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超
摘要:隨著社會的發展,人類知識的日新月異,科技突飛猛進,教育的發展備受關注。小學英語教學模式、策略、方法技術手段等都發生了變化,這對學生的綜合語言運用能力提出了很大的挑戰,因此,對小學生英語閱讀能力培養中存在的問題進行分析以及探究有著很高的價值和很深的意義。
關鍵詞:教學目標 現狀分析 閱讀方法
一、閱讀教學目標
小學階段英語教學的總體目標是:鞏固和擴大詞匯量,增強語感,提高學生的閱讀速度和理解的準確度,逐步形成他們的英語閱讀習慣和能力。幫助學生善于、樂于了解異國文化,拓展實踐空間,不斷提高學生學習英語的興趣,促進英語聽說能力的提高。所以在英語教學中,教師要精心設計每一節課,用最有效的方法引導學生閱讀,培養他們良好的閱讀能力。
二、閱讀教學現狀分析
目前,小學英語閱讀課的教學還存在不少問題。
(一)許多教師對閱讀教學還不夠理解
許多教師認為閱讀教學的目的是學習語言知識,借助語言材料來學習語音、詞匯等。忽視了培養學生的語篇分析能力和信息的獲取能力。
(二)學生的英美文化背景知識儲備不足
學生缺乏相關的背景知識從而影響理解能力。在閱讀課學習中,盡管大多數學生在之前的學習中儲備了不少的詞匯量,但仍不能很好地讀懂課文。
(三)學生閱讀習慣和閱讀方法不好
如閱讀時出聲、精神不集中、不斷回讀等都直接影響閱讀速度,最普遍的現象是學生習慣逐字逐句去翻譯閱讀材料而不會找關鍵句子來加以理解,在遇到生詞時很少主動聯想,這些不良的閱讀習慣直接影響了閱讀速度。
三、閱讀教學方法
在閱讀教學中,我們可以根據學生的特點、年級的高低等不同因素,采用不同形式的教學方法培養學生的閱讀能力。具體策略如下。
(一)閱讀前(pre-reading)
通過教學不難發現,如果語篇所涉及的內容是學生熟悉了解的話題,他們就能輕松地理解短文中的信息,反之就會出現閱讀障礙。在pre-reading部分最重要的是背景上的介紹,另外做一些準備活動,像warming up。pre-reading實際上就是為后面學習做些準備活動。因此,作為教師,我們就應努力做到以下幾點。
1.運用“預習卡”,培養預習習慣。“預習卡”是為了更好地指導學生自主預習而設立的一種學習方式。由小學生的年齡特點,他們自主學習能力弱,自覺意識不強,所以學生的預習不是單靠教師一句話就可以自覺完成的。如何引導學生進行課前預習,制定“預習卡”就是一個行之有效的方法。通過教師精心設計的預習內容提高學生預習的效果,通過較為詳盡的預習流程,記錄學生在預習中的收獲和遇到的問題,更好地促進課堂學習的成效。
2.創設情境,激發閱讀興趣。新課標強調“學生是學習的主體”,但教師的啟發引導在教學中同樣也起著關鍵性的作用。閱讀教學在英語教學中是一個難點,許多教師在教學中都還處在摸索階段。興趣是最好的老師,教師要根據不同的教學內容創設不同的情境,保持學生的興趣,從而使他們愛上閱讀。
(二) 閱讀中(in-reading)
作為英語教師,我們的任務是“Teach students how to learn English”而不是“Teach students English”。這一環節最重要的是讓學生在讀的過程中去理解關鍵信息,去獲得關鍵信息。教師應有意識地培養學生的默讀技巧、掃讀理解等能力,要求學生快速閱讀課文,從整體上把握課文脈絡,理解課文大意,找出關鍵詞和中心句,使學生對文章內容、結構和作者寫作意圖有一個整體印象。
1.聯系上下文,學會猜測詞義。在閱讀教學中,學生會很自然地遇到一些新詞或新句型,在這種情況下有大部分的學生會不自覺地產生一種畏懼感,覺得束手無策,產生放棄思考的念頭,從而影響了閱讀速度,也不利于養成良好的閱讀習慣。這時教師就應該適時地加以引導,讓他們大膽猜測詞義,理解文章大意,領會文章的主題思想,理清脈絡層次。
2.培養學生提問的能力。在教學中,我們都知道要盡可能地多給學生一些展示交流的機會,變語言的輸入為輸出。但回過頭來想想,整節課我們都在對學生進行提問,學生對我們這種教學方式也已經習慣了,我們忽視了學生的主體地位,忽視了培養學生的提問能力,影響了閱讀的速度和效率。
3.培養學生用英語思維的能力。養成整體閱讀的關鍵在于它既不是默讀更不是朗讀,而是通過目光在英語與大腦之間建立直接的聯系,即英語思維。這是一個簡捷快速的過程,閱讀時要把母語拋在腦后,指導學生逐步確立英語思維的習慣,而非母語英語之間的翻譯轉換。在經過一段時間的閱讀訓練之后,要在閱讀課上注意培養學生的這種語感。
(三)閱讀后(post-reading)
教師可根據閱讀材料的實際情況,提高學生的理解水平,同時也能達到檢測的目的。在這一教學中,教師可著重訓練學生的思維,檢測學生的語言輸出能力,例如,在圖片和詞語提示下復述故事;根據短文內容改寫、創編故事;角色表演;運用所學知識點,如重點詞、句設計情境進行說話,通過這些活動讓學生對所學知識進行內化并轉變為語言的輸出。最后教師還可對學生完成任務的情況作出評價,但評價需要具有激勵性。
總之,正確的閱讀教學方法有利于提高學生的閱讀技能。“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作為教師,我們不能操之過急,只要我們重視,并不斷給予學生指導和訓練,我相信終有一天我們的學生會愛上英語,愛上閱讀。
(責編 田彩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