 mL∶200 mg,批號 110917)10 g/(kg·min),對照組患者加用地佐辛0.1 mg/kg維持至術畢。觀察并比較兩組患者麻醉后蘇醒時間、疼痛、蘇醒期躁動和鎮靜評分情況。
1.3.1 麻醉后蘇醒時間評估 采用自主呼吸恢復時間、呼之睜眼時間和拔管時間等對患者的麻醉后蘇醒時間進行評估[5]。
1.3.2 疼痛、躁動和鎮靜評估 比較拔管時(T1)、拔管后5 min(T2)及拔管后 30 min(T3)3 個時點患者的疼痛、躁動和鎮靜評分。疼痛評分采用視覺模擬評分(VAS)[6],其中從0~10分代表不同程度的疼痛,其中0分為無痛,1~2分為良好,3~4分為基本滿意,4~9分為差,10分為劇烈疼痛,記錄每個時間點每位患者的疼痛分數。蘇醒期躁動評分(RS)[7],其中0分為無任何動靜;1分為不自主肢體動作,時間<5 min;2分為不自主全身動作,時間5~10 min;3分為嚴重全身性動作,需藥物控制。 鎮靜評分(RSS)[8],其中 1 分為清醒、激動不安;2分為清醒、平靜合作;3分為瞌睡,對指令有反應;4分為瞌睡、反應活躍;5分為入睡、反應遲鈍;6分為無反應。
采用SPSS 18.0對數據進行分析,正態分布計量資料以均數±標準差(±s)表示,兩組間比較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以率表示,采用χ2檢驗。以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兩組患者的自主呼吸恢復時間、睜眼時間和拔管時間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2。
表2 兩組患者麻醉后蘇醒情況的比較(min,±s)

表2 兩組患者麻醉后蘇醒情況的比較(min,±s)
組別 例數 自主呼吸恢復時間 睜眼時間 拔管時間對照組觀察組35 35 9.16±2.06 9.24±1.97 10.25±2.78 10.40±2.64 12.47±2.95 13.01±2.81
觀察組患者 T1、T2及T3時VAS和 RS評分均少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t=3.34、2.89、2.23、3.73、5.29、4.17,P <0.05或P < 0.01),兩組患者 RSS評分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3。
表3 兩組患者麻醉后各項評分比較(分,±s)

表3 兩組患者麻醉后各項評分比較(分,±s)
注:與對照組同時點比較,*P<0.05,**P<0.01;VAS:視覺模擬評分;RS:蘇醒期躁動評分;RSS:鎮靜評分
組別 VAS RS RSS觀察組(n=35)T1T2T3 2.1±0.4**2.3±0.5**2.7±0.7*0.7±0.2**0.6±0.2**0.7±0.2**2.1±0.6 2.0±0.4 1.7±0.3對照組(n=35)T1T2T3 4.0±1.0 3.7±0.9 3.2±0.8 1.7±0.4 1.9±0.5 1.8±0.4 2.1±0.5 1.9±0.5 1.6±0.4
蘇醒期躁動是全身麻醉常見的并發癥,主要表現為是肢體無意識的動作、妄想思維和認知定向功能障礙等。蘇醒期躁動的病因及發生機制及其復雜,迄今國內外尚不完全研究清楚,可能與手術疼痛、氣管導管刺激、尿管刺激等多種因素有關[9-10]。術后鎮痛不全,尤其是拔管期疼痛是造成患者蘇醒期躁動最常見原因。因此,術后充分有效的鎮痛是有效減少或預防全麻術后蘇醒期躁動發生的關鍵[11-12]。以往臨床上常采用阿片類鎮痛藥預防蘇醒期躁動取得了較好療效,但此類藥物副作用大,易出現呼吸抑制、腸蠕動減慢、惡心嘔吐等副作用,且成癮性較強,限制了其臨床廣泛應用[13-14]。因此,尋找一種更安全有效預防蘇醒期躁動的藥物是臨床的迫切需要[15-16]。
地佐辛是阿片受體混合型激動-拮抗劑,兼備阿片類激動劑和拮抗劑的作用,其鎮痛作用比傳統的嗎啡、可待因和鎮痛新等阿片類鎮痛藥更強[17-18]。地佐辛主要通過激動大腦、腦干、脊髓等出的κ受體從而達到脊髓鎮痛的效果,已廣泛主要用于術后鎮痛,可減少蘇醒期躁動,且地佐辛體內吸收、分布容積大、時間長、消除慢,鎮痛起效快、維持時間久,對μ受體具有激動與拮抗雙重作用,使呼吸抑制和成癮性降低,副作用較少[19-20]。丙泊酚是一種起效迅速和蘇醒快的靜脈全麻藥,近年來研究發現其也具有抑制蘇醒期躁動作用[21-22]。但有關地佐辛與丙泊酚聯合是否具有預防全麻蘇醒期躁動作用報道較少。陶清等[23]研究發現地佐辛復合丙泊酚預防腹腔鏡膽囊切除患者蘇醒期躁動療效優于單純的地佐辛治療,疼痛評分更低,蘇醒舒適度更好。本研究結果顯示兩組患者自主呼吸恢復時間、睜眼時間、拔管時間及RSS評分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且觀察組患者T1、T2及T3時VAS和RS評分均少于對照組。表明地佐辛聯合丙泊酚可明顯減輕腹腔鏡膽囊切除術患者疼痛程度,有效預防和減少患者全麻蘇醒期躁動的發生,且不影響患者麻醉后蘇醒時間,不加重患者鎮靜程度。
綜上所述,地佐辛聯合丙泊酚可明顯減輕腹腔鏡膽囊切除術患者疼痛程度,有效預防和減少患者全麻蘇醒期躁動的發生,且不影響患者麻醉后蘇醒時間,不加重患者鎮靜程度,是預防全麻術后蘇醒期躁動一種安全有效的方法。
[1]鐘寶琳,李優春,黃桂明.成人全麻蘇醒期躁動相關因素回顧性分析[J].現代預防醫學,2012,39(11):2858-2862.
[2]黎祖榮,王明德,魏佳,等.麻醉恢復室患者躁動的原因及相關因素分析[J].臨床麻醉學雜志,2009,25(6):536.
[3]Hudek K.Emergence delirium:a nursing perspective[J].AORN J,2009,89(3):509-516.
[4]傅麗東,湯如榮,王俊科.老年患者全麻蘇醒期躁動發生的危險因素分析[J].中國神經精神疾病雜志,2011,37(1):57-59.
[5]方艷麗.地佐辛預防瑞芬太尼復合麻醉患者術后疼痛的臨床價值[J].中國藥物評價,2013,30(1):17-18.
[6]劉萬全,趙軍.地佐辛預防瑞芬太尼麻醉后早期疼痛的臨床觀察[J].北方藥學,2011,8(12):34.
[7]鐘瑜婷,劉懷萍.地佐辛對預防全麻插管蘇醒期躁動的療效觀察[J].汕頭大學醫學院學報,2011,40(1):40-42.
[8]葉偉標.丙泊酚在硬膜外麻醉中鎮靜作用的臨床療效[J].中國醫藥指南,2011,9(20): 319-320.
[9]鮑楊,史東平,封衛征.全麻蘇醒期患者躁動的研究進展[J].臨床麻醉學雜志,2010,26 (2):183-184.
[10]王瑚月,蘇國生.不同麻醉藥物發生蘇醒期躁動的臨床觀察[J].中國實用醫藥,2012,7(4):32-33.
[11]Mizuno J,Nakata Y,Morita S,et al.Predisposing factors dand prevention of emergence agitation[J].Masui,2011,60(4):425-435.
[12]屈紅梅,閆霞,劉霞.全身麻醉蘇醒期躁動的原因及防治[J].吉林醫學,2011,32(35):7563.
[13]Bae JH,Koo BW,Kim SJ,et al.The effects of midazolam administered postoperatively on emergence agitation in pediatric strabismus surgery [J].Korean J Anesthesiol,2010,58(1):45-49.
[14]Yu D,Chai W,Sun X,et al.Emergence agitation in adults risk factors in 2000 patients[J].Can J Anaesth,2010,57(9):843-848.
[15]Commisky S,Fan LW,Ho IK,et al.Butorphanol:effects of a prototypical agonist-antagonist analgesic on kappaopioid receptors[J].Pharmacol Sci,2005,98(2):109-116.
[16]鐘寶琳,李優春,黃桂明.成人全麻蘇醒期躁動相關因素回顧性分析[J].現代預防醫學,2012,39(11):2858-2862.
[17]岳修勤.地佐辛與芬太尼應用于術后靜脈鎮痛的臨床效果比較[J].現代預防醫學,2010,16(4):255.
[18]管艷,王貴成.地佐辛對全屏靜脈麻醉拔管期的影響[J].臨床麻醉學雜志,2012,28(3):288-289.
[19]木開代斯·吐斯,周輝,陳慧榮.地佐辛減輕靜吸復合全麻拔管期躁動30例臨床觀察[J].中國中西醫結合外科雜志,2013,19(2):195-196.
[20]牛江濤,高昌俊,孫緒德.地佐辛在預防全麻蘇醒期躁動的臨床效果觀察[J].中華全科醫學,2013,11(3):359,422.
[21]李東華,陳艷平,曹德權.亞睡眠劑量丙泊酚對瑞芬太尼術后躁動的抑制作用[J].臨床麻醉學雜志,2011,27(4):362-363.
[22]張瑾瑜,卞建民.不同藥物在腹腔鏡下膽囊切除術中鎮靜效果比較[J].河北醫學,2014,(1):132-134.
[23]陶清,王守義,王明,等.地佐辛復合丙泊酚對腹腔鏡膽囊切除患者蘇醒期躁動的影響[J].臨床醫學,2013,33(5):13-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