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婷媛
“自己創業成功,還要帶動群眾致富。”7月14日,河南鶴壁市浚縣衛溪街道辦事處西長村“大學生村官”、黨支部副書記李俊峰向記者談起了他的創業初衷。
2005年大學畢業后在村里當村醫的李俊峰通過考試成了村里的大學生村官。當了村官,如何能帶領群眾走上致富路成了他一直思考的問題。
2010年李俊峰從朋友那兒了解到養殖肉牛收益高,于是,他多次到山東、東北等肉牛養殖基地考察學習。第二年,他投資30余萬元,租下十幾畝地,搭起了小牛棚,從東北買來66頭小牛犢,創建了鶴壁市俊峰牧業有限公司。
起初,李俊峰的創業之路并非一帆風順,換了環境的小牛犢出現了拉肚子、咳嗽等水土不服的癥狀,一無技術、二無經驗的李俊峰抱著電腦住進了牛棚,并針對牛犢出現的癥狀,上網查資料、配藥方,像照顧自己的孩子一樣照顧牛犢。
功夫不負有心人,在李俊峰的悉心照料下,牛犢健康成長,半年后,第一次肉牛交易就讓他賺了20余萬元,這讓他信心倍增,不僅擴大公司的規模,還增加了養羊、養蚯蚓等項目。目前,他的公司占地面積10.7公頃,年出欄肉牛2600余頭,年產值2800萬元。
“當了村官,就要帶領群眾致富。”李俊峰說,雖說他養殖肉牛消化的農作物秸稈,使周邊群眾每667平方米增收120余元,但這還遠遠不夠。為帶動更多的群眾發展肉牛養殖,李俊峰牽頭組織了浚縣肉牛養殖協會,并多次到焦作、開封,與兩家上市屠宰公司洽談合作事宜,保證了肉牛的銷售渠道。
2011年李俊峰采用協會+公司+農戶的發展模式,帶領群眾發展肉牛養殖項目,積極發展周邊散養戶120余戶,戶均年增收8000多元。
了解到羅莊村村民陳紅福生活困難,李俊峰便賒給他10頭肉牛,7個月后,陳紅福賺了上萬元,隨后,李俊峰又賒給陳紅福30頭肉牛。目前,陳紅福靠養牛年收入8萬余元。
“李俊峰始終以帶富群眾為己任,在創業路上不斷探索,贏得了群眾的廣泛支持和信任,踐行了一個當代大學生村官的本色,為廣大農村干部和大學生村官樹立了榜樣。”浚縣大學生村官管理辦公室副主任趙紅偉這樣評價李俊峰。
“下一步我準備將公司進一步擴大,計劃達到年出欄肉牛1萬頭的規模,這樣就能把本地大量的秸稈利用起來,也能夠帶動更多群眾就業。”李俊峰信心滿滿地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