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青翠
數學是生活中的一份子,離開了生活這個大舞臺,數學將是一片死海,沒有生活的數學將是沒有魅力的數學。新課程標準中指出:“數學教學要注意聯系實際,加強實踐活動,使學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數學知識,運用這些知識解決簡單的實際問題?!边@充分說明數學來源于生活而又服務于生活,而生活又離不開數學,只有挖掘數學知識的生活內涵,把小學數學教學與學生的生活經歷緊密地聯系在一起,達到生活材料數學化,數學教學生活化,才能體現“數學源于生活,寓于生活,用于生活”的思想,才能體會到數學是解決生活問題的鑰匙,才能激發起學生積極、主動地探索學習數學的興趣,更好地促進數學教學改革走向成功。
一、在生活中感受數學,讓數學知識生活化
數學課程標準指出:“力求從學生熟悉的生活情景與童話世界出發,選擇學生身邊的、感興趣的數學問題,以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與動機,使學生初步感受數學與日常生活的密切聯系?!睌祵W是一些符號與文字的結合,是抽象的、枯燥的,而生活卻是豐富多采、充滿情趣的。
因此,教師應該從學生的已有生活經驗出發,還原數學知識的生活背景,把書本上的知識放在生活中來學習,讓數學問題生活化,這樣學生更容易接受,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如:低年級教學人民幣的認識時,可創設情境讓學生去“商店”買學習用品,擔當顧客和售貨員的角色,了解“商品”的價格和對人民幣的認識,讓學生真正體會到生活中的數學價值。低年級的學生還可以寫“數學日記”,如在學校和幾位小朋友玩,做對了幾道題,得了多少分:在家里,爸爸媽媽用到了哪些數學知識,去商店買東西,又用了哪些數學知識……通過記“數學日記”,讓學生明白了數學知識在生活中時時處處都在用,感受到數學就在身邊,數學與生活緊密聯系。
高年級學習《位置》時,可讓學生說說如何描述自己所在的位置才能讓別人很快地找到自己,從而引出先列后行,用數列來表示。生活中所包含的數學實在是太豐富了,類似這樣的問題數不勝數。
生活是數學的大課堂,回歸生活學數學既讓數學自身的魅力得到了充分展現,又讓學生積極主動地學到了富有真情實感的、能動的、有活力的知識??梢?,如果我們能在教學中高度重視數學知識的生活化,學生才會更有興致地喜歡數學,更加主動地學習數學,鞏固數學甚至發展數學。
二、引導學生自主探究,使生活問題數學化
數學來源于實際生活,生活中充滿著數學,我們要在生活中不斷地練習和強化數學知識。讓學生從生活走進數學,引導學生自主探究。
如:在教學“正方體與圓柱的關系”時,我先與學生隨意聊天,并提起請他們幫忙。學生們一聽教師請他們幫忙頓時熱情高漲:“老師你說,幫什么忙?只要我們能做到絕對沒問題?!薄?月18日是我兒子的生日,我給他買了生日禮物。(課件出示圓柱形禮品)為了給他一個驚喜,我想把這個禮物用一個長方體的紙盒裝起來。要想使用的紙板盡可能少,這個長方體紙盒該怎樣制作?(紙的厚度忽略不計)此時的學習,成了學生自身的需要,大家議論紛紛。
學生:長方體的長是圓柱的高,寬和高都是圓柱的底面直徑。
教師:通過計算和測量,我發現圓柱(禮品)的底面直徑和高相等,且表面積是480平方厘米,你能算出長方體紙盒的用料是多少嗎?(接口處忽略不計)
學生發現這是在圓柱外套一個最小的正方體,也就是在正方體內截一個最大的圓柱,求正方體的表面積。
再如新居裝修,鋪的地板磚為什么是正方形或長方形的而沒有三角形的?(利用密鋪原理),生活中的井蓋為什么設計成圓形的?車輪為什么設計成圓形的?伸縮門為什么是平行四邊形的?現實生活中的購物、估算、計算時間、確定位置和買賣股票等等都與數學有關。
可以說,數學在人們的生活中是無處不在的,數學是日常生活中必不可少的工具。無論人們從事什么職業,都不同程度地會用到數學的知識與技能以及數學的思考方法。特別是隨著計算機的普及與發展,這種需要更是與日俱增。
三、用數學解決生活中的實際問題
拓展生活實踐,為學生打造運用數學知識的平臺。在新課程教學實踐中,要堅持數學來源于生活、扎根于生活,且反過來又應用、服務于生活,將學生運用數學的過程興趣化、生活化,為學生在生活中運用數學知識、提高數學能力提供一個廣闊的空間并體會數學內在的價值。
如:學生在學習了長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長以后,讓學生給自己的照片裝飾上精美的邊框;學習了長方形和正方形的面積后,讓學生計算自己家的房間地面面積、計算鋪地板磚的數量及購買錢數;學校要舉行田徑賽,讓學生確定每條跑道的起跑線;班級文化建設,讓學生充當采購員的角色,預算購賣的物品數量及價格,在購買過程中學會打折及優惠;調查用水、用電情況等等,無論是我們日常生活中的天氣預報、儲蓄、市場調查與預測,還是工程設計、信息編碼、質量監測等等,都離不開數學的支持。
這樣一來大大豐富了學生的數學知識,增強了他們的實踐操作能力,讓他們真正體驗到數學就在我們的生活中間,從而激發他們愛數學、學數學、用數學的情感,培養他們認真觀察并自覺地把數學知識應用于實際生活的能動性。
總而言之,在新課程改革實驗中,我們應該始終堅持將數學知識的學習置于學生生活的大課堂中,無論是課前,還是課中,乃至課后都應緊密與生活實際相結合,讓學生在熟悉的情境中學習數學、理解數學、運用數學,體會到數學的內在價值。我們在教學中要充分挖掘生活中的數學素材,使數學知識生活化;在生活中運用數學,使生活數學化,將兩者更好地聯系起來,使學生在不知不覺中感悟數學的真諦,顯示數學的價值和魅力。
(責編 金 東)