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敬芳 孫璐露 何春梅
廣東省深圳市第三人民醫院護理部,廣東深圳 518112
我國為靜脈輸液大國,據中國藥協會統計,我國輸液率是發達國家的1.3~2.2倍,住院患者輸液率達到87%,靜脈輸液的護理占用了護士75%的時間[1]。靜脈輸液作為臨床治療的基本方式之一,能夠將藥物通過靜脈直接輸送到血液循環中達到治療疾病的目的。但靜脈輸液屬于有創操作,有效的皮膚消毒是輸液前必不可少的步驟之一,能夠最大限度地減少或消除穿刺部位皮膚上的暫駐菌和常駐菌,甚至達到無菌狀態[2]。因此,規范有效的護理操作及正確使用皮膚消毒劑對于預防導管相關性感染與減少輸液不良反應的發生具有重要意義[3-4]。
目前臨床常用的皮膚消毒劑為碘酊、碘伏、酒精和2%葡萄糖酸氯己定醇。碘酊由于其著色性和待干時間長以及需要脫碘等特點,已逐漸淡出臨床使用。碘伏消毒劑為聚乙烯吡咯烷酮與碘的復合物,在臨床應用廣泛,主要因為聚乙烯吡咯烷酮聚合物為表面活性劑,有助于溶液對物體的浸潤和穿透,從而加強碘的殺菌作用[5]。2%葡萄糖酸氯己定醇為新型皮膚消毒劑,具有較好的皮膚消毒效果[6],但因其價格較貴,目前僅常用于深靜脈置管的皮膚消毒。75%酒精作為最經典的皮膚消毒劑,近年來逐漸得到重新認識。其作用原理為滲透力很強的酒精分子能穿過細菌表面的膜,進入細菌內部,使構成細菌生命基礎的蛋白質凝固,將細菌殺死,具有易揮發的特性。獨立包裝的酒精棉片具有方便攜帶、防止揮發的特點。本研究旨在探討酒精棉片在臨床靜脈留置針穿刺中的消毒效果及可能帶給護士時間上的收益。
選擇2013年8~9月深圳市第三人民醫院兒科病房行淺靜脈留置針穿刺患兒160例為研究對象,患兒穿刺部位皮膚無紅腫、瘢痕、破損、感染以及皮膚病等癥狀,預計輸液天數在3 d及以上。按隨機數字表法分為觀察組和對照組,每組各80例。兩組患兒在年齡、性別及疾病情況方面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表1 兩組患兒一般資料比較情況(例)
1.2.1 實驗材料 觀察組:使用上海翔馳衛生用品有限公司生產的75%醫用“酒精擦片”,其主要結構為醫用無紡布+75%醫用酒精,每片為一次性獨立包裝,有效期為2年;對照組:使用深圳市安多福實業發展有限公司生產的30 mL裝0.5%安多福以及新鄉市亞太醫療用品有限公司生產的6只裝無菌棉簽,安多福開啟后有效期為72 h,無菌棉簽開啟后有效期4 h。穿刺均采用蘇州碧迪醫療器械有限公司生產的安全型留置針。選用3M敷貼1624W型透明貼膜。
1.2.2 穿刺及消毒方法 穿刺兩組均按廣東省護理專業發展叢書《臨床護理技術規范》基礎篇第2版中關于“外周靜脈導管(留置針)輸液術”操作規程進行操作。消毒遵循衛生行業標準《醫療機構消毒技術規范》(WS/T367-2012)。觀察組直接將獨立包裝75%醫用酒精棉片撕開后以穿刺點為圓心由內向外擦拭消毒2次,對照組用無菌棉簽浸0.5%安多福消毒劑同樣以穿刺點為圓心由內向外擦拭消毒2次。由2名研究人員同時進行,1名按操作規程完成操作,另1名負責采樣和記錄待干時間、操作時間。
1.2.3 采樣方法 按照衛生行業標準《醫院感染監測規范》(WS/T312-2009)分別在皮膚消毒后 15 s、30 s和1 min對穿刺點周圍皮膚進行采樣。采樣時將無菌棉拭子在含5 mL無菌生理鹽水試管中浸濕,在管壁上擠干,再在消毒范圍的手背皮膚往返均勻涂擦各5次,并隨之轉動棉拭子,去掉手污染的部分,以無菌操作方式將棉拭子采樣端投進含有10 mL無菌生理鹽水的試管內作為樣本,并及時送檢。將采樣管震蕩50次,接種于血瓊脂平板培養基中,每例樣本接種1個培養基,置37℃恒溫箱中培養48 h后,進行細菌計數,并評價消毒效果[7]。
1.3.1 消毒效果的評價 按照衛生行業標準《醫務人員手衛生規范》(WS/T313-2009)中皮膚消毒標準,細菌培養后菌落數目應≤5 cfu/cm2,并未檢出致病菌。
1.3.2 其他觀察指標 觀察兩組經濟成本、待干時間、操作時間、留置針保留期間卷邊、感染、靜脈炎、脫落等相關不良事件的發生情況。待干時間由第1遍消毒結束至穿刺開始,由穿刺護士判斷消毒皮膚表面是否干燥。操作時間由準備用物開始計算至整理用物結束。
采用SPSS 13.0統計學軟件進行數據分析,計量資料數據用均數±標準差(±s)表示,兩組間比較采用t檢驗,以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兩組消毒方法在15 s、30 s和1 min時細菌菌落數目均低于標準,達到消毒目的。對照組與觀察組在消毒后15 s和1 min時的菌落數目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觀察組在30 s時細菌菌落數目少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2。
表2 兩組消毒后不同時間細菌菌落數的比較(cfu/cm2,±s)
表2 兩組消毒后不同時間細菌菌落數的比較(cfu/cm2,±s)
組別 15 s 30 s 1 min對照組(n=80)觀察組(n=80)0.96±0.73 0.95±0.65 0.83±0.49 0.63±0.32 0.55±0.42 0.61±0.30 t值 P值0.12 0.46 2.15 0.04 1.03 0.24
與對照組比較,觀察組待干時間、操作時間明顯縮短,差異均有高度統計學意義(P<0.01),見表3。對照組與觀察組在經濟成本比較(14.35元比15.36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
表3 兩組待干時間和操作時間的比較(±s)
表3 兩組待干時間和操作時間的比較(±s)
組別 待干時間(s) 操作時間(min)對照組(n=80)觀察組(n=80)15.61±2.16 9.36±1.62 12.21±0.94 10.14±2.28 t值 P值6.72<0.01 5.26<0.01
兩組患兒靜脈留置針使用間歇均采用生理鹽水封管,如未發生堵管、穿刺口發紅、導管脫落等異常情況,小兒靜脈留置針留置時間最長96 h,最短為治療需要結束時。觀察組發生堵管2例,因卷邊需更換敷料9例,導管脫出3例,穿刺口發紅4例。對照組發生堵管1例,因卷邊需要更換敷料15例,導管脫出2例,穿刺口發紅3例。
本次研究顯示,在為兒童行淺靜脈留置針穿刺時,兩種消毒劑的消毒合格率均為100%,達到《醫療機構消毒技術規范》(WS/T367-2012)標準的要求,表明兩種消毒劑均有確切的殺菌效果。酒精作為消毒劑其作用原理為滲透力很強的酒精分子能穿過細菌表面的膜,進入細菌內部,使構成細菌生命基礎的蛋白質凝固,將細菌殺死。酒精的消毒作用取決于其有效濃度,這是因為過高濃度的酒精會在細菌表面形成一層保護膜,阻止其進入細菌體內,難以將細菌徹底殺死;若酒精濃度過低,雖可進入細菌,但不能將其體內的蛋白質凝固,同樣也不能將細菌徹底殺死,故75%酒精為臨床皮膚消毒最為經典的消毒劑之一,即便是現在得到廣泛研究和認可的新型消毒劑2%的葡萄糖酸氯己定其消毒的有效成分也主要是乙醇,一般含有63%~77%的乙醇[8-9]。但由于酒精的易揮發性,導致靜脈輸液中酒精在開啟后如何保存成為臨床難點,同時導致臨床護士會主觀上擔心酒精消毒不徹底。酒精擦片將75%酒精消毒劑與無紡布結合,制成獨立包裝的酒精棉片,既能克服其易揮發難保存的缺點,使用起來又省時方便,大大節省了臨床護士留置針穿刺消毒的環節和時間。筆者在中國香港、中國臺灣研修與訪問期間,也發現酒精棉片廣泛應用于外周淺靜脈穿刺、靜脈通路無針系統的接口消毒等。
觀察組酒精棉片和對照組碘伏類消毒劑在淺靜脈留置針皮膚消毒上都能達到消毒效果,符合國家相關標準。安多福消毒劑以聚乙烯吡咯烷酮和碘的復合物(PVP-I)為主要成分,有效碘含量 20%以上[10-11],具有殺菌性強、安全廣譜、刺激性小、作用持久的特點,對皮膚黏膜消毒、傷口創面消毒具有明顯的效果[12],也是目前廣泛應用的皮膚消毒方法之一。但75%酒精為無色,透明度高,安多福在消毒后則有較明顯的黃色碘劑沉著,使皮膚表面靜脈的可視度降低,因此,使用75%酒精棉片消毒后對皮膚外觀顏色影響較小,為臨床護士進行靜脈穿刺提供了便利,特別是小兒靜脈比成人更細且不易尋找,酒精棉片的使用方便了兒科護士的操作。由于酒精易蒸發,而安多福屬于油性消毒劑,不容易蒸發[13],且安多福使用工序比酒精棉片稍微復雜,需要取出棉簽,蘸取溶液后取出涂抹。本研究結果也表明,75%酒精棉片的待干時間為(9.36±1.62)s,操作時間為(10.14±2.28)min;0.5%安多福待干時間為(15.61±2.16)s,操作時間為(12.21±0.94)min;在時間上酒精面片顯然優于安多福,提高了護士靜脈穿刺的速度,針對兒童活潑好動的性格特點,也可避免出現因為操作時間長而患兒不配合。
本研究顯示對照組80例消毒總成本為14.35元,觀察組80例消毒總成本為15.36元,二者基本相近,無明顯區別。但對照組中30 mL安多福在操作層面上存在過期、污染、被打翻等浪費現象,消毒棉簽也存在過期、污染的可能,因此,實際操作層面,安多福組可能高于酒精棉片組[14-15]。本研究結果也顯示,在觀察組80例使用75%酒精棉片的患兒中因敷料卷邊甚至脫落的9例,占總數的11.3%;而對照組80例使用安多福的貼膜脫落例數為15例,占總數的18.8%。表明使用酒精棉片消毒患兒皮膚貼膜附著程度更高,可有效減少導管護理次數,降低醫療成本,并減輕臨床護士的工作量。
0.5%安多福及75%酒精棉片均為有效的靜脈輸液皮膚消毒方法,但從時間成本上,酒精棉片優于安多福,經濟成本與安多福無明顯區別。75%酒精棉片由于克服了既往酒精消毒制劑的缺陷,更值得臨床推廣和應用。
[1]薛玲.靜脈輸液應用現狀探討[J].中國衛生產業,2011,8(9):118.
[2]王桂杰,洪維,羅穎.安多福與碘伏皮膚消毒的效果比較[J].齊魯護理雜志,2013,19(12):80-81.
[3]王歡歡,王潔,郭燕,等.靜脈穿刺前皮膚消毒方法的探討[J].中國社區醫師,2012,14(23):262.
[4]李麗榮,王紅,韋亞,等.外周靜脈留置針穿刺部位皮膚消毒方法的改進效果[J].吉林醫學,2010,31(26):4557-4558.
[5]劉佩.2種皮膚消毒劑消毒效果的比較[J].當代護士,2010,2(6):77.
[6]許方蕾,孫曉敏,張麗亞,等.氯己定醇皮膚消毒液應用于兒童淺靜脈留置針的效果評價[J].中華醫院感染學雜志,2013,23(7):1617-1619.
[7]代小英,陳昭斌.皮膚消毒效果監測方法的研究進展[J].中國消毒學雜志,2013,30(8):758-761.
[8]李春梅,鐘曉祝,楊金城.葡萄糖酸氯己定醇皮膚消毒液對多藥耐藥菌的殺菌效果評價[J].中華醫院感染學雜志2013,23(9):610-611.
[9]黃家蓮,黃雪芳,黃金霞,等.2%洗必泰護理血透雙腔留置管的效果評價[J].中國醫藥指南,2012,10(14):56-57.
[10]趙博,呂東清,王波.靜脈注射皮膚消毒效果研究[J].中國實用醫藥,2012,7(36):207-208.
[11]王愛華.愛爾碘皮膚消毒后最佳穿刺時間的研究[J].護理學雜志,2013,28(19):36-37.
[12]鄔勛蓮,李莉,駱雪英.傳統消毒法與噴霧式消毒法對靜脈輸液處皮膚消毒效果的比較[J].中國實用護理雜志,2005,21(3):183-185.
[13]王桂杰,林士軍,肖偉秋,等.安多福噴霧法與擦拭法皮膚消毒效果的臨床觀察[J].中華醫院感染學雜志,2011,(17):70-72.
[14]李斌,馮馨,高丹,等.兩種消毒方法對靜脈留置針貼膜固定效果的影響[J].護理學雜志,2010,25(6):45-46.
[15]魯華,白曉霞,石亞靈,等.兩種不同消毒液對術前患者皮膚消毒效果的比較[J].中國醫藥導報,2011,8(4):134-1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