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偉強
摘要:化學這門課程主要是以實驗為主,大部分化學反應和化學現象都是通過實驗來證明的。通過實驗的演示,可以更直觀地了解和學習化學知識,進而形成化學概念。所以在化學教學中,實驗對學生學習化學起著舉足輕重的作用。我就該如何上好化學實驗課做了簡單的闡述。
關鍵詞:化學實驗 做法
一、在演示實驗中,要防止“六種情形”的出現
在化學實驗教學中,演示實驗是必不可缺的。所以在演示實驗之前,一定要認真在鋪設一些必要的疑問,以激發學生的思考。這一階段,要求教師的操作不僅要規范、準確,還要求教師的提示語簡明扼要、抓住關鍵,這樣對學生的觀察、模仿、記憶就十分有利。尤其是那些配置的操作步驟,必須要做到“一算二稱(量)三溶四移五定六搖”。
在演示實驗中,我們每一位教師必須注意“六種情形”。
1.要防止出現學生只看熱鬧,不明確觀察目的。這樣的結果只能是抓不住關鍵的實驗現象,不能得出正確的實驗結論。
2.要防止觀察時只是盯住一點,一定要全面觀察。既要注意觀察那些現象比較明顯突出的,也不能忽略那些現象不太顯著的。觀察要調動多感官,既要用眼看,又要用鼻聞、用手摸、用耳聽,要做到全神貫注。
3.要防止馬馬虎虎,學會細心比較。例如,硫能在氧氣中燃燒,也能在空氣中燃燒。這兩個相似的實驗,不細心比較,就得不出這樣的結論:硫在氧氣中燃燒更旺。
4.要防止只注重觀察,不注重思考。觀察最重要的是會開動大腦進行分析和判斷。比如,實驗室制取氧氣,必須在大腦中多幾個問號:為什么在實驗前要先檢驗裝置的氣密性?為什么試管口要略向下傾斜?為什么先要將導管從少水槽中取出然后再熄滅酒精燈?……這樣方能知其所以然。
5.要防止概念混淆,張冠李戴。如我們在描述一些實驗現象時,就必須注意“溶解”與“熔化”“煙”與“霧”“渾濁”與“沉淀”“光”與“火焰”這些概念的不同,只有這樣,才能正確地描述這些實驗現象。
6.要防止用結論代替現象進行描述的情況發生。結論與現象之間雖然有聯系,但絕對不能相互替代。要明白事物的表面特征叫做現象,而通過對現象的分析,進而得出的事物的本質特征才是結論。
二、在學生實驗中,要重視課前的準備工作
搞好學生實驗,準備工作是前提。準備工作不充分,就很容易造成課堂秩序的混亂。
1.在教師方面,應該做的準備工作有:(1)準備齊全本次實驗中學生可能用到的所有物品。(2)充分考慮本次實驗中可能出現的一切問題及應對措施。(3)著重突破本次實驗中的難點,做到心中有數。(4)培訓好實驗課小骨干,以便在學生分組實驗課上幫助教師輔導其他學生的操作和觀察。
2.在學生方面,應該做的準備工作是:通過課前預習要求學生做到:(1)明白本次實驗的目的。(2)搞清實驗的內容。(3)理解基本原理。(4)清楚操作步驟。(5)明白實驗裝置。(6)默記注意事項(包括操作、儀器的使用與安裝、藥品的用量、現象的觀察、廢物的處理、安全的防護等等)。最好能夠簡單、扼要地作好筆記,這樣就能為自覺地、有目的地、獨立地進行實驗打下最初步的基礎。
由于課前準備工作做得充分,所以在課堂上就不會出現秩序混亂的現象,更不會出現突發事件而讓教師手足無措,只有這樣,才能讓師生對實驗過程胸有成竹,活而不亂,讓實驗得以有條不紊地順利進行。
三、在實驗環節中,要注意積極地指導工作
對學生實驗的指導,從內容上看,不外乎三個方面,即實驗知識、實驗技能、實驗思維。實驗知識的指導,就是要求教師正確地指導學生全面理解和掌握實驗目的、實驗原理、實驗儀器性能,以及得出的實驗結論等。實驗技能的指導,就是要求教師正確地指導學生認識實驗儀器、掌握操作規則、熟知操作步驟、正確觀察和記錄實驗數據等。實驗思維的指導,就是要求教師正確地指導學生掌握科學的實驗方法,做到學會觀察、記錄、處理實驗數據,學會推理,學會誤差分析等。
展開任何一項學生實驗,必須受其兩方面的支配:其一是實驗目的,其二是實驗方法。那么,在學生實驗中,最關鍵的無疑就是實驗目的和實驗方法。因而,在著手實驗前,教師必須要讓學生把實驗的目的和要求弄得清清楚楚,把實驗的關鍵及注意事項搞得明明白白。只有這樣,才能保證學生的實踐活動不背離教師既定的教學目標而得以順利地進行。這時,最需要的不是教師不停地講授指導,而是教師在這次實驗活動中,能夠簡明扼要,能夠點明主旨,能夠揭示關鍵,能夠循循善誘。能夠引導學生,通過對教師事先準備好的問題加以認真思考,進而自主地將實驗的中心內容加以揭示。
在動手實驗時,教師為了讓每一個學生都能積極主動地參與其中,最關鍵的一點是,首先,要從實驗態度上對學生進行正面引導。比如,有些女生害怕做如下存在危險因素的實驗:強腐蝕性硫酸與氫氧化鈉容易灼傷皮膚或燒傷衣服、點燃氫氣會爆炸、堿金屬與水反應會引起爆炸、鹽酸的霧氣能使人中毒等等。只要引導到位,就能消除女生的恐懼心理。其次,為了確保學生實驗規范進行,要對學生進行實驗的技能方面的指導,要求學生必須做到三點:1.操作必須明確。2.觀察必須有序。3.記錄必須科學。因為學生實驗,由學生親自動手操作,所以,教師一定要深入到學生的實際操作中,對其操作進行巡視指導,這樣,才能對學生操作中出現的問題及時發現,并加以及時指導。要做到個別問題個別指導,共性問題集中點評,對錯誤原因要指出在哪兒,還要給學生進行規范演示,給他們提示操作的要領。在巡查中,要將動手能力差的學生作為重點對象,要對他們進行耐心細致的指導,要求他們在實驗中要耐心細致地努力完成。對于實驗觀察中的問題,要引導學生結合實驗目的要求,分析、思考實驗觀察要點和重點,做到全面觀察又重點突出。在實驗結束后,教師還必須在實驗思維方面加以指導,及時地把學生的實驗操作引導到實驗總結中來。做到依據實驗過程中觀察到的現象,進行歸納處理,得出正確結論。根據實驗操作中的體會與已有的知識經驗,進行推理演繹,獲得規律性知識。針對實驗中存在的問題,進行實驗改革與創新。評價性地指導學生的實驗過程,使學生的認知水平產生新的飛躍。
化學是一門以實驗為基礎的學科,人類的實踐證明,一些物質的性質,必須通過實驗來驗證,一些物質的制取,也必須通過實驗來完成,上好化學實驗課,對于初中生來說,意義十分重大。
(責編 田彩霞)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