龐玉華 楊 艷
1.四川省第四人民醫院重癥監護室,四川成都 610016;2.川北醫學院附屬醫院胸心外科,四川南充 637000
近年來,隨著人口老齡化進程,高血壓、冠心病等常見心血管疾病的發病率也呈上升趨勢[1],其中,慢性心力衰竭(chronic heart failure,CHF)的發病率也呈現出逐年上升的趨勢。CHF是各種心血管疾病發展到最終的結果,其反復發作及逐漸加重的各種癥狀是患者生活質量下降、再住院率和死亡率增高的主要原因,因此,一方面要防止心功能惡化,另一重要目標就是要減輕患者的疼痛,提高生活質量[2]。隨著科學技術以及醫療手段的不斷發展,人們對于CHF所關注的不僅僅是疾病本身的治療問題,同時也開始關注患者的生活與心理問題。相關研究表明,CHF患者抑郁的發病率非常高。合并抑郁的CHF患者往往會表現出心功能改善緩慢、住院時間長、再入院率高等問題[3]。醫學界已認識到癥狀的緩解不再是疾病最重要的結果,以多種形式對患者行院內院外全面、全程、整體的綜合護理干預在改善其生活方式和生存質量方面起著舉足輕重的作用[4]。如何提高CHF患者的生活質量,成為人們研究的重點,本文選擇四川省第四人民醫院CHF患者,觀察綜合護理干預對患者生活質量的影響,現報道如下:
選擇四川省第四人民醫院2011年1月~2013年12月CHF患者共95例為研究對象。所有患者均按歐洲心臟協會的診斷標準確診為CHF。按入院先后順序將患者分為對照組(47例)與觀察組(48例)。兩組患者性別、年齡、病程、疾病種類、心功能等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表1 兩組慢性心力衰竭患者一般資料比較
1.2.1 對照組
給予CHF常規護理。
1.2.2 觀察組
在常規護理的基礎上根據個體特性綜合評估患者,了解患者對疾病相關知識、病情掌握情況、對疾病的態度、治療依從性及心理狀況和社會支持等情況制訂個性化的護理計劃及健康綜合護理干預措施。具體如下:
1.2.2.1 心理護理 CHF患者因長期的病痛折磨,加之心衰反復發作以及經濟、家庭等原因易產生焦慮、緊張、悲觀、失望的心理,護理人員應在患者入院后根據其心理加強疏導,認真講解心理因素與疾病轉歸的關系,讓其保持樂觀情緒及取得治療護理的依從性,樹立戰勝疾病的信心,建立良好的護患關系,加強與家屬溝通,為患者提供精神與經濟支持。
1.2.2.2 運動指導 根據心功能分級制訂個體化運動方案,鼓勵患者進行適當運動。對心功能Ⅳ級患者,護士指導床上肢體活動、床上坐起運動;對心功能Ⅲ級患者予以床邊座椅上訓練、床邊扶走;對心功能Ⅱ級患者指導病房過道行走、步行、上下樓梯訓練,并逐漸增加運動量,均以不勞累為宜,活動后心率控制在110次/min以內,出院后指導適當的慢跑、騎自行車、柔軟體操等運動,逐步過渡到參加一般的體力活動。
1.2.2.3 飲食指導 控制鹽的攝入,減輕水鈉潴留,輕度患者食鹽控制在2~3 g/d,中度者食鹽攝入<2 g/d,服用利尿劑者可適當放寬;每日早餐前監測患者的體重,3 d內體重增加2 kg以上說明已有輕度的水鈉潴留,要引起重視,進吃低熱量、高蛋白、高維生素、易消化的食物,少吃多餐,以減輕心臟負擔。
1.2.2.4 睡眠護理 CHF患者均有不同程度的睡眠障礙,如早睡、夜醒、入睡困難等,所以應根據不同情況制訂護理措施并嚴格有效地執行,包括保持環境安靜,按時睡覺,右側臥位,不緊張不激動,做到徹底放松,實在難以入睡或睡眠質量差時,適當給予鎮靜劑等。
1.2.2.5 服藥依從性 針對個體受教育的程度,住院及隨訪期間反復耐心的向患者及家屬交代藥物的用法用量、注意事項、可能發生的不良反應以及按時按量服藥的重要性,使患者養成正確規范服藥的好習慣以達到最好的療效。
1.2.2.6 健康指導 避免誘因,預防受涼引起上呼吸道感染加重心衰,保持情緒穩定,避免勞累,定時排便,保持大便通暢,排便時勿屏氣和用力過度,以免導致心衰發作、加重,甚至猝死。
1.2.2.7 階段護理 住院期間由責任護士采取“一對一”的方式護理,并要求家屬參與,從疾病相關知識的講解,逐步過度到促進患者改變不良的生活方式及行為習慣。出院后第1個月每周隨訪1次,2~6個月每月由主治醫生進行患者飲食、服藥、運動、睡眠及避免誘因的健康教育1次,有問題隨時電話咨詢聯系,出院后6個月進行生活質量相關測評。
①為反映患者心功能情況,測定患者的6 min步行距離并使用心臟彩超監測左室射血分數、左室舒張末徑等指標。②對患者干預前及干預后分別進行生活質量評定,采用明尼蘇達心力衰竭生活質量調查表,包括體力限制、心理情緒、疾病癥狀、社會關系等項目,患者經指導后自行填寫調查表,得分越低,功能損害程度越輕,表明生活質量越好。③使用焦慮自評量表(SAS)與抑郁自評量表(SDS)對兩組患者干預前與干預后的負性情緒進行評價,得分越高,表明焦慮、抑郁情緒越嚴重。
采用SPSS 16.0統計學軟件進行數據分析,計量資料數據用均數±標準差(±s)表示,兩組間比較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用率表示,組間比較采用χ2檢驗,以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結果如表2所示,干預后,兩組患者6 min步行距離、左室射血分數、左室舒張末徑與干預前相比,均有顯著改善(P<0.05);觀察組患者干預后的6 min步行距離、左室射血分數與左室舒張末徑均優于對照組干預后,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提示綜合護理干預后更能夠改善患者的心功能。
表2 兩組患者干預前后心功能情況比較(±s)

表2 兩組患者干預前后心功能情況比較(±s)
注:與同組干預前比較,aP<0.05;與對照組干預后比較,bP<0.05
組別 例數 6 min步行距離(m)左室射血分數(%)左室舒張末徑(mm)觀察組干預前干預后對照組干預前干預后47 346.1±54.2 548.3±68.8ab 32.1±6.0 55.4±8.6ab 58.9±4.5 50.2±3.7ab 48 351.0±48.9 464.5±67.7a 33.2±5.8 44.7±7.0a 59.9±5.1 54.3±4.2a
結果如表3所示,兩組干預后較干預前體力限制、社會關系、心里情緒、癥狀評分和總分都明顯改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觀察組干預后的體力限制、社會關系、心理情緒、癥狀評分和總分與對照組干預后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提示綜合護理干預比常規護理能更加明顯地改善生活質量。
表3 兩組患者干預前后生活質量比較(分,±s)

表3 兩組患者干預前后生活質量比較(分,±s)
注:與同組干預前比較,aP<0.05;與對照組干預后比較,bP<0.05
組別 例數 體力限制 社會關系 心理情緒 疾病癥狀 總分觀察組干預前干預后對照組干預前干預后47 19.9±21 11.8±1.5ab 8.9±1.6 5.7±1.1ab 13.6±1.5 10.8±1.5ab 12.0±1.7 6.3±1.2ab 54.6±3.5 38.2±2.7ab 48 18.7±1.9 17.2±1.8a 9.8±1.3 8.6±0.9a 12.6±1.8 11.7±1.5a 13.2±1.3 9.4±1.1a 52.6±4.2 46.8±3.4a
結果如表4所示,干預后,兩組患者SAS及SDS評分與干預前相比較均顯著降低(P<0.05);觀察組干預后SAS及SDS評分與對照組干預后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提示綜合護理能夠顯著改善患者的負性情緒。
表4 兩組患者干預前后SAS與SDS評分比較(分,±s)

表4 兩組患者干預前后SAS與SDS評分比較(分,±s)
注:與同組干預前比較,aP<0.05;與對照組干預后比較,bP<0.05;SAS:焦慮自評量表;SDS:抑郁自評量表
組別 例數 SAS SDS觀察組干預前干預后對照組干預前干預后47 53.97±6.11 42.67±5.42ab 54.60±4.36 43.21±6.08ab 48 54.32±7.28 49.38±6.55a 53.77±5.46 50.05±5.29a
CHF在我國是一種常見疾病,在老年人中發病率尤其高,其原因可能是隨著年齡的增大,老年人的器官會出現不同程度的衰退,因此適應能力變差,最終加重心臟負擔[5]。目前對于CHF的治療主要以綜合治療為主。雖然患者通過綜合治療能夠顯著緩解臨床癥狀,但是護理的作用也同樣不可忽視,因此有必要對患者進行綜合護理[6]。護理干預能使患者更加了解CHF發生發展過程,使其得到受重視的感覺,消除緊張、焦慮、恐懼、悲觀失望的情緒,增加其病癥自控能力[7-8]。同時,通過改善情緒,患者能夠保持良好的心態,從而積極配合正規治療,提高藥物治療的依從性[9]。另外,通過提供良好的住院環境、積極的心理溝通、必要的鼓勵與支持以及生活上的關心等,均能夠改善患者的預后,改善患者的心功能與生活質量,促進患者的康復[10]。
本次研究結果表明,干預后,兩組患者的6 min步行距離、左室射血分數及左室舒張末徑與干預前相比均顯著改善(P<0.05);綜合護理干預后,觀察組患者的6 min步行距離、左室射血分數及左室舒張末徑與對照組干預后相比改善更明顯(P<0.05)。該實驗結果表明,通過綜合護理,能夠有效地改善患者的心功能,改善患者的預后,促進患者的康復。干預后,兩組患者的體力限制、社會關系、心理情緒、癥狀評分和總分與干預前相比均明顯改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綜合護理干預后,觀察組患者體力限制、社會關系、心理情緒、癥狀評分和總分與對照組干預后相比改善更明顯(P<0.05)。該實驗結果表明,通過綜合護理能夠進一步改善患者的生活質量,提高患者的生活舒適度。同時,本研究還比較了觀察組患者與對照組患者干預前后SAS與SDS評分。結果表明,干預后兩組患者SAS與SDS評分與干預前相比較均顯著性降低(P<0.05);綜合護理干預后,觀察組患者的SAS及SDS評分與對照組干預后相比降低更明顯(P<0.05)。結果說明綜合護理能夠顯著改善患者的負性情緒。另外,通過適當的運動能夠使患者的運動耐量增加,使患者呼吸困難和乏力癥狀減輕或消失,生活自理能力增強,總體生活質量提高[11-15]。通過飲食護理能夠規范患者合理進餐,限制鹽的攝入,控制水鈉潴留,降低CHF的再發生率。通過睡眠護理能夠提高患者的睡眠質量,使其精神和體力很快恢復,控制心功能的進一步下降,促進CHF患者的早日康復[16]。國外已有研究表明,由專業的醫護人員對心力衰竭患者進行健康教育可顯著降低遠期全因死亡率,并建議將此經驗推廣至所有類型的醫療機構[17]。出院后的定期電話隨訪和指導將從醫院到家庭的護理模式有效運用到患者身上,把護理措施從醫院延伸至患者家中,有效地減少發生心力衰竭的誘因,讓患者更加規律的服藥,提高了患者的心理狀況及生活質量[18-20]。
綜上所述,綜合護理干預能有效提高CHF患者的生活質量及促進心臟功能的康復,是一種安全有效的護理方法。
[1]曾利婭,秦銀波.老年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的心理護理干預效果分析[J].中國醫藥導報,2010,7(12):128-129.
[2]楊苓,方杰.慢性心力衰竭患者負性情緒及應對方式調查與護理干預[J].中華現代護理雜志,2011,17(21):2534-2536.
[3]張曙紅,殷容光.預見性護理對老年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心功能水平的影響[J].中國醫藥導報,2011,8(34):128-129.
[4]侯巖芳,劉云英.慢性心力衰竭控制癥狀發作的自我護理策率[J].護士進修雜志,2002,17(9):694-695.
[5]Juilliere Y,Jourdain P,Suty-Selton C,et al.Therapeutic patient education and all-cause mortality in patients with chronic heart failure:A propensity analysis[J].Int J Cardiol,2012,(6):1136-1139.
[6]裴利敏,李志梅,馬燕霞,等.臨床護理路徑在慢性心力衰竭患者中的應用[J].中國醫藥導報,2012,9(35):157-161.
[7]戴暉,閆海春.醫院到家庭護理模式對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用藥依從性及再住院率的影響[J].中華現代護理雜志,2013,19(30):3747-3749.
[8]樊君娜,李文靜,王靜.護理干預對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生活質量的影響[J].吉林醫學,2010,31(17):2738-2739.
[9]張冬玲.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家屬的健康教育需求及其護理措施分析[J].臨床合理用藥,2014,7(5A):170-171.
[10]Albert NM,Buchsbanm R,Li J.Randomized study of the effect of video education on heart failure healthcare utilization,symptoms,and self-care behaviors [J].Patient Educ Couns,2007,69(1-3):129-139.
[11]陳紅蓮,吳玉玲,洪莉萍.匹茨堡指數在慢性心力衰竭病人睡眠護理中的應用[J].全科護理,2014,12(13):1173-1174.
[12]張昊景,何婷.慢性心力衰竭的臨床療效研究[J].中國醫藥科學,2012,2(20):82-83.
[13]孫東梅.綜合護理對老年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心功能及生活質量的影響[J].中國當代醫藥,2012,19(14):137-138.
[14]錢海蘭,王君俏,沈王琴,等.居家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家庭照顧者的生存質量及其影響因素[J].解放軍護理雜志,2012,29(21):4-8.
[15]夏麗娜.臨床護理路徑在慢性心力衰竭患者中的應用[J].中國當代醫藥,2013,20(15):120-121.
[16]周瑜利,劉亞平,劉藝華.舒適護理干預在老年慢性心力衰竭護理中的觀察與體會[J].吉林醫學,2014,35(12):2664-2665.
[17]仇靜波,汪小華,李偉,等.自我管理干預對慢性心力衰竭患者預后影響的meta分析[J].中華護理雜志,2012,47(10):916-919.
[18]劉春紅.臨床護理路徑在心肌梗死致心力衰竭急救過程中的應用價值研究[J].中國醫藥科學,2013,3(22):122-123.
[19]林建娟.護理干預對慢性心力衰竭患者負性情緒及應對方式的影響[J].當代護士,2013,20(3):20-21.
[20]王東偉.護理干預對老年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的影響[J].中國當代醫藥,2012,19(16):126-1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